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槑園的年輕一代(3 / 3)

蔣明禮這一走就是十三年。

蔣明智

蔣明智是蔣白章的小兒子,中國人有著這麼一種特殊的親情,爹

媽疼幺兒,爺奶疼頭孫。作為幺兒的蔣明智從小嬌生慣養,要什麼就得給什麼,下人們說,四少爺就是要天上的星星,老爺也會架著梯子上去摘下來。嬌生慣養是愛孩子,也是害孩子,蔣明智從小就養成了一些壞毛病,自私貪婪遊手好閑不求上進。蔣白章也想好好地管教一下,就是拿不出手段來。

但是,蔣明智有一個壞毛病,蔣白章不能容忍,小小年紀竟好女色。蔣明智貪玩厭學,直到九歲才強行把他送進小學堂,不幾天先生就來家裏告狀,說蔣明智躲在廁所裏,偷看小女孩撒尿;進入中學堂後,老師不來家告狀,但在操行評語上寫著“有調戲女生之惡習”。蔣白章也曾在蔣明智的房間裏搜出過手抄的言情讀本,蔣白章雖不高興,但認為十幾歲的孩子總不至於太出格,訓斥幾句就完事了。

蔣明智16歲這年過端午節,蔣家人都去河邊看劃龍舟,可看劃龍舟的人太多,把蔣家搭的看台也擠占了,蔣白章沒了興致,隻身返回槑園。

剛跨入起坐室,蔣白章驚住了,蔣明智將一丫環按倒在榻床上要親嘴,丫環雙腳亂蹬哇哇直叫,顯然不肯就範。

蔣白章上前一把揪起蔣明智,狠狠地搧了個耳光,罵道:“畜牲,人都沒變成,就想幹這種事,給我跪下。”

蔣明智挨了耳光,見父親氣得變了形的臉,害怕了,老老實實跪下。

蔣白章教訓起兒子來,什麼色字頭上一把刀,萬惡淫為首,光天化日下幹這種事是畜牲所為,又列舉了許多因好色貪淫沒有好下場的例子,以示警戒。但是蔣白章心裏也清楚,要這個逆子改邪歸正,恐怕像鐵樹開花一樣為難,於是把家中的丫環都給打發了,雇用老媽子來待候,別把人家的女孩子給害了。蔣白章對蔣明智也沒了好感;誰知兩個月後,蔣明禮離家出走,身邊隻有蔣明智這個兒子了,說不定還指望他來掌管家業,為自己養老送終。蔣白章對蔣明智又遷就起來,他也下了決心,慢慢地把蔣明智調教好。沒調教好之前,絕不把家業交給他,免得被他敗光了。

蔣明智也還是有他的優點,無論父親怎麼責罵,他從不頂撞,也不會像他的三個哥哥一樣,離家而去。用蔣白章的話說,像條癩皮狗趕都趕不出。

蔣明珠

1921年的秋天,與往年的秋天不同,不是秋高氣爽,而是秋雨連綿。潮濕陰沉的天氣憋得人們幾乎喘不過氣來,農民眼睜睜地看著成熟了的穀子浸泡在雨水裏,無法開鐮收割,萬分焦急。

蔣白章在起坐室裏踱來踱去,不時地望著關閉的臥房門。太太扶氏發作了,她的第五個孩子就要降生,產婆守候在房裏,等候著太太分娩。

張萬林見蔣白章焦急的樣子,安慰說:“老爺不必著急,瓜熟蒂落,快了。”為緩解蔣白章的心情,又說,“老爺是否取好名字?”

蔣白章很興奮,說:“名字我早就想好了,老大叫明仁,老二叫明義,老三叫明禮,老四叫明智,老五自然就叫明信。仁義禮智信,五常齊全。”

明信應該是個男孩子的名字,蔣白章為什麼斷定第五個孩子是個男孩子呢?早在扶氏懷著蔣明仁時,蔣白章就請小半仙測算過子嗣。小半仙即張半仙的後人,他掐指一算說:“蔣老爺真是好福氣,命中注定有五個兒子,日後必然大富大貴。”

蔣白章開始並不相信小半仙的話,後來隨著四個兒子的相繼出生,他驚喜不已,小半仙真能神機妙算,因此,他斷定第五個孩子一定是男孩子,所以名字早就想好了。

一聲嬰兒的啼哭聲臥房裏傳出來,過了一會,老媽子開門出來,蔣白章急切地問:“是男是女?”

老媽子說:“恭喜老爺,是位千金。”

蔣白章像是當頭挨了一棒,懵了。小半仙的話怎麼不靈了,張萬林趕緊安慰道:“老爺,生個女娃也好,老爺已有四個兒子,缺的就是女兒,有兒有女,陰陽協調,家道自然興旺。”

蔣白章呆呆地說:“你是說生個女娃也好?”

“也好。”張萬林點了點頭。

“也好”蔣白章無奈地重複著這兩個字,“隻是名字白取了。”

張萬林說:“把‘信’字改為‘珠’字,明珠,富貴之意,不知老爺中意否?”

“也好。”

說來也奇,自蔣明珠呱呱落地,便風停雨住,雲開日出,人們盼望的大好晴天終於到來,驚喜地說:“蔣家小姐是顆福星,她一降生,天都晴了。”

蔣明珠是個女孩,可性格卻像個男孩子,她不擅女紅,對讀書很感興趣。這也難怪,在槑園這座深宅大院裏,她沒有同齡的女孩子作伴,能跟她一起玩的隻有她的幾個哥哥,而四哥明智跟她玩不到一塊,因為爭寵,他經常欺侮妹妹;而大的三個哥哥疼愛妹妹,可不會玩女孩子的遊戲,在一起玩就教她認字寫字。

蔣白章在柳林縣也算得上是個開明紳士,自然也把女兒送進學堂。也許是受三個哥哥的影響,蔣明珠書也讀得好,老師稱她為對“才女”。蔣白章卻不以為然,認為女孩子能認幾個字就行了,遲早要嫁出去的。

1939年,蔣明珠中學畢業,已是18歲的大姑娘了。蔣白章開始為她找婆家,看中了慶州府一位富商的公子,也可謂是門當戶對。可蔣明珠死活不同意,說:“我不會嫁給一個我不認識不了解的人。”

蔣白章說:“胡鬧,談婚論嫁曆來都是遵父母之命,循媒妁之言,哪有自己找婆家的,成何體統!”

蔣明珠說:“婚姻自主,我就是要自已找婆家。”

“這由不得你。”

“那我就離家出走。”蔣明珠倒很會向她的三個哥哥學習。

蔣白章氣得拍桌子哇哇直叫“反了,反了,做兒女的敢如此頂撞老子;如今的學堂是怎麼教學生的,教出來的學生一個個大逆不道。”兒女不聽話,都是學堂的罪過,學堂也實在冤枉。

蔣白章叫來老媽子,把蔣明珠軟禁起來,直到她答應出嫁為止;可蔣明珠就是不答應。

蔣明義又回來了;蔣白章想到蔣明義和蔣明珠的感情最好,要蔣明義去勸說蔣明珠。蔣明義說:“我去試試,不一定說得通。”

蔣明義還真有辦法,居然把蔣明珠給說通了,蔣明珠答應出嫁,她獲得了自由。蔣白章正式張羅起女兒的婚事,誰知道就在蔣明義回武漢的第三天,蔣明珠失蹤了。

蔣白章知道這個情況是在吃早餐的時侯;那時候人們開餐的時間較晚,有道是早飯日當午,中飯日落土,晚飯打更鼓,這話也誇張了一些,隻是說開餐遲,吃早飯時太陽已經升起老高了。蔣明珠遲遲不來入席,蔣白章說:“什麼時侯了,還不起床,以後到了婆家,人家會說我們蔣家沒有家教。”便要老媽子去喊。

不一會,老媽子回來說小姐不見了。蔣白章急忙跑到蔣明珠房裏,床上的被子沒疊,衣櫃的門打開著,明顯看出少了衣服。蔣白章還沒理清個頭緒,下人來報告說,後院的門鎖被砸開了,蔣白章這才明白,蔣明珠答應出嫁是假,蒙蔽了家人,趁家人沒防備逃跑了。

蔣白章愣了,他沒想到女兒跑了,一個女孩子離家出走,要是碰上壞人是多危險的事,趕緊對張萬林說:“多派些人給我找回來。”

張萬林說:“老爺,小姐沒有走丟,肯定去了二少爺那裏。”

蔣白章這才聯想到蔣明義,蔣明珠原來死活不同意婚事,蔣明義回來一說就通了,蔣明義的能耐也太大了;再說,蔣明義前腳剛離開,蔣明珠後腳就離家出走,一定是蔣明義出的壞主意,他們都串通好了。蔣白章馬上打了個電報給蔣明義,問蔣明珠是否在他那裏。過了幾天,蔣明義回了電報,說離家後就再也沒有見到過蔣明珠,真不知她在那裏。

蔣白章深信蔣明珠一定在蔣明義那裏,本想去武漢找,張萬林說:“老爺,小姐是存心逃婚,二少爺又是同謀,他會把蔣明珠藏起來不見麵,去了也無濟於事,到了武漢是人家的地盤,你找不到人還真沒辦法。好在小姐是在二少爺那裏,不是真的丟失了,不如多寫幾封信給二少爺,讓二少爺看在父子的份上,將小姐送回來為妥。”

所幸的是還沒有正式相親,也沒有收男方的彩禮,這樁婚事也就不了了之。蔣白章一連對蔣明義寫了好幾封信,再不談蔣明珠的婚事,隻要求蔣明義把蔣明珠送回來,一切都好商量。蔣明義給父親回過一封信,說明珠真不在他那裏,但知道明珠去了哪裏,要父親放心,明珠是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她會生活得很好。

蔣白章感到無比痛心,兒女們一個比一個不聽話,專和老子作對,這成什麼世道了。他一直到死都沒能見上小女兒一麵。

注釋

①.電影《桃李劫》的主題曲,田漢詞,聶耳曲,創作於1934年。

②.陶淵明的《歸去來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