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剃發令初下時,嘉定義民在侯峒曾、黃淳耀的帶領下高舉反清大旗,在降清的吳淞總兵李成棟的征討下,嘉定城破被屠。()接著就是高旭命令徐鴻的旭衛營第一次收複嘉定,李成棟也兵敗身死。曆史的枝葉似乎被改變,但對於嘉定城來說,卻仍然逃不脫再屠的命運。奉高旭之命鎮守嘉定的張鵬翼在綠營清軍參將土國寶部的強攻下,最終還是失守,嘉定再次被土國寶屠城。
經過二次屠城的嘉定城基本淪為一座空城。城內積屍如山,死難的軍民堆積了城內的大小溝渠。土國寶驅使僧侶入城收屍焚燒,濃煙一月不絕。
嘉定城位於吳淞城以西三十餘裏,是尼堪進攻吳淞城的後勤基地,屯積了大量從蘇州、常熟經昆山、太倉兩地運過來的錢糧。如果鐵一鎮一旦光複了嘉定,就意味著截斷了駐紮在吳淞城以西五裏處的尼堪大營的後路。尼堪大營也就處於吳淞城旭衛鎮、嘉定鐵一鎮的東西夾擊之而腹背受敵。
前後經過兩次攻防戰的嘉定城牆已是破損極為嚴重,大段大段的城牆在火炮的轟擊下塌陷成土堆。由於免得以後義民再據城死守,崇尚野戰的尼堪命令土國寶不但不修繕城牆,反而把城牆刨低了半丈多,原本有二丈高的城牆,如今已不足二丈。
這雖然絕了以後嘉定再被義民據守的後患,但對於守城的土國寶來說,卻是叫苦連天。嘉定的城防不足以持,而且土國寶在常熟之戰就被瘋子營殺得膽寒,根本不敢迎戰鐵一鎮,一邊向尼堪急求援兵,一邊龜縮城內惶惶不可終日。
∶∶∶∶∶∶
鐵一鎮曆經江陰小石灣之戰、常熟之戰,先是徐瘋子領著江陰瘋子們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血戰,以巨大的傷亡代價來大浪淘沙。在常熟之戰,當時徐玉揚從江陰招募的二萬人馬,最後撤離常熟時不過二千多人,十比一的傷亡,使得這二千多經過殘酷實戰的瘋子營將士成為鐵一鎮的骨幹。
自從八月份鐵一鎮在崇明整訓,月份挺進浦東之後,高旭同意了徐玉揚擴編鐵一鎮的請求。由於鐵一鎮不同於旭衛鎮的全熱兵器編製,作為以冷兵器為主的鐵一鎮,一個營級單位隻有一千多人,在肉搏戰之使得兵力極為單薄。於是,在浦東,鐵一鎮擴編為加強鎮,每營兵力擴編為三千人的加強營,全鎮四個主力營共一萬二千餘人。
光複華亭、青浦兩縣之後,由於同盟會的宣傳熱潮以及同盟軍的黃渡大捷,鼓舞了鬆江鄉民投軍的熱情。鑒於將來同盟軍將來麵對清軍數十萬人馬的壓力,高旭開始最大限度地擴軍備戰。同盟軍挺進到哪裏,新兵招募處也就開設到哪裏。由於繳獲了綠營清軍大量的兵甲器械,新兵的兵器不用愁,而且至於錢糧方麵,由於有江南聯合商會的雄厚資金作為後盾,暫時也是不用愁的。該愁的是如何提升這些新兵的戰力。
高旭沒有把招募的新兵即時投入戰場,而是把這些新兵一股腦兒的運送到崇明島上的同盟軍訓練基地集訓。因為毫無軍紀、秩序意識的新兵,在臨戰時沒有多少戰鬥力,反而會自亂陣腳。隻要那些新兵在崇明的軍訓基地打磨一下,就算是短短的一個月,就算訓練是拔苗助長式、地獄式的,隻要經過同盟會洗腦式的思想灌輸,那麼起碼的軍紀、秩序意識就能烙印在這些新兵的腦。這比起那些各地自發式高舉反清大旗的民團鄉兵的這類烏合之眾,不可同日而語。
原先月份在基地整訓一個多月的三個新兵營,一個以楚應麟為統領,加入了徐鴻的旭衛鎮,另外二個新兵營加入了鐵一鎮的輔兵序列。這樣鐵一鎮就有以徐玉揚、羅子牛、項真達、魯無巧為首的四個主力營,以及從崇明軍訓基地開來的二個新兵營,總共將近二萬人馬。
要不是時不我待,高旭也不會把僅僅訓練一個多月的新兵就拉上戰場。這些新兵基本上作為鐵一鎮和旭衛鎮主力營之外的見習式輔兵,包攬工事的挖掘,主力營正兵傷亡後的替補。非到萬不得一,新兵營並不作為**的戰術單位與清軍血拚。
當然,要真是到了最後關頭的關鍵時刻,無論是主力營,還是新兵營,高旭還是準備著統統拚光的打算。所謂廟堂演計謀,狹路拚生死。現在隆武朝廷身在福建,天高皇帝遠,身在南明體製之外,高旭不用費心於廟堂算計,唯一要做的是與韃子狹路拚生死。
江南不缺人,不缺糧,缺的是驅逐韃虜的意誌!
借著江南全民反抗剃發令的時勢,高旭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悍衛這種意誌!
∶∶∶∶∶∶
青龍鎮離嘉定城不過三十餘裏,早上高旭領鐵一鎮從青龍鎮出發,項真達的驃騎營作為前鋒,徐玉揚的瘋子營作為軍,羅子牛的臥牛營殿後,魯無巧的輜重營作為右翼,兩個新兵營作為左翼,趙天武的水師陸戰營、趙明月的巾幗營各乘戰船經水路出發,大軍二萬餘人馬水陸並進,向嘉定進軍。
至於鄔含蓄,高旭把他打發回崇明,坐鎮同盟會總部樞,命他全力偵查多鐸親征的具體時間、兵力詳情以及進軍路線,並且聯係鎮江府內丹陽、溧陽、宜興等地的義軍,特別是與民族英雄盧象升之弟盧象觀部義師。其它還得關注浙東明軍的抗清形勢,以及福建隆武朝廷與鄭氏家族最新動態之類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