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旭道:“以旭衛鎮的戰力,收複杭州不難,難的是如何應付魯王那幫人。在浙江,魯王得到張名振、張煌言這些人的擁戴,還有是有號召力的。”
高旭想起那個張煌言,不管他能力如何,對於他在曆史上堅持抗清二十年的事跡,高旭還是極為敬重的。
收複杭州是高旭的下一步計劃。他完全可以想象,開始因為有共同的敵人,尚能與魯王聯手抗清。一旦打開了局麵,為了爭奪勝利果實,到時又免不了一番扯皮。
老家夥冷哼一聲,道:“那魯王想來摘挑也是要本錢的?光憑他那點家底,還真不夠的。張名振原是個台州石浦遊擊,張煌言也不過是一介人而已,部屬又是烏合之眾,一個杭州綠營參將張存仁就能把魯王趕到舟山避難,他能成什麼氣候?”
離開福州碼頭之後,高旭又以長樂港呆了一夜。趙明月去海南之後,監督造船的任務就落在鄔老家夥身上。福建本來就有大量的造船工匠,再加上從澳門重金聘請來的葡萄牙工匠,造船的進度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次日早上,高旭離開長樂港,在經過閩安門的時候,不由想起當初的閩安門事件,繼而想起那個陰冷至極的鄭夫人翁氏,還有流亡日本,鬱鬱不得誌的鄭氏少主鄭森。
就在高旭佇立船頭的時候,鄔老家夥快步走上前來。老家夥雖然不回江南,但在旗艦上送高旭一直到閩安門。高旭見他陰沉的神色,問道:“什麼事?”
老家夥道:“剛收到消息,鄭氏少主鄭森回到南澳了。”
高旭聽了頓時皺了一下眉頭,真是剛想什麼,就來什麼。
一直以來,鄔含蓄在日本安排探監視鄭氏的動靜,而且隻要鄭森有回歸異動,就會發起狙殺。但這個鄭森仍然通過漫長的海域潛回南澳,響應隆武大學士朱繼祚的呼籲,回歸福建。
時到如今,鄭氏在福建的的殘存勢力已被連根拔起,趙天武的閩海艦隊據廈門島,周福生的南海艦隊據海南島,海上貿易都掌控在以高氏為主導的華商會之,鄭森想要重振鄭氏家族簡直是天方夜譚。
但鄭森的永不屈服的意誌,他的歸來,增添了更多無法意料的變數。
老家夥道:“安排人手殺了他?”
高旭搖了搖頭,要殺鄭森最好在境外,既然回來了,就會落人口實。再說,鄭森武藝高強,意誌堅定,哪有那麼好暗殺的。
高旭沉思了一番,道:“在廣東,現在與鄭氏有關係的人馬,總共水陸兩支殘部。一支是廣東總兵林察部,一支是南澳總兵陳豹部。那林察的人馬是紹武軍的支柱,但陸戰不足為慮。主要是陳豹的水軍,會威脅我們的海上航線。所以,趁著陳豹還在廣州勤王,命令趙天武以清剿海盜的名義占領陳豹的老窩南澳島。陳豹要是來戰,全力剿滅!”
高旭頓了頓,又道:“隻要剿滅了陳豹部,鄭氏在閩海水域上的力量就為之一空了。還有,鄭氏在日本頗有勢力,鄭森敢回來,必定有所依仗,肯定有一支秘密船隊護送,命令趙天武找到這支船隊,同樣剿滅之!既然鄭森回來,必定會去投效廣東的紹武朝廷,那就讓他去。隻要我們把持了製海權,壟斷了海上貿易,鄭森就如離淵之魚,成不了大氣候。”
以高旭想來,就算廣東的紹武政權有了鄭森這個國姓爺的投效,實力或許能更上一層樓,但永曆軍有大順軍餘部忠貞營的李過、高一功部,還有將來大西軍餘部孫可望、李定國的可能性支持,到時兩個南明政權的正統之爭,不知會演變成什麼樣。
曆史上,永曆與紹武爭立時,李成棟突襲廣州,勢如破竹地滅了紹武朝廷,永曆皇帝望風而逃,從而結束了爭立的鬧劇。但是如今,高旭光複了福建,拖住了清軍主力,使得兩個朝廷沒有覆滅之憂,反而持續了這種鬧劇。
一想起將來效忠紹武帝的國姓爺鄭成功,與效忠永曆帝的李定國,這倆個南明曆史上的反清名將同室操戈時,高旭實在興不起期待之色。
於是在旅途之,高旭的心神就變得有些煩悶,一直在曆史的變異患得患失著。
一-四年十二月三十日,高旭終於在大年三十這一天,回到了江南。
高旭聞著江南那烽火連天的氣息,心神豁然開朗起來。
在這裏,再也沒有朱明王朝的腐朽、墜落與怯懦,隻有一股勇往直前,驅逐韃虜的意誌!
在這裏,再也沒有同室操戈的蠢事,所有的仁人誌士隻是為了漢家衣冠,疾呼著救亡,噴灑著鮮血,端著刀槍一律北向滿韃!
在這裏,每一個被屠的城池裏,都有一撮撮可歌可泣的熱土!
(第三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