第七回 喪子之痛(1 / 2)

管亥下山尋了馬匹急急地往北海方向趕,他以為楊嘯定會回城,豈不知楊嘯卻正在相反的方向奔著。剛走沒有多久,迎麵遇到趙雲往這個方向趕來,管亥大聲疾呼:“子龍,可見主公回城?”趙雲說道:“未見,你速速回城叫人,我先去尋主公!”原來郭嘉的情報部隊反應最近有一些操外地口音的人在北海附近出沒,行蹤詭秘,郭嘉立刻來稟報楊嘯,卻聽說楊嘯已經出城,郭嘉大急,立刻讓趙雲出城尋找,趙雲看到管亥的樣子就知道楊嘯出事了,心中更急,也不和管亥多說,二馬錯過往東追了下去。管亥聽說楊嘯沒回城差點急瘋了,他雖然性格粗獷但是並不代表他傻,心中雖然急的要死,但是趙雲已經去追了,自己先回去叫人。

再說楊嘯,後麵的追兵越迫越近,當下也不再管什麼麵子,邊跑邊大聲呼救:“救命啊!有強盜啊!”現在離平城還有五六十裏的路程,照這樣下去無論如何也趕不到平城,心中一片淒然,自己的事業剛剛上路,一時疏忽卻要命喪此地,老天真要滅我楊嘯嗎?此時黑衣人已經追了個馬頭接馬尾,楊嘯長歎一聲,低頭在糜環唇上重重一吻,抽出腰間的配劍就要回頭拚命,忽然一聲弓弦聲響,追在最前麵的一個黑衣人應聲落馬,楊嘯順聲音方向看去,官道上來了一個武生打扮的少年人,手持弓箭,剛才那一箭正是他所發,楊嘯大喜,喊道:“壯士救我!”那人把馬一橫攔在了楊嘯和黑衣人之間,說道:“你們為何追殺於他?”黑衣人見了也不說話,各揮兵器衝了過來,但是他們的兵器偏短,適合步戰,而那少年則是長兵刃,占了不少便宜,但是黑衣人人數眾多,那少年漸漸不敵。楊嘯看在眼力急在心裏,想繼續往平城方向跑,但是人家是為救我而來,說不定連性命都要丟在這裏,自己如何能跑呢?一咬牙把糜環放到身後用絲絛縛了,揮手中劍加入戰團,二十幾個黑衣人一聲不吭,隻是拚命往二人身上招呼,很快楊嘯發現了個問題,這些人隻往自己和少年身上砍殺,而對身後的糜環卻是惟恐躲避不及,楊嘯明白過來,這定是徐州派來的人,要劫糜環回去,當下不再擔心糜環,隻是拚力砍殺,那少年見楊嘯功夫不錯也是士氣大振,眾人正在打的不可開交,黑衣人後麵突然大亂,一騎突然殺了過來,白人白馬,不是趙雲是誰?楊嘯大喜,喊道:“子龍救我!”趙雲此時如虎入狼群一般,手中槍毫不留情,幾乎槍槍見血,黑衣人看勢頭不對,招呼著要退,其中一個黑衣人說道:“他們隻有三個人能打,怕什麼,誰也不許退!”說完領頭向楊嘯殺去,楊嘯知道他是首領,當下加緊進攻,隻三兩劍便一劍刺到了他肩頭之上,在他動作稍一遲鈍的時候把劍橫著一拖,已是在那人脖子上深深地劃過,鮮血瞬時噴湧而出,一頭載到馬下,顯見不活了,黑衣人一見立刻大亂,上前把那人拉上馬背,招呼著去了,楊嘯這才長出一口氣,對那少年說道:“多謝壯士搭救!壯士身手很好,可願隨我去北海效力啊?”“您是?”那少年問道。楊嘯答道:“在下北海太守楊嘯。”少年滾鞍下馬,行禮道:“參見楊大人,我乃琅邪莒人徐盛字文響,聽說大人正在招賢,特地來投。”楊嘯聽了大喜,此時太史慈、甘寧、徐晃、管亥已經領人傾巢而出來救,管亥沒事楊嘯很欣慰,又讓人找了一個受傷的黑衣人來詢問,果然是糜竺派來的人,楊嘯心中的氣就甭提了,心想糜竺欺人太甚,自己奈何不了我,竟然去找黑社會,甚是齷齪,令楊嘯感到意外的是自己殺的那人是竟是陶謙的小兒子陶應。當下率眾人回到了北海,大宴眾人,一是壓驚,二是歡迎徐盛的加入。

再說徐州那邊,黑衣人把陶應的屍首帶回了徐州,糜竺早早得到消息,立刻閉門不出,裝做不知。陶謙看到兒子的屍首大叫一聲昏到在地,驚得手下眾人一陣急救,蘇醒過來後放聲大哭,哭罷又大罵楊嘯狠毒,立誓為兒子報仇,立刻傳令調集徐州全部兵馬來攻北海,手下的文武官員又哪裏攔的住。十天之後,陶謙親為主帥,手下校尉李武為先鋒,領兵五萬,直奔北海而來。

楊嘯得到消息立刻召集眾人商議,管寧和王修建議把那日的事詳細給陶謙說明,希望陶謙能夠明白事理,退兵而去,武將們卻是全部主戰,楊嘯看郭嘉低頭不語,問道:“奉孝以為如何?”郭嘉起身說道:“徐州之兵好退,我隻是在想怎樣幫助主公得到徐州!”楊嘯聽完微微一笑,問道:“說來聽聽。”郭嘉說道:“陶謙此次傾巢而出,徐州必定空虛,主公可派一得力之人去偷徐州,隻要把陶謙拖在北海就好。”楊嘯仰天大笑道:“奉孝所言深得我心,我們想好好的做內政壯大力量,但是別人不給我們慢慢發展的機會,即如此,就讓他們看看我們的手段!子龍何在?”趙雲應聲而出,楊嘯繼續說道,“你和奉孝領兵一萬去偷徐州,文響為副將,遇事多和奉孝商議,可便宜行事,不必回報。”趙雲、郭嘉和徐盛領命,率一萬人偷偷出了北海,饒過陶謙的部隊去攻徐州。楊嘯又吩咐管寧擬一道奏章上報朝廷,列舉陶謙指使自己的兒子行刺朝廷命官,又擅自領兵攻略的罪狀,請旨為朝廷討伐。又吩咐太史慈等人準備城防,靜等陶謙來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