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嘉定城燈火通明,侯岐曾領著大量的鄉民在各個角落收集遇難城民的遺身,尋找那些驚弓之鳥一般幸存者。
高旭一個人坐在三百年前嘉定城的縣衙大堂上,望著門外那麵在火光的映照下,迎著晚風獵獵作響的華同盟旗,默然沉思著什麼。過了一會兒,老家夥進入大堂,道:“少莊主,都安排好了。”
那個李元胤經過老家夥控製下的南門宣門離去,那個張氏女子也將被安頓在崇明島上。至於那些知道李元胤被俘的同盟軍士,將由老家夥下達封口令後調回崇明。高旭並不能確定老家夥所處理的結果是否真的如他所說,但高旭知道,這個老家夥向來是第二十章 軍紀整頓不擇手段的作風,這種無間道的行徑很適合他那陰性十足的脾氣。
高旭看了一下老家夥那沉穩得猶如木刻的臉孔,問道:“昆山沒有消息傳回來麼?”
高旭整日都掂記著徐玉揚的第一鎮開赴昆山的戰報,但直到天黑之後也沒有詳細的消息傳來。從江陰到常熟再到昆山,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整整兩天應該可以到達昆山境內。徐玉揚雖然是個馬大哈,但那個魯無巧應該熟悉軍旅,還有新降反正的羅子牛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這三個人的組合應該沒什麼問題。如果遇到清軍的迎擊,最多也隻是清綠營軍降將土國寶的人馬。那土國寶的實力遠遠遜於劉良佐,甚至連李成棟也不如。以徐玉揚和羅子牛兩個主力營的戰力,另外還有從江陰招募的五個預備營,在常熟境內,沒有清兵能擋住第一鎮進軍的步伐。
但老家夥隻是搖搖頭,道:“老奴安排在昆山的探子沒有最新的戰報傳來。”
高旭皺著眉,心底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道:“加派哨探,務必要探到第一鎮的位置。”第二十章 軍紀整頓
∶∶∶∶∶∶
高旭在老家夥的陪同下,走出了縣衙,連夜巡視嘉定的城防。
行走在高約八米七、寬約十米的城牆上,高旭心估算著要轟塌這樣的城牆,火炮需要多大的火力。在東門晏海門的北段,有一處城牆被清軍火炮轟塌。馬三炮為首的工匠支隊正在調集民力連夜修繕。高旭望著被轟塌的城牆仍然是一個高達七米左右的徒岥,缺口並不是很明顯,如果有足夠的兵力和戰誌,仍然可以狙擊城外敵方的進攻。
嘉定被清兵攻陷的直接原因,就是因為這段城牆被轟埸後,造成了守城鄉民鬥誌的崩潰。主事嘉定守城的是侯峒曾以及黃淳耀,他們都是人,雖然忠義可嘉,但無論是魄力,還是軍略,都不足以勝任。至於徐鴻昨夜能從這段轟塌的城牆偷襲入城,那是趁著清軍屠城時守衛空虛之故。
馬三炮的脾氣像他的師傅畢拐子那般火爆,嗓門兒極是響亮,偶爾對工匠們的一聲喝斥猶如炮彈出膛那般響亮。這完全巔覆了高旭對他的形象。記得當初在高氏工坊初次遇到馬三炮的時候,在畢拐子的麵前,他的話聲猶如蚊子在叫,高旭還以為他是個靦腆的小夥子。現在想來,大約是畢拐子的氣場太大,壓得馬三炮像個小媳婦一般“幽怨”,以至他名不副實。如今跳出了師傅的羽翼,他便露出骨子裏的粗邁本色來。
“少莊主,再過一個時辰就能完成任務。”
馬三炮見到高旭,樂嗬嗬地迎上來,大聲地拍著胸脯道。
高旭笑笑道:“辛苦了,三炮。”
馬三炮摸摸腦門,裂嘴一笑,大聲又道:“其實,少莊主,你不知道,讓俺來修繕這破牆實在是大材小用了。”
這個馬三炮倒是不謙虛。高旭笑問:“三炮,那你說,你這大材想如何大用來著?”
“少莊主,這城牆誰都可以修,但自生火銃卻不是誰都可以造的。”
高旭聽罷啞然一笑,讓這些工匠離開高氏工坊的確影響了自生火銃的趕製,但高氏親兵營的組建完全是高老頭拍板,海盜、工匠、莊丁三個支隊,可是高老頭的壓箱底力量。為了保護自己寶貝兒子的安全,高老頭不論在人力的調配上,還是輜重物資的補給上,都是不惜工本。
隨後,馬三炮遞給高旭一支燧發擊火的自生火銃,高旭看罷頓時雙眼一亮。那燧石的擊發裝置都是新製的,但那銃管卻是舊的,這說明這支自生火銃是改裝於舊式的鳥銃。高旭頓時大喜道:“三炮,這支自生火銃是你改造得來的?”
馬三炮得意地嘿嘿一笑,點了點頭,道:“師傅說鳥銃要改造成自生火銃還不如重新鑄造,那是他要求太高了。其實不論是鳥銃,還是自生火銃,最為耗時的就是製造銃管。一支質量上佳的銃管要鑽出來,又要刮光膛管,起碼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