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給員工一個反饋(4)(1 / 3)

業績管理體係要完善。要有明確的職位說明書,使每個人職責清晰;針對職責,每個人都有明確的目標,考核依據目標製定;目標達成與否與薪酬、晉升直接掛鉤;針對員工考核弱項要有相應的培訓輔導,而不是撒手不管;考核投訴渠道要暢通,員工受到不公正的評價有冤可訴。這樣整個體係形成閉環,環環相扣,企業目標和個人努力緊密結合。許多企業的業績管理是弱項,或者體係本身不健全,或者各製度之間缺乏連貫性,考核之後沒有了下文,導致業績管理製度派不上用場,被束之高閣。這也是績效麵談難以達到效果的根源。

另外,要讓員工了解企業的業績管理體係,宣傳貫徹和培訓非常重要。讓員工了解到:

企業對他的期望是什麼,他應該怎樣發展才符合企業的要求,怎樣做會受到獎勵或處罰。而績效麵談給了他一個客觀認識自我的機會,讓他了解自己的業績與組織期望之間的差距,使他有努力和前進的方向,有意識地彌補自己的短項。業績管理體係的建設和宣傳貫徹,最終目的是統一“考核是手段,發展是目的”這一認識。考核和麵談是幫助個人和組織提高對績效的認識。這樣公司上下才會把製度刻在腦海裏,貫穿於行動中,有效地消除對績效管理和麵談的錯誤和模糊認識。

考核標準要明確。由於目標是變量,因此考核前明確目標和標準,是績效麵談的重要一環。目標要具體、可衡量、有行動導向、現實、有時間限製,如果考核標準采用等級評定法,則要對各等級的含義作出明確解釋。主管要力戒往下壓目標、部屬不理解也要執行的情況。

如果在開始麵談後,雙方對標準理解還有出入,主管應該尊重部屬的意見,因為目標和標準主要是主管來製定和審批的,所以他有義務向部屬解釋清楚。如果目標中確實有歧異或模糊不清的地方,主管應該在今後工作中對目標進行修改。

主管要學會角色認知。作為承上啟下的紐帶,主管稱職與否,對自身角色是否認知清楚,也直接決定麵談的成敗。許多主管自身業務很強,但下屬業績一團糟。獨木難成林,團隊績效高的主管才是一個稱職的主管。主管不僅要對自身的績效負責,更要對部屬的績效負全部責任。上下級是績效夥伴關係,隻有下級做得好,主管的工作才會出色,同時,在製度設計和培訓宣傳貫徹上,也要突出主管對下屬績效的連帶責任。必須意識到:績效考核不是主管對員工揮舞的“大棒”,主管也不是審判官和老好人,主管要扮演教練、輔導員的角色,幫助部屬走向成功。

在績效麵談中,比較可行的麵談流程、技巧如下:

麵談準備要充分。主管在麵談前應做好兩方麵的準備:一是心理準備,要事先了解部屬的性格特點和工作狀況,充分估計到部屬在麵談中可能表現出來的情緒和行為,準備可能的應對策略;二是數據、資料準備,如:工作業績、計劃總結、管理台賬等。在麵談前,主管對有關資料諳熟於胸,用科學的數據、事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員工也同樣如此,這樣上下級的分歧就很小。這就需要建立管理台賬,及時記錄員工的行為表現,對員工的計劃、總結、報告也要及時批示評點,這樣麵談的時候才能言之有物,也避免了對部屬工作不了解、打分難、提不出意見的窘況。另外,通過輕鬆的話題來培養融洽的氣氛,麵談開始後就把麵談程序、目的和原則講清楚,也是不可或缺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