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給員工一些激勵(1)(3 / 3)

浪潮軟件總裁丁兆迎為山東日照人,在浪潮也工作了13年了。1990年丁兆迎於山東大學計算機係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同年就職於浪潮集團辦公自動化研究所。從1997年以來,丁兆迎曆任浪潮辦公自動化研究所所長、浪潮齊魯軟件公司副總經理和浪潮軟件總裁等職。在他的領導下,浪潮成為我國辦公自動化領域的先軀。在電子政務領域,浪潮軟件也一直處於業界領先地位。在丁兆迎身上,顯示著一種典型的“浪潮情結”。正是這種山東人和山東企業特有的忠厚的“情結”,讓丁兆迎在浪潮一幹就是13年。丁兆迎說:“浪潮這個團隊是很抱團的,大家配合起來很默契,有很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浪潮軟件作為國內著名的行業IT應用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給我和所有的員工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這足以彌補個人的任何遺憾了。”

如今,跳槽之風頗為盛行。跳槽者中,不乏為高薪所動者。在中國加入WTO之後,外國公司長驅直入,紛紛以高薪招聘中國的人才,造成中國企業人才大量的流失。大兵壓境,直麵人才競爭,國內企業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穩定人才呢?

“良好的企業文化也是增強激勵效果、提高員工滿意度的重要保證,因為企業文化能為公司科學合理的薪酬體係的順利實施提供‘人盡其才’的軟件環境。”浪潮軟件公司總裁丁兆迎介紹,浪潮軟件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倡導在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的過程中實現造就人才的目的。尊重個人的發展和提高,充分發掘個人的能力與潛力,給人才提供最好的發展機會和實現個人自我價值最大化的平台,以事業吸引人才,以企業美好的發展前景凝聚人才。

為了鼓勵員工個人發展,幫助員工規劃個人職業生涯,浪潮軟件結合每個人的特長和興趣,設置了許多具有挑戰性和發展潛力的崗位,其中包括地區經理、產品經理、研發經理、售前經理等各類管理和非管理崗位,並設立專家席,在競爭上崗、能力評價、績效評估的基礎上,結合個人愛好和特長來規劃每個人的發展道路;積極推進競爭上崗,使合適的人找到合適的崗位,合適的崗位找到合適的人。競爭上崗的實施給每一位員工提供了展現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機會,搭建了一個人才競爭的舞台,為員工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使一大批人才嶄露頭角;同時,倡導創新精神和競爭意識,建設激勵新人,鼓勵冒險,容忍失敗的寬鬆的文化環境,確實用好人才。

現在,不少軟件企業似乎患上了“人才投資恐懼症”,花不少錢剛培養出一個人才,僅僅為了幾百上千元錢,這個人也許就會另攀高枝,這著實讓企業叫苦不迭。“拒絕培訓”是當下不少企業應對人才頻繁跳槽的一個策略,但這無疑於飲鴆止渴。丁兆迎介紹,與其他許多軟件企業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招聘人才上不同,浪潮軟件把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放在怎樣留住人才上。丁兆迎強調:“人才的培養比使用更重要,參與國際競爭,人才是第一重要的因素。中國軟件企業的問題之一恰恰是對人才的培養重視不夠。”丁兆迎認為,如果軟件企業都同等地重視人才培訓,那麼跳槽的成本在各企業間也就扯平了。為此,就需要在人才教育和使用機製上作出新的探索,譬如興辦軟件學院便是有效途徑之一。與大學計算機係的培養思路不同,軟件學院著重培養軟件工程人才,強調軟件開發規範和工程實踐能力,這就把學生的適應期從企業轉移到了學校。丁兆迎介紹,近年來浪潮軟件在積極引進留學歸國人員的同時,也加強了對軟件人才的培養。浪潮軟件與高等院校合作,成立了浪潮軟件學院,並對首批70名程序員進行了培訓。現在,浪潮不同層次的軟件人員都接受過或正在接受著不同的培訓,浪潮軟件1800多位員工中,從事培訓工作的就多達14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