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給員工一份工資(3)(2 / 2)

由產品向服務轉型是聯想近年來孜孜以求的,與此相應,他們在為IT服務員工確定薪酬時,首先就要調整市場比較的對象。考核時間也不能像以往按照季度進行,而是按照項目周期開展,並把能力素質設計成若幹緯度進行綜合考評。隨著公司戰略轉型進一步深入,聯想會不斷地運用一些先進工具來幫助這個體係不斷優化,使它更公平、更合理、更有效。

年終獎是一種溝通

A公司董事會上,董事們正在談論年終獎金的發放問題。

“經過公司上下的一致努力,今年公司經營狀況明顯改善,實現了扭虧為盈的目標,但是,與其他公司相比,我們的市場占有率仍然很低,利潤也不高,為了公司的長遠發展,我建議推遲發放年終獎金。”

“我們發放年終獎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員工繼續保持高昂的鬥誌,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年終獎也是對員工今年工作的承認,如果推遲到下一年度員工士氣會受到很大打擊。”

“公司當前的主要目標是擴大投資,爭奪市場份額,決不能為了眼前的小利而不顧大局,這些情況可以向員工解釋清楚,我相信會得到員工的信任和支持。”

…………公司年終發“紅包”是令員工十分盼望和欣喜的事情,同時發“紅包”實際上也是領導“趁機”與員工溝通交流的途徑。

一般來說,年終獎金有兩種。一種是到年末時,老板在他辦公室親自發給你,不數不知道有多少,別人也不知道你拿多少。另一種是本來就談好的,有多少業績表現,年終就發約定的獎金。兩種中事先不知道拿多少錢的狀況比較多,尤其是民營企業,因為民營企業其薪酬製度本來就不十分清晰,比如說,他們同一層級的可能都拿一樣的工資,如總監級拿5000元,但如果年終業績異常好,他們就可能拿到很高的年終獎金,可能給一張卡或存折,裏麵有超過1年年薪的獎金。在房地產業,樓盤賣得好,或企劃做得好,就可在年底拿到高額獎金。這種情況在國營企業較少,畢竟還有些國家限製。但是民營企業家每分錢都是自己的,他願意出這筆錢,就馬上可以發放。

當然,還有更規範的做法,就是與每個管理人員簽約,內容非常詳細,你今年完成哪些指標就拿多少年終獎。指標訂得非常細,有很明確的獎金計算公式,這種方式相對比較合理,特別適合製度比較健全的公司。老板一方麵可激勵員工,一方麵不擔心會失去控製,員工平時對老板很尊敬。年終根據公式計算薪酬,老板也可以藉此了解員工1年的表現,由於有計算公式,他有了較大的控製權,使得平時每個人都會賣力去表現。

年終紅包代表老板對員工1年工作的認可;另外,年終紅包也代表一種激勵,但作用有限,因為員工拿到獎金,通常1個月後就忘了。所以管理學上不把薪資或獎金當做激勵的手段,隻是作為激勵的強化手段。

假如隻是發獎金而不做溝通,激勵強化也無法完成。因為很多員工拿到獎金後,不曉得自己為何拿到這些獎金。他可能覺得拿到的獎金很多,是老板認可自己的年度表現,但他不知道,在員工中可能他拿的是最少的。另一種是,如果老板給一位副總2萬元的年終獎,已經很多了,因為這大約是副總1個月的薪資,但副總可能覺得自己做得那麼辛苦,卻隻拿到1個月獎金。因此,溝通很重要,要讓員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獎金多少是一回事,讓員工知道為何拿這些錢更重要。

薪酬管理有一個重要的原則:薪酬就是溝通。如果員工不知道為何拿錢,對員工就起不到激勵作用。以前很多浙江民企就是這樣,結果有一年業績不好不發了,員工就覺得不舒服,這就是他們沒做好薪酬溝通。

年終獎金在業績管理中,處於承上啟下的位置。第一,它能讓員工明白公司的戰略方向,讓員工了解公司的目標,這對於高層領導特別重要;第二,它幫助將公司總體目標向下分解,幫助各部門和員工明確具體業績目標;第三,通過業績考核與資質評估為員工提供業績結果與行為方麵的反饋;最後以薪酬手段,包括年終獎金,強化員工的業績行為,繼而達成公司總體目標。

在訂立目標時,要有深遠的眼光,所以還有一種平衡計分卡。就是不隻從財務目標來看,更加入客戶滿意度、內部管理、員工培訓等相關指標,全麵看經理人的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