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3 / 3)

有位猶太作家認為:積極的自我形象是走出貧民窟、危機和不幸童年的門票。她認為隻有在不利因素中尋找有利因素,從苦難中找到成功的動力,才是人類成功的原因,它最能給人們以動力。

美國著名總統亞伯拉罕 林肯在當選國會議員時,有一次填履曆表,在所受教育一欄中填寫不全,因為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受到的正規教育總共還不到12個月。他說他受的教育有限,在他年紀大了些時,他也僅僅會讀、會寫、略懂些算術而已。再後來便沒有上過什麼學。“我在受教育程度上是很小的,到後來我能有如此成就,完全是靠我後來日積月累起來的,我總是在不停地自學我所需要的東西來充實自己。”

由於家境貧困,林肯甚至到了15歲才開始識字,由於識字晚,他在閱讀方麵很差勁,基本的寫作都不會,直到有一年的秋天,林肯居住的小鎮來了一位鄉村教師,並在當地建立一個小有規模的私人學校,讓當地居民的孩子們識字。那時,由於家離學校較遠,林肯總是和姐姐從四裏以外的家裏走到學校。林肯身穿短小的皮褲,在冬天,小腿總是被凍得通紅,但是無論條件多麼惡劣,林肯每天都堅持來到這所簡陋的小學校上課。盡管他們上課的小屋又矮又破,課桌都舊得發黑,室內照明設備幾乎沒有,林肯仍然堅持來學。

由於家境貧寒,林肯根本買不起書本。每到發新書時,他都先向同學借一本書,然後拿回家,用同樣大小的紙工整地將課本抄下來。最後用線縫好,作為自己的課本。5年後,他又在另一所學校斷斷續續地上過學,後來就再也沒有受過係統的教育。

但是,在環境惡劣的情況下,林肯並沒有停止學習,盡管他不能像同齡人一樣受良好的教育,他卻更加勤奮地自學了許多課程。在他自學的過程中,培養了自己對知識熱切的渴望和刻苦鑽研的學習態度。他先後讀了《天路曆程》、《魯濱遜漂流記》,《伊索寓言》、《聖經》等經典名著。在他的閱讀世界中,他提升了閱讀能力,培養了寫作興趣。由於非常喜愛《聖經》和《伊索寓言》這兩本書,他把它們放在自己身邊,從不離手,一有時間,就拿出來拜讀,從中感悟人生。

林肯沒有足夠的錢買書讀,但他並沒因此而放棄他喜愛的書籍,反而使他比原來更加勤奮。沒錢買書,林肯就想方設法向別人借閱,這也提高了林肯的閱讀速度。一次,他向一位農夫借閱《華盛頓傳記》,每天傍晚都借微弱的日光看到不能再看為止,然後再把書放到枕邊。第二天,太陽一升起,他立即爬起來借著晨光繼續閱讀。一天,由於他不小心將那本書淋濕了,物主看後大為不滿,要他賠償,由於貧困,林肯隻好到農夫家做了三天農活來彌補那本書的損失。

由於家庭貧困,林肯沒有充足的時間閱讀學習,他總是抓緊一切時間學習。下地幹活時,他常隨身帶一本書到地裏,當人們休息時,他就坐在樹下,掏出書來細細口味,一點不像幹過繁重農活的人。

林肯就是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努力培養自己的閱讀和學習習慣的。在每次的閱讀中都積累自己的知識。盡管他麵對生活帶給他的許多困難,但他絲毫沒有退縮,而是以實際行動麵對不公平的人生,最終成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可見,逆境本身並不是一種災難,隻要我們不屈從於逆境,它就會成為我們向上攀登的階梯,成為人生的祝福。

拿破侖 希爾也是通過克服困難才走向成功之路的。在他還是孩子的時候,父親就給他找了個繼母。他的繼母出身較好,而他家卻很貧困。他的父親向他介紹完繼母的情況後,告訴他要尊重她。而希爾卻在心裏一點也不服氣。等到第二天,他的繼母親切地走到他麵前,托起他的小腦袋,和藹地說:“你不要害怕貧窮,貧窮隻是一時的,隻要你對生活充滿信心,生活就會慢慢好起來的。”

希爾內心的反感頓時煙消雲散,衝著這句充滿信任的話,他與繼母友好相處。在此之前,沒有人像她那樣稱讚希爾。也就是繼母的這句話,幫希爾克服了貧窮造成的自卑的心理,成就了一位偉大勵誌學家的誕生。

壓力可以轉換成動力,但是壓力變成動力,需要一個轉化的條件,那就是壓力的承受者有承受壓力的能力。若是沒有這個條件,壓力就會變成真正的阻力。隻有麵對困難不怕吃苦的精神,才能有明天的成功。

卡耐基說過:“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以你的收人為資本,任何一個傻子都會這樣做。真正重要的,是從你的損失中受益。這就需要聰明才智,而這一點也正是聰明人和傻子的區別。生活中的快樂大部分並不是來自享受,而是來自勝利。這種勝利來自於一種成熟感,來自於一種得息,也來自我們能將檸檬做成檸檬汁。”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利用你所擁有的,隻有愚蠢的人才會那樣做。我們要做的是從失敗和困難中吸取教訓,努力去克服,並逾越困難的鴻溝,獲得最終的成功,於此同時還少不了智慧的幫助。偉人之所以偉大,關鍵在於當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理智,他則下決心,將自己的不利因素盡可能轉化為克服困難的有力因素,進而去實現自己的遠大目標。

時刻準備迎接挑戰

成功是需要挑戰的,挑戰對我們來說並不可怕,就看你是否有勇氣去敢於迎接自己所麵臨的挑戰了。

——戴爾 卡耐基

生活中充滿了挑戰和機遇,一個人能否戰勝困難、抓住機遇關鍵就在於是否早已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

一個人若是沒有積累足夠的力量,那他一旦遭受挫折就很難東山再起。很多年輕人都是因為沒有力量的積蓄,沒有相當的指揮謀略和必備的社會經曆,從而在成長的道路上屢遭挫折。一些人之所以平庸,無所作為,就是因為自己對人生的準備不夠充分,對自己的投資過於吝嗇,就像沒有經驗的農夫重莊稼一樣,隻播了種子而不澆水施肥,那麼他期望的豐收還從何談起?我們的力量積累得愈是充足,就愈能應對突然之變。

一般來說,任何人都不願意去麵對失敗。當一個電腦技術員發現自己辛辛苦苦裝了一個完整的程序時,但是被操作人發現是一個不完善的程序,他肯定心裏是不舒服的。當一個業務人員竭盡自己的能力去跑市場但是還沒有找到一個客戶時,他肯定是心灰意冷的。當一個經營者花了很多精力,但是就是由於其中的一個環節出了差錯而導致項目落空時,他肯定是心情糟糕透了。也許這些都是很小的細節,他們會為自己的失敗拽個開脫的理由,但是,事實卻告訴我們,除藏在這些失敗背後的卻是:自身上的準備不足所造成的。

在吸引了幾乎全世界的人們的眼球的拳壇世紀大戰中,當時正驕傲於自身有很多優點的泰森根本沒有把已經年近四十多歲的霍利菲爾德放在自己的眼中。自負地認為可以不費一點力氣就可以打敗自己的對手。同時,幾乎所有的重大的媒體都認為最終的勝利者也是屬泰森了。美國的博彩率也都把所有的賭注壓在了泰森的身上。

在人們都歡呼泰森是拳王的情況下,認為已經是穩居勝局的泰森對比賽前的準備工作——觀看對手的全部錄像,預測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怎樣去應對將要麵臨的問題,充足的睡眠和一係列的科學等飲食都是敷衍了事。

但是,在比賽開始後,泰森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找不到對手的一絲破綻,而對方卻好像十分清楚自己一樣,針對性地突擊自己所存在的缺點。於是,惱羞成怒的泰森做了一個令全世界都感到十分震驚的舉動:居然公然地在賽場上咬了對方的半隻耳朵!

拳壇世紀大戰的最後的結局可想而知了:泰森成了一個令人厭惡的輸家,還被當時的體育委員會處罰了60萬美元。

泰森就是過於自滿自足,把自己的優點擺在了最高位,而忽視了自己的不足。泰森輸在準備不足,當對手在認真研究比賽的錄像,分析他的技術特點和漏洞時,泰森卻將自己教練準備的資料放在一邊;當對手在比賽前,拚命的做熱身準備,提前進入搏擊的狀態時,他卻在和朋友狂歡說笑。雖然泰森自身的實力遠遠高出對手幾倍,而且從年齡上也是占盡了優勢,但是他最後卻是輸得一敗塗地。

透過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在自己將要麵臨挑戰時,自己存在的往往是準備上的不足,準備的缺陷造成了自己以後的失敗。失敗不可怕,就是我們準備的不夠充分,隻要我們準備充分了,什麼挑戰和困難,在我們麵前,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的。

成功往往是降落在時刻準備著的人們的。學會準備,未來的挑戰,是需要又充分的準備的,隻有準備好了,自己才能走向成功的方向。

如果說成功確實有什麼偶然性的話,那麼偶然也是賦予那些有準備的人的。

世界上最可悲的一句話是:“曾經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可我沒有很好的把握住。”更加令人遺憾的是,世上的事情多如牛毛,在很多人身上都曾發生過,上帝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它有可能降臨在每一個人的身上,但是,需要有一個前提:在它即將到來之時,你一定要做好準備。

曾經有一個很普通的美國人就是這樣做到的,美國人巴特,他想用80美元來周遊世界,別人都認為他是在開一個國際的玩笑。還嘲笑他是在癡心妄想。對此,他不但沒有生氣,卻為了自己的計劃,找出一張紙,寫下了隻用僅有的80美元旅行所做的準備。他寫的計劃是:

(1)設法領取到一份可以上船當一名海員的文件。因為海員坐船是免費的;

(2)去警察局申領一張美國公民無犯罪的證明;

(3)考取一個國際駕駛執照,找來一整套完整的地圖;

(4)與一家大的公司簽訂合同,為之提供所經國家的土壤的樣品材料;

(5)同一家膠卷公司簽訂協議,可以在這家公司的任何一個分公司免費領取膠卷,但是前提是要為公司拍攝照片以用來作宣傳……

當巴特完成了自己的準備工作之後,他就在口袋裏裝好僅有的80美元,興致勃勃地開始了自己的旅行。結果,他真的完全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他起初,在加拿大的一個小鎮用早餐,他不付分文,條件是為這家餐館拍照並承諾在自己以後的旅行中進行宣傳。然後,在愛爾蘭,他花了5美元買了3箱香煙,從巴黎到維也納,費用是送司機一箱香煙。到了維也納後,他又想去瑞士,就這樣,他搭乘的貨車司機在中途得了急病需要送醫院,他本身擁有了國際駕駛執照,就先將司機送到了醫院,再將貨物安全送到了目的地。貨運公司因為很著急需要這批貨物,非常感激他,專門派車將他送到了他希望去的瑞士。當然這也是免費的。接著,他就去了西班牙,在西班牙的一家新開張的公司門口,由於他們用來拍攝慶祝婚禮畫麵的照相機出了臨時的故障,巴特就免費為他們拍攝了一組照片,他們送給了巴特一張去往意大利的飛機票。而當他在泰國時,由於提供了一份美國人最近的旅遊習慣的資料,使他在一家高檔的賓館免費享受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對於機會都是賦予敢於去準備的人們的。對於早有準備的巴特來說,遍地都是給自己的一個挑戰,一個成功的挑戰,就看自己怎樣去把握了。人在一生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好機會,我們是否能抓住它,並借此平步青雲,全看我們是否做好樂足夠的準備,並具備了充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