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愛新覺羅?玄燁,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二個皇帝。他八歲禦極,六十九歲駕崩,在位61年,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據康熙自己的研究,自秦始皇元年至康熙王朝,在中國曆史上稱帝而且有年號者211人,“在位久者,朕為之首”。康熙之後,清代諸帝在位時間也沒有超過康熙的。其中,乾隆在位時間本可以超過康熙,隻因他不可上同皇祖紀年,故在位六十年即傳位嗣子,自己當了太上皇。
曆史的聚光燈往往聚焦在帝王的身上,其他人都成了不折不扣的配角。當我們走進曆史的時空隧道,會發現許多豐功偉績並非帝王個人所為,有些決定性的支撐力量,即使散入了曆史的深處,隻要歸攏起來,那隱去的強大會浮出黑暗,依然閃爍著耀眼的光輝!在我們驚歎大清王朝的波瀾壯闊和康熙大帝的豐功偉績時,千萬不要忘記佟氏家族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佟氏家族的貢獻,就不會有愛新覺羅家族的繁榮和魔力,也不會有清王朝在跌宕起伏中的平穩向前。
佟氏先祖名養真,先居開原,後遷撫順。後金天命三年(1618年),清太祖努爾哈赤興師抗明,先克撫順,養真“挈家並族屬來歸”,後奉命駐守鎮江城(今遼寧丹東市東北)。因明軍偷襲,佟養真與長子佟豐年並從者六十人皆遇難,堪稱清代開國先烈。養真從弟養性,因經商常往後金(清),遂“密輸誠款”,被明發覺,逃往後金。努爾哈赤予以特殊獎勵,“賜宗女為婿,號曰施吾裏額駙,授二等副將世職”。天聰五年(1631年),清太宗皇太極選拔漢人少壯者組成漢軍一旗,裝備新造紅衣大炮,任命佟養性為昂邦章京,總理漢人軍民一切事務。從此,佟氏家族成了八旗漢軍的骨幹和中堅,為清王朝出生入死。
佟氏一族本為漢人,因功勳卓著,最早為清朝上層所接納,開滿漢融合之先。由於血統演變,康熙以後的清朝帝王,都成了不折不扣的滿蒙漢一統,漢人在清廷高層的政治地位也幾乎與滿族人並駕齊驅。佟氏子孫在傳承中變名,以至於後來很多人忘記了佟氏祖先的漢族身份。例如,佟養真次子佟圖賴,原名佟盛年,隸漢軍正藍旗,曆任正藍旗、鑲白旗等固山額真、禮部侍郎等職,在太宗、世祖兩朝屢立戰功,晉爵至世襲三等子。這在清朝曆史上是前無古人的。按清廷祖製,“後妃之選,例不得及漢人”。太祖、太宗的後妃之中,除了滿人便是蒙古人。尤其在太宗時期,蒙古後妃多達七人。直至順治年間,為取得蒙古族各部支持,一再從科爾沁部選娶皇後,堅持不從漢人中選妃的舊製。順治之母孝莊皇太後諭令:“有以纏足女子入宮者斬”,後來刻匾懸掛於紫禁城北門(神武門)之內。
但是,八旗漢軍非一般漢人可比。原雖漢人,既經入旗,便是旗人,且婦女皆不纏足。因此,順治朝為緩和滿漢矛盾,便開始注意提高漢軍地位,並在漢人中選妃。大約順治九年或十年初,佟氏之女被選入宮,成為順治皇帝之妃。佟氏入宮後,並不特別得寵於順治,但卻受到孝莊皇太後的疼愛。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上午,15歲的庶妃佟氏在紫禁城內景仁宮產下玄燁,他八年後開創了康乾盛世,佟氏家族也因此走上了未來歲月裏重權貴戚的漫漫路程。
佟氏家族在清代前四朝顯赫到了頂點,一共出了兩個皇後、一個貴妃和兩個額駙,在朝為官的更是數不勝數,真可謂滿庭重臣、代代富貴,以至於當時有人送給佟家一個綽號,叫“佟半朝”。這種情況在中國曆史上非常罕見,曆時久遠、沒有先例。從清東陵陵寢安葬者統計,康熙的後、妃、嬪、貴人、答應、常在共五十五人。有四位皇後,包括孝誠仁皇後赫舍裏氏(四年冊封,十三年歿)、孝昭仁皇後鈕祜祿氏(十六年冊封)、孝懿仁皇後佟佳氏(二十八年冊封)和孝恭仁皇後烏雅氏(雍正繼位仁尊封);有四位貴妃,包括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惇怡皇貴妃瓜爾佳氏、愨惠皇貴妃佟佳氏、溫僖皇貴妃鈕祜祿氏。可見,在康熙一朝,佟家有兩女在康熙的身邊,一後一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