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選》reference_book_ids\":[7249559240807812111]}],\"3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7,\"start_container_index\":3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1},\"quote_content\":\"《隨園食單》reference_book_ids\":[7124986337215663111,7239555057975299132,7314151844257729577,7294566451547999266,7267108882273537065,7222920245915159607,7340147583685233726,7340514156728060990,7236256848565767228]}]},\"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人生走到某種程度,其幻夢本質彰顯無疑。”在幻夢中如有實質地行路,我喜歡記下許多吉光片羽的時刻,權且當作幻夢中的星光。
每日在書桌前坐下,靜坐一刻鍾後,該幹什麼幹什麼。當然,不是每個好的開頭都有好的結束,每日進展,有時順利,有時卡住,順利時有多自得,卡住後就有多沮喪。王先生說,傍晚看到我的臉色,便知我這一日是個什麼狀況。
大概最穩定滿足的就是每日開始時的片刻。飽滿,平靜,我心我主的自由。
王先生帶女兒去旅行,我擁有了七天可以一個人待著的假期。第一天,什麼正事也沒做,音樂放得超大聲,奢侈地聽了一整天。
杜普蕾的大提琴,聽到悲傷欲絕。入夜,聽管平湖的古琴,動蕩心緒被一點點接住,撫平。
外麵下起大雨,砸在玻璃頂上,正聽到《良宵引》,就著一盞日式夜燈,恍如看到蒼山上鬆風歸壑,有庭中積水空明,竹柏影搖動。看到自己心中澄澈,前路有如豆燈火。看到一路向前,不用再計算每一程的時長。
我不知世人眼中何為至高的享受,於我,這種良夜就是了。
八月開始書法日課,每天兩小時,嚴持三戒:一戒畏難,二戒速成,三戒潦草。等待功夫長到手上的過程,心裏安定得很。
此三戒,可推而廣之到人生許多層麵。尤其中年開始,每個人都養出了牢固的舒適區,突破自己的心理風險逐漸變高。然而不進則退,舒適區意味著成長的懈怠,而要成長,第一須戒畏難。
再者,人生餘下時光掐指可算,經不起揮霍,須慎重使用,所以拒絕速成速朽的事情,相信真正的價值,非時間不可得。
三戒潦草,對生活、對愛的人、對自己、對愛好、對手中事,浮皮潦草皆是對生命的辜負。時光一過,便無法回頭。
在社區開了一門課《中國繪畫源流史》,連講了四個月,從雨季未結束到聖誕節過完。
每周日晚,準備周一上午用的PPT講義,書房門一關,邊喝小酒邊選畫,常有紛紛細雨助興。清晰地感覺到,自然能量與眼前畫的能量,一起流進心裏。
有時澎湃,經常感慨,個中妙處總想寫出來,急急打開空白文檔,卻又覺一種年年雪裏欲說還休的莫可名狀。隻好作罷,修為尚淺,手不應心。但我等待那一天,百般妙處能從筆下流出,說給更多人聽。
來聽課的人們,常對我說,感謝你打開了一扇窗,從來不知道中國畫這麼有味道。而其實,每個備課的夜晚,我真切地感到,我才是那個該感歎“不知感謝什麼,誠覺世事盡可感謝”的人啊。
總是一個人去遊泳,久了摸出遊泳館的人流規律,某個時段,能一個人承包整個泳池。不停歇地來回遊上一小時,世界逐漸寂靜無聲,不時有不錯的點子落進腦中。這個時段,夕陽會飄進水麵,溫柔地顫動著,再一會兒,落地窗外天色轉暗,水中夜燈亮起,是日與夜切換的時刻。
總想起給女兒講了無數遍的爛熟段落,小王子有一天看了四十三次日落,他淡淡地說:“你知道的,人一悲傷起來就喜歡看日落。”花婆婆在大海邊看日落月升,多少次後,想起幼時答應爺爺要去做“第三件事”,於是有了漫山遍野的魯冰花。
無比熱愛這樣安靜的溫柔的時刻。
有一些畫,長久地令我著迷。像掌握著某種開關,看一會兒,理性便開始鬆動,像靜坐中幾個呼吸之後,全身開始輕盈。
有一晚,淩晨四點多醒來,再睡不著,披衣下樓,細細看這些畫。播放器裏低低循環著一首歌:
啊,隻有獨處
日升月落,許多感觸
啊,那種滋味
澎湃飛舞,怎麼傾吐
…………
沒有哭泣的那一種滋味
那種使人刻骨銘心的鄉愁
如果深深經曆那種感受
才會知道為何占滿心頭
——《另一種鄉愁》,晨曦作詞,穀村新司作曲
流行歌詞,與古老繪畫,在這個深夜,平靜地交融,給我一種全新的美妙感受。還有什麼可說呢?
若手中有酒,那就,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
王先生尼泊爾徒步歸來,周六早上,卷著冷氣鑽進臥室,曬得黑乎乎一張臉,像尼泊爾人。女兒開啟話癆模式,將十幾天裏爸爸未參與的事挨個說個遍:
“有一天晚上,我們洗漱完正要回臥室睡覺,然後就發現,媽媽竟然不小心把臥室門反鎖了!我們倆被鎖在臥室外了。我當時都驚呆了,我的媽呀,爸爸不在我們快要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