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1 / 3)

不論是誰,生活中都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危機。在很多時候,擺脫困境,除了需要過人的勇氣和力量,更需要善辯的口才,靈活的頭腦。

請求對方幫一個忙,不但能使對方覺得自己重要,而且也能使你贏得友誼與合作。

一個人要想培養幽默感,就得以一定的文化知識、思想修養為基礎,多學習哪些詼諧、風趣的人開玩笑的方式、方法。

在很多時候,擺脫困境,除了需要過人的勇氣和力量,更需要善辯的口才,靈活的頭腦。

當麵直接批評別人,隻會引起對方的強烈反感,而巧妙地讓對方注意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指正,將會使對方樂意按照你的建議去做。

如果你是對的,就要試著溫和地、有技巧地讓對方同意你;而如果你錯了,就要迅速而熱誠地承認。這樣做,要比為自己爭辯有效和有趣得多。

要通過談心進行有效的溝通,就必須要把握一定的原則。

你必須生動活潑的把事實編造成一種喜劇的形態,也就是以喜劇的手法來處理你的人生,使你的周圍洋溢著歡欣鼓舞的氣氛。

頭腦靈活,口才善辯

在很多時候,擺脫困境,除了需要過人的勇氣和力量,更需要善辯的口才,靈活的頭腦。

——戴爾 卡耐基

口才是一門藝術,是用口語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巧妙形式。懂得語言藝術的人,懂得相處之道的人,他不會勉強別人與自己有相同的觀點,而是巧妙地引導他人到自己的思想上來。那些善於用口語準確、貼切、生動地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人辦事往往圓滿,反之,不懂得語言藝術的人,往往使自己陷入困境。

而好的口才則能給人以愉悅感,從而獲得他人的尊敬;可以使相互熟識的人情更濃、愛更深;可以使陌生的人相互產生好感,結下友誼;可以使意見分歧的人互相理解,消除矛盾;可以使彼此怨恨的人化幹戈為玉帛,友好相處。

為了說明良好口才的神奇功能,卡耐基經常講述下麵這個故事。

1671年5月,倫敦發生了一起迄今為止英國曆史上最大、最著名的刑事犯罪。一個以布勒特為首的5人犯罪團夥,蒙騙了倫敦塔副總監,混人了馬丁塔裏,偷走了英國的“鎮國神器”——英國國王的皇冠。

他們被捕後,在被審問時,布勒特充分發揮了他的辯才,同國王進行了英國曆史上一次最有趣的刑事審訊對話,下麵是其中最精彩的片斷。

查理二世問:“你在克倫威爾手下誘殺了艾默恩,換來了上校和男爵的頭銜?”

布勒特答:“陛下容稟,我不是長子,所以沒有繼承權,除了本人的性命以外別無所有,我得把我的命賣給出價最高的人。”

沉默了片刻,布勒特又說,“陛下,我是想看看他是否附和您賜給他的那個高位。要是他輕而易舉地被我打發掉,陛下就能挑選一個更合適的人來接替他。”

查理二世沉吟一會兒,仔細打量著這個囚徒,覺得他不僅膽子大,而且伶牙俐齒。於是,他又問道:“你越幹膽子越大,這回竟然偷起國王的皇冠來了!”

布勒特說:“我知道這個舉動太狂妄了。可是我隻能以此來提醒陛下,關心一個生活無著落的老兵。”

查理二世問:“你不是我的部下,要我關心什麼?”

布勒特答道:“陛下,我從來不曾對抗過您。英國人互相之間兵戎相見已經很不幸了。現在天下太平,所有人都是您的臣民,我當然是您的部下。”

查理二世盡管覺得他是個十足的無賴,但還是繼續問道:“你自己說吧,該怎麼處置你?”

布勒特答道:“從法律角度來看,我們應當被處死。但是,我們5個人每個人至少有兩個親屬會為此落淚。從陛下您的立場看,多10個人讚美您,總比多10個人落淚好得多。”

查理二世絕沒有想到他如此回答,他不由自主地點點頭,又問:“你覺得自己是個勇士還是懦夫?”

布勒特說:“陛下,自從您的通緝令下達以後,我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安身。所以,去年我在家鄉搞了一次假出殯,希望警方相信我已死亡而不再追捕,這不是一個勇士的行為。因此,盡管我在別人麵前是勇士,但是在您——陛下的權威下隻是一個懦夫。”

查理二世對這番話非常滿意,不但免除了布勒特的死刑,還賞給他一筆不小的黃金。

卡耐基指出,不論是誰,生活中都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危機。在很多時候,擺脫困境,除了需要過人的勇氣和力量,更需要善辯的口才,靈活的頭腦。關鍵的時候,良好的口才能夠保護你免遭傷害,讓危機變轉機,甚至使劣勢轉優勢。

請求幫助,消除隔閡

請求對方幫一個忙,不但能使對方覺得自己重要,而且也能使你贏得友誼與合作。

——戴爾 卡耐基

初到一個海濱城市,有一次,在暮色蒼茫時,卡耐基要去一個自己從沒到過的郊區。前半截的路線他知道怎麼走,可是下了公共汽車換乘另一路車時,他怎麼也找不到另一路車的車站。於是,他走到一群下棋的本地老頭麵前,請教他們該怎麼換車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沒想到這麼一問,效果驚人。他們聽出卡耐基是外地口音,而且是在快要天黑時往郊區走,就感到事關重大,於是就七嘴八舌地向他指點路線,連卡耐基下車後該怎麼走都告訴了他。有一位老先生為了這稀有的機會而興奮不已,站起來讓所有的人都不要講話了,他要獨自享受這指示方向的快樂。

因為卡耐基要去的地方是一個軍事基地。這些人聽說他和這樣的地方有關聯,更感到能夠有機會給他這樣的人指路非常重要。那位站起來的老先生還放下手中未下完的棋,專門把卡耐基送上了末班公共汽車。

建議你也試試這種方式,到一個陌生城市後,向一個地位低於你的人請教:“不知道能不能請您幫我一個小忙,告訴我怎樣才能到某個地方?”相信你會有一個良好的收獲。

大科學家富蘭克林,在參加本雪爾文尼亞的議會選舉時,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原來有一個新的議員,對他發表了一章很長的反對演說,那演說詞竟把富蘭克林批評得一文不值,遇到了這樣一位出乎意料的對手,是多麼棘手的事呀!那該怎樣辦才好呢?

富蘭克林告訴我們說:“我對於這位新議員的反對,當然不高興,可是,他是一位幸運而有學問的紳士,他的聲譽和才能,在議院裏很有地位;然而,我絕不對他表示卑陋的阿諛,用以取得他同情與好感。我隻在隔日之後,運用了其他適當的方法。我聽得有人講起,他藏書室裏有幾部很名貴、很珍罕的書。我就寫了一封簡短的信給他,說明我想看看這些書,希望他慨然答應,借我數天。他立刻就把書送了來。

“大約過了一個星期,我就將那些書送去還他。另外附了一封信,很熱烈地表示了我的謝意。他以前從不和我談話的,可是,當我們下一次在議院裏遇見的時候,他居然跑上前來,和我握手談話了,而且非常客氣;並對我說,在一切事情上都要幫我忙。於是,我們逐漸成為知己,有了美好的友誼。”

平常,我們也可以像富蘭克林那樣子,采用類似的策略,會對付那些出乎意料的人。

當我們想起自己曾經給予別人小小的恩惠,而被人家很感激地接受了的時候,我們豈不是感覺到很愉快嗎?反過來說,我們不是常常看見,有些受別人恩惠太多的人,有時候不是反而想避而不見嗎?這就是因為我們自己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的自尊心發揚起來了;而在我們受別人幫助的時候,我們反而感覺到,不安了。許多領袖人物,都會看到這一點,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應當以不求報答來安慰別人,這樣才可以安慰那人的自尊心;同時,卻正是怕那人以一種強烈的刺激,希望自己也能幫你的忙。

你應該知道,有才幹的人,他們常故意讓別人給他們種種信任,以此解決許多困難的問題!卡耐基舉過這樣的例子:

美國有一個著名的廣告家斯但頓,忽然覺得一位老朋友漸漸地和他冷淡起來,快要和他斷絕關係了。因為這位朋友是工程師,於是,斯但頓就去請教他審查一幅新建水管裝置的計劃圖,並且希望他指教一些意見,那位工程師接受了水管裝置計劃圖,出乎斯但頓意料之外的是他勤奮工作著,並且立刻提出了許多切實的意見,把那些圖樣送還給斯但頓。於是,他們兩人的老交情,從這天起恢複了。

美洲太平洋鐵路建築師史密斯少年的時候,也有過類似的逸事。當初他的職業是販賣皮貨,不得不和一個與他有仇的獵戶做朋友。於是他利用了一個機會,去向那獵戶借宿一夜。不料一夜住過,兩人仇恨完全消釋了,反而變成了知己。

人的個性,固然各個不同,然而這種策略,是人類的一種普遍需要,無論是對上級或是下屬,對不認識的人或是親戚朋友,對滿意我們的人或是不滿意我們的人,我們應當留心那些人的性質,唯一的不同點在哪裏?他們各人所特有的嗜好和習慣是什麼?但不論他們的性情怎樣,嗜好與習慣怎樣,可以這樣說,他們最高興給我們的,就是我們個人特殊興趣之下產生情感的小惠。所以,當我們請求別人給我們一些他所高興給予的小惠時,我們就得到了他的好處,使他很愉快地對我們有所注意了。

巧妙糾正你老板的錯

當麵直接批評別人,隻會引起對方的強烈反感,而巧妙地讓對方注意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指正,將會使對方樂意按照你的建議去做。

——戴爾 卡耐基

在工作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和上司意見不統一的情形,尤其是當上司似乎明顯存在錯誤的時候,就難免會引發爭論,甚至是爭吵。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懂得怎樣才能做到既能巧妙地糾正老板的錯誤,又不會發生爭吵,引發矛盾。

想想,其實我們和老板發生爭吵,目的無非是想要表達我們正確的觀點,並非故意挑起爭端,但事事難料倘若真的不幸和老板發生了爭吵,那我們就必須記住,切忌不能說“你怎樣怎樣”之類的話,更不要說老板意見的不是,比如,千萬不可說:“你的那個意見,純屬無稽之談,虧你想得出來!”這樣的話會嚴重傷及老板自尊心,也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