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合青紅兩幫締密約 分黑白全書下定評(2 / 3)

或者難曰:皇帝傳子傳孫是我中國的老例,中國沒有無皇帝的國家。唉!列位,要曉得我們中國古時皇帝,也不是世襲的。昔者唐堯的父親高辛皇帝死了,大兒子名喚摯,坐了皇帝九年。因為無道,經大眾公議,革了他的皇位,立了他的兄弟唐堯做了皇帝。堯之兒子不肖,堯請於大眾,尋了一位在曆山耕田的農夫,名叫做舜,遂傳了皇位於他。後來舜的兒子又入下流,舜請於大眾,因為當其時有一軍犯鯀之子名叫大禹,著實賢能,遂又傳了皇位於他,他就是夏朝頭代祖宗大禹皇帝了。夏禹皇帝因為治了洪水,有大功勞,他的兒子又好,大家公許了承襲,遂變為傳子傳孫的皇帝位了。後來孔子知道此事又有點不妙了,於是將堯舜的事跡載在《書經》第一編上頭,叫大家看看,庶幾或者有能照此辦理。又在《禮記》上麵內有《禮運》一篇,其中亦有孔夫子的說話,言明皇位當由大眾公舉,其言曰:“大同之世,天下為公,選賢與能,使人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養,幼有所長,壯有所歸”雲雲。從此看來,皇帝位置,豈是可以世襲的麼?現今時勢又變了,皇帝位置又當傳賢不傳子。

至於我們動手革命的時候,外國人不來幫扶清朝,我們一概客禮相待。兵力所到的地方,無論他是傳教的、做商人的、來中國遊曆的,都要好好保護。或者不願在我們交戰的地方久居,我們就送他出境,等我們平定清朝,立格外優待條約,無論何國都是利益均沾。若是有人幫助清朝,不要說是外國人,越是漢人的奸細,越要殺他盡絕,外國是不要說了。但我們所殺的,是令我們打仗的外國人,譬如在我國境內外國人生命財產,即使與某國失和,也萬萬不肯違背公理殺戮無辜的。所以就是革命的時節,就立定了兩個主意:清朝是我仇人,各國是我朋友,萬萬不會誤會的。

至於現在所定章程,與一切所行的官製軍製,等到革命成功,另外請大家議定。若是革命還沒有成功,我們這個章程官製軍製,就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條約。有人來侵犯我們的條約,或是我們兄弟們自己違背條約做事,那是我們四萬萬人的公敵,決定不肯放過的。我們是親愛的朋友啊,兄弟姊妹啊,快快前來幫助啊!

天運歲次甲辰正月朔日 新中國軍政省檄(光緒三十年正月初一日,1904年2月16日)新中國軍政省檄。

第二 會規十則

第一條 宗旨 什麼叫做宗旨呢?就是打定主意。我們兄弟家打定什麼主意呢?就是我們兄弟家祖上的大仇,並現在種種暴虐我們的新仇。趕去了滿洲皇家,收回了大明江山,並且要把田地改作大家公有財產,也不準富豪們霸占,使得我們四萬萬同胞的子孫不生出貧富的階級,大家安安穩穩享福,有飯吃。

第二條 命名 什麼叫做命名呢?就是定所做事體的名目。我們兄弟家所做趕去皇家的事業,並非一個人可以做得去的,還要眾兄弟們同心協力。所以我們的會,就叫做革命協會;山名就叫做一統龍華山;堂名呢,就叫做漢族同登普渡堂。

第三條 職官 什麼叫做職官呢?就是定的職位官銜是了。現在我們最要緊的事情,第一件就是練兵了。所以我們所設立的官職,第一個部分就是軍政省。軍政省分作內外二府。內府呢,就是叫做樞密府,所管的事件,就是籌劃軍餉,購買槍炮等大事。但因為內府職官與外府不同,憑票另給,所以詳鈿的職銜不載在這的上麵。外府呢,就是叫做都督府。都督府有五個:第一叫做中軍都督府,第二叫做前軍都督府,第三叫做後軍都督府,第四叫做左軍都督府,第五叫做右軍都督府。這五個都督府中,每一府設立一個大都督,又有一個左都督,一個右都督。都督以下,還有統製使、軍正使。軍正使有三等:第一等叫做正軍正使,第二等叫做副軍正使,第三等叫做協軍正使。軍正使以下的官呢,還有巡察使。巡察使有正巡察使、副巡察使二等,還有正副介士,到了副介士為止。從統製使到副介士,隨多隨少,無一定的額。五個都督府正缺以外的大都督、左右都督等,都加寄銜兩個字於上麵,權柄位置亦是一式一樣的。以上新設立的官職,乃是取法於大明、大唐的,並不是杜撰出來的。現在所授的什麼官、什麼職,將來就是什幺官、什麼職了。

第四條 對照 什麼叫做對照?就是拿新官職與舊官職比一比就是了。因為現在所設的官職,同洪家、潘家的舊官職是一式一樣的。現在五大都督府呢,就是以前的五堂;左右都督呢,就是以前的新副;統製使呢,就是以前的當家;正軍正使呢,就是以前的紅旗正管事;副軍正使呢,就是以前的紅旗副管事;協軍正使呢,就是以前的不管事紅旗;正巡察使呢,就是以前的巡風;副巡察使,就是以前的藍旗管事;正介士呢,就是以前的大九;副介士呢,亦是大九。聖賢總幺滿並大滿、小滿、大幺、小八牌等,一統裁去不設。所以口號、暗號、各家名號一切者,仍其舊,內中單有黃令改作帥令,紅令改作將令,藍令改作軍令。

第五條 權限 什麼叫做權限呢?就是各人守各人的本分是了。譬如大都督權柄是最大的,所以自己手下的兄弟,都聽他命令。但是欲舉義旗的時候,必定要同樞密府商量妥當,然後可以行。若自己妄為了,樞密府是不答應的。並且不幫助他的軍火,不做他的軍師了。左右都督相幫大都督行事,若左右都督的上麵沒有大都督的時候呢,他的權柄是同大都督一樣的。統製使、軍正使、巡察使都聽大都督、左右都督的命令,受了大都督、左右都督的委任狀(委任狀就是上司的劄子),然後各辦各的事。正介士、副介士都聽統製使、軍正使的命令。

第六條 黜陟 什麼叫做黜陟呢?黜就是革,陟就是升,黜陟兩個字就是革官、升官是了。我們兄弟中有功勞者升官,若本是副介士,一升就是正介士了,從此一級一級升了上去,就升到大都督了。大都督又有功勞,便在樞密府功勞簿上注定他的姓名,將來等新政府成立之後,還要大大的封著呢。若我們兄弟中犯了罪,就要革官。若本來是大都督,一革就是左右都督了,從此一級一級革了下去,就是副介士了。副介士又有罪,則受罰,或跪、或杖等不一。若不從命,則革出會,重罪劈。若犯了十條戒約,無論大都督及正、副介士,一體治罪。十條戒的附載在憑要上麵,不載在此。但是升官、革官,必定要有一個憑據。因他功勞的大小,罪過的輕重,聽樞密府議定,然後升的升、革的革。若正、副介士或杖、或跪、或劈等刑罰,概由大都督、左右都督為之,樞密府概不管帳。行刑之時,亦由大都督、左右都督差軍政司為之,樞密府亦不過問。

第七條 追恤 什麼叫做追恤呢?譬如我們眾兄弟中有為了會中的公事出力死了,或無辜受累死了,他的妻子孤苦,他的子女幼弱,家內又非凡的窮,妻子不能存活的時候,本會都有撫恤的費用。如子女三個人以下者,每月給洋三元;如五人以上者,每月給洋五元,等他的長子到了十八歲為止。如無子有女,給至嫁人家為止。此費由大都督、左右都督給之。若大都督、左右都督無錢時,可告訴樞密府,由樞密府給與。但是要切實查明,不得濫領濫給的。查明了他的出力功勞,樞密府薄上記了他的名,等到新朝廷立定以後,論他功勞的大小,還要封他的祖宗,蔭他的妻子,使他的子孫世世代代食祿做官呢。井且還要鑄他一個銅像,宣揚他忠義的名譽哩。另外若超度等事件,一切照洪家、潘家的舊規。

第八條 追罰 什麼叫做追罰呢?譬如我們兄弟中有壞了良心,出賣會中秘密的事件,我們是一定要劈死他的。然而或者被他逃去了,或者另有不方便的地方,一時一刻不能劈死他,亦是有的,我們必定將他的罪惡登在樞密府罪人簿子上,等到清朝皇帝趕去以後,各省、各府、各縣嚴拿,務必拿到,處以極刑而後已,並且還要罪及妻子呢。重者滿門誅戮,輕者妻女為娼,兒子為奴,世世代代受罰無窮。還要鑄他的石像一個,跪在人人往來的大路上,使人人得撒尿溺其上,同西湖上的秦檜一樣。並且還要行文陰間,告訴嶽爺爺,淪入地獄,萬劫不超生哩。嶽爺爺乃是忠義貫天的人,是最惡這等樣人的。做奸細等人實在比敵人可惡十倍,所以我們一定要嚴治他。列位,要曉得清朝皇帝的命運已要完了,大家務要勉為忠義,不作惡人才好呢。

第九條 入會 凡入我們這個革命協會的時候,大都督、左右都督均寫願書一張,交給介紹的人,從介紹的人交給軍政省收藏,然後軍政省、樞密府發下委任狀,給與大都督或左右都督。統製使、軍政使、巡察使均寫願書一張交給自己的大都督或左右都督,然後大都督或左右都督發下委任狀,給與統製使、軍政使、巡察使。正介士、副介士呢,寫願書一張,交給自己的統製使或軍政使,然因為不管事,所以委任狀是沒有的。至於各五個都督府招兄弟入會的禮式呢,各家各教各會一切都照舊,如本來不是會友、教友,則從以下所載新定的禮式。大都督、左右都督入會的時候,也且照這個樣子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