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我炒作(1 / 2)

新浪博客升級,開始時讓很多人感到別扭,習慣了也覺得不錯。聽說升級版的設計考慮不周,讓匿名評論露出了真相。一群不上不下的男女明星們,在自己博客的評論欄裏匿名讚美自己,改版後一下子現出了原形,引來不少網友們的非議。

仔細想想,這也沒什麼。誰沒有自賣自誇的時候啊?人都渴望得到讚美,這是人性的弱點使然。麵對著誇獎,即使嘴上說滿不在乎,臉上假模假式地不屑一顧,可說到底心裏還是感覺舒服的,有時心花會暗自怒放。如果覺得自己說了好話或做了好事,身邊竟然無人喝彩,多少會感到落寞和失望,用東北話說就是“訕不搭的”!怎麼辦呢?暗地裏誇上自己一通,多少會緩解遭遇的尷尬,也算是一種心理衛生的辦法,對此應該懷有寬容。

阿Q經常誇自己,而且理直氣壯。特別在受人欺負的時候,總能想辦法開解自己。趙太爺兒子進了學堂,他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以為“我的兒子將比他闊得多”。如果隻是在心裏想:“老子比你們強多了”,沒誰知道,因此也不會受到譏笑;但阿Q說出來了,而且讓人聽見了,於是被人看作狂妄。

有個出道不久的藝人,本來沒什麼名氣。如果不是跟名人打官司,經過了前前後後的炒作,沒多少人知道她的名字。既然她欣賞自己,把想法說出來比悶在心裏要好,根本用不著遮遮掩掩。誇自己怎麼了?那叫張揚個性,表現出的是自信!這有什麼新鮮的?隻因為她匿名誇自己美麗,誇自己是才女,於是讓大家感到不習慣,才說她沒勁!

自我炒作是很多藝人的看家本領,許多不上不下的藝人都在自己的博客裏匿名評論自己、猛誇自己。有的人在自己的照片下匿名評論道:“美得讓人流口水”!沒別人誇,於是急了,幹脆自己誇自己,本來也沒什麼。隻是隱匿了真名,就顯出了兩麵性,讓人覺得不地道。尤其是在他們誇自己的時候,一會兒扮男,一會兒扮女;一會兒扮老,一會兒扮少;一會兒自我點評,一會兒自我反駁……為的是烘托出“火”的氣氛,就跟平時演戲似的。也許,有些藝人習慣了表演,又愛慕虛榮,就連寫博客也難以自抑。

看過一個藝人給自己的評論:“私底下你好像個小男生,好可愛”、“好喜歡你!我們全班都愛你”、“你寫的文章好有feel,美女還充滿才氣”等等。娛樂圈人士說:“有些藝人的博客內容並非其本人所寫,而是由經紀公司的工作人員代勞,他們不斷留言製造虛假繁榮,或用專業軟件來‘刷流量’,以顯示博主的人氣”;“在娛樂圈,為了顯示自己的人氣高漲,自己在博客中留言,自己點擊自己的新聞,自己發布自己的消息、自己購買自己的專輯都不是什麼新鮮事。甚至有個別人,為了讓自己的消息點擊率提高,不惜把鏈接發布到色情網站上。”

其實,何止是娛樂圈?自造假象來營造輿論氛圍的人多了,最典型的要算是房地產開發商,不也有些人裝神弄鬼兒嗎?看看那些所謂房地產“大亨”,本來就是個“二流的”商人,隻有“弄地”的“三腳貓”功夫,規模和財力都談不上是“龍頭”,現在居然被認作“大腕兒”了。為什麼?不就是因為經常花錢雇用媒體幫自己炒作嗎?自己寫博客談房地產走勢,不時對政府政策發表點兒“高見”;以投放房地產廣告作為交換,在一些網站、電視台宣傳自己;通過房地產中介公司控製論壇輿論,天天高喊“房子又要漲價了”,製造“漲價”的緊張空氣,引起消費者緊張心理,使消費者相信“現在必須抓緊買房,日後買會付出更大代價”。你可以到房地產論壇發個帖子試試,隻要你說:“現在先不要買房,日後說不定會降價”,馬上就會遭到反駁,甚至會受到攻擊和謾罵,其中有些人就是房地產開發商或房地產中介公司所雇用的“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