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人生聚散兩依依(1)(2 / 3)

看過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的人們會覺得,林徽因是江南出落的深閨女子,拿著詩書,漫步在花草之間,潔淨出塵,不帶一絲煙火氣息;而看到她在建築事業上所創輝煌的人們,會覺得這個女子是寒風中的紅梅,堅強勇敢,帶著沁人心脾的清香;而真正看到林徽因本人的人們都覺得這一些是對她最好的評價,但亦是最不完整的評估。林徽因就是一本書,慢慢讀過,靜靜想過,為之吸引,為之陶醉,卻說不清究竟為的是什麼。這是個謎樣的女子,她帶著林妹妹的詩情走進凡塵俗世,從此愛上了煙火,渴慕與世俗為伍。但林妹妹終究是林妹妹,不管俗氣怎麼染指,都帶著潔淨的香。

6月23日,全國政協一屆二次大會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在毛主席提議下,全體代表以起立方式一致通過了國徽審查委員會所擬定的國徽圖案,即是清華小組的設計圖案。林徽因被特邀列席參加這次大會,她激動得熱淚盈眶,病弱的身體,巳無力從座位上站起來答謝了。

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討論通過了政協一屆二次會議提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及對設計圖案的說明》。至此,國徽圖案設計工作得圓滿結果。

此後,梁思成推薦了清華大學營建係的雕塑家高莊完成了國徽的立體浮雕模型。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主席令,新華社發布了《國徽圖案說明》,各報刊登國徽石膏模型照片及清華營建係莫宗江據此繪製的“國徽方格墨線圖”和“國徽縱昕麵圖”。中央美院的張有教授又帶領美術供應社的員工做了第一枚木雕國徽,並於1950年國慶前夕安裝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明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終於誕生了。

對於林徽因來說,也算是塵埃落定,此次設計是她人生的又一圓滿。是年,林徽因被任命為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兼工程師,提出修建“城牆花園”設想。

人們都說高處不勝寒,我想說這話的人們是太過平庸,而又無法坦然麵對平庸?,他們說,凡塵俗世裏有太多不公平的事:有人出生就含著金玉,比凡人少了奮鬥,少了坎坷。粗心聽了,覺得好像有點道理,但靜下心來好好推敲的話,這個說辭簡直就是天下最大的笑話。

人總是追求成功,渴望尊重,期待關愛。這一切都不是你的出身能滿足的,要靠你自身的努力來完成。就好像林徽因,她出身書香門第,如若不經自己的努力,她頂多也隻能算為閨門名媛,何以讓世人至今還如此懷念,追捧。

人生在世,心態平和,一切就都是公平的了。不管你在高處,還是在低處,人生就是此消彼長。繁華之後是落寞,鼎盛之後是消亡,萬物都遵循自然規律,生與死,幸與不幸,半點不由人。所以,佛說的還是對了,修身養性,叫自己潔淨視人,讓自己坦誠待人。

景泰藍之宴

中國人都聽過景泰藍,北京人都聽過“老天利”,那是個神秘的精美的傳統工藝。林徽因第一次接觸景泰藍還要追溯到兒時,在祖父林孝恂的桌案上,曾經擺放過精美異常的景泰藍花瓶。林徽因喜歡至極,總用嬌嫩的小手摸來摸去,留下了淡淡的指痕。兒時的林徽因不會知道,這個傳統工藝會因為她的來到而起死回生,大放異彩。

1951年,為迎接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蘇聯文化代表團的到來,亞太地區和平會議籌備組決定,要給每位代表送上一份既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又精致典雅的禮物。根據不同民族、不同性別代表的習慣愛好,決定製作四類禮品:第一類是絲織品,真絲彩印頭巾和刺繡“平金”的女子坎肩;第二類是手工藝品,如景泰藍、鑲嵌漆器、“花絲”銀飾物及象牙雕刻、挑花手絹等;第三類是精印的畫冊,包括年畫集、民間剪紙窗花、敦煌壁畫的畫冊;第四類是文學名著,主要是中國作家中獲得“斯大林文學獎”的作品。籌備組將第一、二類禮物的設計和準備工作交給林徽因負責。

接到工作後,林徽因興奮異常,她本身血液裏就流蕩著藝術的才華,從小喜愛古老的手工藝品,她很快就對這項工作著迷了。每天披星戴月地忙碌著,她先跑遍了生產手工藝品的工廠,仿佛忘記了自己的病,忘記了清晨剛剛還咳了一次血,肺部的痛折磨她的肉體,卻摧殘不了林徽因的心與堅持。宛如風雪可以冰潔梅花的枝葉,卻無法掩住那沁人心脾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