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合青紅兩幫締密約 分黑白全書下定評(3 / 3)

第十條 稱呼 正副介士稱大都督叫老大哥,稱左右都督叫大哥,稱統製使、軍正使、巡察使叫二哥,對自己平輩兄弟彼此都呼老三。統製使、軍正使、巡察使稱大都督也叫老大哥,稱左右都督也叫大哥,對自己平輩兄弟彼此均稱老二,稱正副介士叫三弟。左右都督稱大都督也叫老大哥,對自己平輩兄弟均稱大哥,稱統製使、軍正使、巡察使叫二弟,稱正副介士叫三弟。大都督對自己平輩兄弟都叫老大,稱左右都督叫老弟台,稱統製使、軍正使、巡察使都叫二弟,稱正副介士都叫三弟。大都督、左右都督對樞密府管事都叫老哥,樞密府管事人對大都督、左右都督也都稱老哥。另外見時麵的禮節,各會、各教任其舊。內中單有樞密府內的人,同大都督、左右都督相見,彼此拱手。拱手時,左手掌在外,右手掌在內,左右手是平等的,所以要行平等的禮節。拱手到胸乳止,不必過高,也不必過低。書信往來稱呼,也都照上邊所說的。

第三 約章五條

第一條 凡在樞密府的人,如大指揮、左指揮、右指揮,懂得內地情形的,可以帶領都督府座堂的職銜。又,在都督府的人,如大都督、左右都督懂得外邊情形的,可以帶領樞密府座堂的職銜。樞密府座堂,就是大指揮及左右指揮。都督府的座堂,就是大都督及左右都督。

第二條 凡在樞密府各部的司員,得都督府座堂差委者,亦可以做得統製使、軍政使、巡察使等職。又,在都督府屬下的司員,得樞密府座堂的差委者,亦可以做得樞密府聯絡部部長、副部長、偵探部部長、副部長及交通司大使、副使、報信使、大副使等職。

第三條 凡在都督府的人員,帶有樞密府的職銜者,然後可以直接寫信於樞密府商量事情。若尚沒有樞密府兼銜的,必定是要由樞密府人員介紹書為憑。樞密府這一邊,也照這個樣子的辦法。

等四條 凡樞密府人員同都督府人員信件往來,彼此都以圖章為記號。圖章一處一處是不同的,這圖章從摳密府發出。如若信中沒有圖章呢,這個信是不中用的。如圖章失去了呢,必定要告訴樞密府,樞密府再另給一個圖章。以前的圖章就是再尋見了,也是不再用的。如若差人往來,用銅牌為記號,與圖章是一樣的辦法。

第五條 樞密府所做的所辦的件件完備,以後看定一處最緊要的地方,先舉了義旗,立刻派人通知各處,大家都起來接應,使得清朝皇家防不勝防,大事自然而然一舉就成功了,先接應為頭功。所以不先約定日期同日起事的緣故呢,因為怕傳了出去,清朝官家知道了提防起來,也是不好的。所以約定同日起事的舊方法不用,用現在的新法子。這個法子,就做迅雷不及掩耳了。

第四 入會禮式

凡進我們這個協會的規矩,最好是在嶽廟裏。若無嶽廟或有在不便的地方,就在家裏擇一個幹淨的地方也可以的。行規矩的時候,設立公章,寫少保忠武王嶽爺爺的神位一個,位置中央。左首列一個楊將軍再興之神位,右首列一個牛將軍皋之神位,楊將軍下列一王將軍佐之神位,右將軍下列一施義士全之神位。用雞、鵝並肉一方,如沒有鵝用鴨或羊肉一方,都可以的,隻要三牲就好。又用酒一大壺,杯五個,都盛半杯酒,供在神前。又另用生雞一隻,縛在神桌下,香爐一個,燭一對,安置神位前。主盟人呢,前向神前四跪四拜,拜完了起來,拿針刺臂上血一點,滴入嶽爺爺神位前酒杯內。畢,位於神座之左。然後入會人也向神前四跪四拜,拜完了立起來,拿針刺臂上血一點,也滴入嶽爺爺前酒杯內。事畢,立於神位之右。然後證盟人(就是香堂)進跪神前,四跪四拜,立起來炷香於神位之前,宣讀進會祭文(用黃紙寫的)。

第五 祭文

千載有公,繼武羲軒。 氣吞胡虜,威彼八埏。 覺羅不滅,公目不眠。 黃農神胄,都四億千。 憑籍公靈,逐彼腥膻。 國命可複,配公配天。尚饗!

讀畢,將祭文向香燭上燒了,然後行刑執法者進跪神前,四跪四拜。拜完了立起來,取案下的雄雞立在案前,叫一聲主盟人的姓氏,主盟人答曰:“有。”又叫一聲新入會者姓名,也答曰:“有。”又叫一聲證盟人姓名,也答曰:“有。”入會人走到神前,跪下發誓:

“第一誓 誠心入會,不敢反悔。如有反悔,天誅地滅。

第二誓 入會之後,協力同心,不敢畏避。如有畏避,雷殛火燒。

第三誓 會中秘密,不敢走泄。如有走泄,身受千刀。

第四誓 祭旗起義,聞命必到。如有不到,命盡五殤。

第五誓 兄弟同心,如同手足。如生外心,身死五刑。”

誓畢,執法行刑者左手持雞,右手握刀,叫曰:“嶽爺爺英靈鑒者,我等協力同心,誓滅清廷,報我們祖宗的大仇。有福同享,有禍同當。若有不照這句話的,難逃天殛。如若不信,請看此雞。”說到將完的時候,將右手的刀向左手雞頭上一劈,雞頭落地,亟將雞血滴入神前五個酒杯中,於是主盟人、證盟人及執法行刑人,並到神前跪下,再行四跪四拜之禮。禮畢,將滴血的酒四人分飲之。中間一杯,主盟人及入會人分飲之。飲畢,將神位焚化。送神散祚後,將前執法行刑之雞烹而共食之。

行入會禮式的計開:

主盟人(即寫願書介紹的人)

入會人(新進會的人)

盟證人(執香的人做盟證者,即是香堂)

執法行刑人(就是洪家中紅旗刑堂一樣的人)

以上均要會中兄弟才可以做得的。

第六 入會規矩之次序

第一 先寫願書一紙,交與介紹人。

第二 願書寫後,擇一吉日,行入會式禮。

第三 行過入會禮後隔一日,或二日、三日後,發委任狀。

第四 發下委任狀後,知會軍政省本部或支部。

第五 軍政省得介紹人知會後,發下圖章及銅牌。

第六 本會入會的會式種種,內府的人均照此規矩。外府的人,止及於大都督及左右都督。大都督、左右都督招兄弟入自己部下時,各照各會、各教、各黨的老規矩。如若大都督、左右都督本不是會黨或教黨中人呢,招兄弟入自己部下時,也照本會的新規。如介士以上、統製使以下的兄弟,本非會黨、教黨中人呢,來入的時候,也照本會新規。

第七 附錄

以上所載的官名職銜,恐列位尚有不懂的地方,所以再為列位做一個表看看。內府職銜僅略示一斑,外府皆載入之。

新中國軍政省

一、總司令官 二、司令副理 三、司令協理

內府 樞密府

一、大指揮 二、左指揮 三、右指揮

甲、參謀部 乙、運輸部 丙、偵探部 丁、交通司 戊、報信司

外府 都督府

凡分中左右前後五部,每部中都有下列官銜:

一、大都督 二、左都督 三、右都督

甲、統製司 設有統製使,無一定的額,隨多隨少。每統製司上加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等字為區別。次序員分,大小一樣。

乙、軍政司

一、軍政使 二、副軍政使 三、協軍政使

以上都無一定的額,亦都以第一至第九為區分,大小平等。

丙、巡察使

一、正巡察使 二、副巡察使

以上亦無定額,亦以一至九為區別,大小平等。

丁、介士曹

一、正介士 二、副介士

以上亦無定額,但無第一、第二等區別。

現在我們的人,凡二十一行省內及新疆、西藏、蒙古、滿洲等地方,都是有的。然因中國的地方太大,所以不能不分頭辦事。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五省為一大部。然這五省的地方也不為小,所以又要分開來辦理各事。現在我們將這五省的地方分為十路,每省二路:

第一 江蘇省 江南路 江北路

第二 安徽省 皖南路 皖北路

第三 江西省 江左路 江右路

第四 浙江省 浙東路 浙西路

第五 福建省 八閩上路 八閩下路

看官,我們看了龍華會檄文、章程,可知他們的會員眾多。但是青紅幫中兄弟實據大半。後來黃鶴樓頭白旗飄蕩,不滿二月,民國便告成立,卻不可不歸些功於青紅幫徒呢。至於其他匪類,靠了青紅幫的勢頭,在外為匪作惡,確是不少,但是做書的無暇去詳細敘述了。放筆到此,暫且擱筆。有分教:

從此河山歸漢室,還將血淚灑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