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武藝(2 / 2)

二是弓箭,羅成的弓箭是羅成拿手的技能之一,在弓箭世家長孫家族二公子長孫恒安的教導下羅成的箭矢可以做到指那射那,而且羅成神力驚人,已經可以開八石之弓。對於自己的天生神力羅成也不明了,難到是古人的體質如此,霸王項羽力能單手舉起千斤鼎。可見這天生神力的確存在,不過羅成有時候也會想到是不是孫思邈教授的拳法和每日都要泡燥的藥水讓自己的身體各個指標都大大偏離常人了,這八石之弓足足需要一百六十斤的力量才能拿開的,而且長孫恒安也才這個水平而已。最重要的是羅成才八歲而已。

三是槍法,這些年羅成沒有什麼進步的就是槍法了,反反複複的都是在紮槍、中平槍。中平槍,槍中王,當中一點最難防。當然用也是“大槍”而不是鐵槍,為什麼是大槍了?那是因為現在還白蠟杆還沒有流行起來。那何為“大槍”?大槍長丈餘,是整根的白蠟樹,槍把粗如鴨蛋,槍頭粗如鴨蛋黃。大槍又長又沉,兩隻手端平都難,很不好使。小花槍就短多了,也細得多,抖起來容易,槍頭亂飛,故名花槍。大槍平時訓練時為防傷人不裝槍頭就是現在常叫的“大杆子”。長孫恒安開始不同意羅成用大槍,認為那是木製的,不過力度,可是在長孫恒安用過之後在也不說大槍不夠力度了。抖大杆子是內家功夫的一個重要訓練手段,能練整勁和聽勁。大槍沉重,隻有用腰力才使得開,好槍法必須要能聽到槍頭上的勁,化發一家,方能不敗。內家槍法在以前是可以“了卻君王天下事”,封妻萌子的絕學。羅成現在用的有兩米六長,乃是取有二十年樹齡樹木製成,那可是根好杆子啊!沉重密實,表麵發青,沒有一點疤節,筆直如切,槍頭不比槍把細多少。發力一抖,杆身直震,杆頭振幅雖不大。

四是拳術,拳術本來是該長孫教導的,不過長孫在見過孫思邈交個羅成的拳術後就在也不關羅成的拳術了,羅成的拳術可以說以入暗勁的地步,加一時日定然可以作到化勁。不過孫思邈教導的第二套拳術羅成卻怎麼也上不了手,不過能夠做到暗勁也是不錯的了。最為重要的是這內家拳衍生出來的內力可以和槍法結合在一起,特別是白蠟杆,嶽王就說過白蠟杆特別之處在於可以蓄勁。前世羅成一直對內力之道不以為然,也沒有學過槍法,但是卻接觸過很多。以前在部隊的時候羅成憑借外門功夫可以幾招就搞定內家功夫中的高手,久而久之羅成也就漸漸輕視了內家功夫,但是學過的還是不少,隻是沒有深入而已。在前世的最後一戰中羅成才知道內家功夫的確高人一等,想來以前會的那些內家高手都是沒有入門的罷了。可笑自己居然成了井底之蛙。其實也不怪羅成,內家高手如海底珍珠,實在太少了。

五是劍法。長孫不拔劍,天下間能讓長孫拔劍的人太少了,至少從軍以來長孫隻拔過一次劍,就是羅藝救他的哪次。那次也是長孫的箭射完之後才必須拔劍。長孫不是不會用劍,而是劍法太過厲害。就好象“燕雲十八騎”一樣,他們從不拔出腰間的彎刀,不是刀發不好,而是沒有人能夠突破他們手中的槍。隻有破了他們的槍,他們才會拔刀。因為刀才是他們最強的武藝。所以羅成的劍術才是所有武藝中最好的,最強的,最有殺傷力的。

對於羅成下午的考核,羅家莊上至羅老爺子,下至婢女都很期待。文的他們不懂,可武藝不一樣,內行看的是門道,但外行也可以看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