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武藝(1 / 2)

在羅成又完美的回答完一個問題後,羅藝終於緩緩的開口道:“你錯了。”

羅成聽了,楞在那裏,思考這個問題自己那裏答錯了。

羅藝見羅成沒有明白過來,接著說道:“全都錯了。”

羅成喃喃自語到:“全都錯了。全都錯了?”羅成還是想不明白。不明白自己到底那裏錯了。

羅藝見羅成的反應知道是該個他上一課的時候,於是說道:“為父不是說你問題回答錯了,而是說你的態度錯了。”

“態度?”羅成不解。

“是的,你見為父問的急速,你也就回答的急速。這樣的態度就是錯誤的。兵事需要詳加思慮,最是忌諱操之過急。你不假思索的就回答了為父的問題,就是對將士生命的藐視。還又就是,你在跟著我的節奏在回答問題,你為什麼沒有想到變被動為主動了?”羅藝盯著羅成,仔細的說著。

羅成終於明白了,自己的確是錯了。一直以來羅藝要考核的就不是真正要考核羅成《孫子兵法》,而是借考核《孫子兵法》來考核自己的‘為將之道--不緩不急、張池有度’,也考核自己如何謀勢,如何謀利。

羅藝的獨特教育方式讓羅成第一次真實的感覺到他的獨特的人格魅力,就這麼幾句話就讓羅成對他帶上了崇敬的目光,管中窺豹方可知羅藝的才略卻不是史書上所說的那般有勇無謀。

羅成是個穿越者,卻不是一個自以為是的人。古人並不比現代人差,至少在智謀上決不會差,不然寫出《孫子兵法》的就是現代人,或是說一個未來人來到現代,雖然他的閱曆比較高,但是他能在官場和戰場上縱橫馳騁嗎?所以羅成一直都很謙虛,虛心求教。對於才能高於自己的人總是尊敬的,而羅藝的表現恰恰是這類人。羅成答到:“孩兒自當牢記父親教誨!”

羅藝喜歡羅成的這種虛心好學的態度。羅藝捋著下巴的微須,開口道:“成兒,你用自己的話說說戰爭的方法。”

羅成苦思半晌,開口到:“戰爭的方法可以總結為兩個字。”

就在羅成頓口的時候,羅藝開口道:“那兩個字?”

見羅藝開口問到,羅成也就答到:“一個字是‘算’,另一個字是‘騙’。”

羅藝問到:“為何是‘算‘和‘騙’了?

羅成接口到:“所謂‘算’,就是在開戰之前算出敵我的差距,算出其他各種影響戰爭勝利的因素,算出讓敵人失敗的條件,而在戰爭開始的時候,所依靠的就是‘騙’。所謂‘騙’就是欺蒙,詐取,用諾言或詭計使人上當,讓他按照自己計算的方式來回應戰爭。”

羅藝一邊聽著,一邊點頭,帶羅成回答完畢後,又問到:“《孫子兵法》中你最喜歡那一句?”

羅成稍加思考後,答到:“千章萬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於人而已。”

羅藝沒有看羅成,而是在看著窗外的陽光,說道:“該吃午飯了,吃過午飯在接著考試其他科目。”

羅成到了聲好,二人便起身出了書房。

陽光刺在羅成身上,顯得分外熱鬧。羅成不知道今日的文考自己到底行還是不行,不過下午的考試更重要,老爺子也要親自過來考較,羅成的壓力很大。母親很早就告訴過他,武藝在這個家的重要性。而羅成下午將要考核有幾個部分。

一是騎術,中國古代又稱為“禦”,與“射藝”一樣,為六藝之一。對於騎術羅成應該感謝張小二這個馬夫,羅成原本以為這張小二隻是個混吃混喝的匹夫而已,那裏想到他的騎術造詣絕對可以說是教頭級人物,一打聽才知道,張小二一族皆是販馬做為謀生的本事,所以從小就和馬打交道,不過天有不測風雲,這些年馬市上風起雲湧,大家吃小家,小家吃蝦米,張小二的家族就屬於小家。幾年見張小二北走西域,企圖捕獲一匹寶馬,不過最終是一無所獲,展轉到了羅家莊。最讓羅成就不明白的是:為什麼這個技藝高強的張小二卻有偷窺欲。(羅成似乎忘了自己也曾求偷看秋香沐浴。)在張小二的幫助下羅成的騎術進步神速,如果用個標準來丈量的話,那就可以說是上品偏下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