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傳播的革命(2 / 2)

當然,中國網民的急速增加,並不意味著網絡作用的充分發揮。僅以網絡廣告為例,就可以看出中國與美國的差距。中國在互聯網上的廣告,僅占中國廣告支出的5%左右,而在美國則占到了10%。當然,這種差距一定是暫時的。中國網民對互聯網的利用,已經開啟了曆史的先河,未來發展將如江河奔騰、洶湧澎湃!中國經濟將持續增長,預計在未來5年內,中國網絡用戶數量每年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8.5%,而美國的增長率僅為2.2%。到2012年,中國將有5.9億個網絡用戶。屆時,我們會看到中國互聯網的繁榮,也會看到一個生機蓬勃的網絡中國,由於為人們帶來更多便利而欣欣向榮。

人們對網絡還不滿意,有人認為在網絡上還不夠自由,有人則認為網絡上自由過度,傳播了許多不健康的東西,包括存在著欺詐和煽動等不利於社會和諧的現象。作為網民,和現實世界的居民一樣,不應該追求為所欲為。自由從來都不是隨心所欲,自由與限製總是相輔相成的。不同曆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對言論限製的程度不同,但限製卻是普遍存在的。沒有規矩,社會就會走向無序,網絡世界也是一樣。隻有自覺地遵守規則,才可能達到自由的境界。因此,對於網上的言論,總要進行或多或少的監督和控製,避免給其他人帶來傷害,尤其要避免給社會秩序帶來危害。凡是涉及到別人隱私的時候,或者涉及到重大社會問題的時候,不管生活在哪一個國家,說話時都需要慎之又慎,弄不好就會吃上官司,損失的不僅是金錢,有時會名譽掃地。

近日,一家德國媒體發生人事變動,輿論一片嘩然。很多人說,這家媒體換人是因為它曾發表過不利於政府的言論,認為政府侵犯了新聞和言論的自由;去年,美國、歐洲有多位媒體的總編被迫辭職,每次都引起一場風波。這說明,不管在哪裏,言論自由都是相對的,或者說都有自由的底線,超出了底線就會給講話或者寫字的人帶來傷害,有時要受到法律的製裁,有時會受到道德的譴責,有時則會遭到習慣的抵製。

對於網絡上的不良傳播,則沒有必要大驚小怪。雖然無法消除,但可以逐步減少,這一方麵有賴於加強監管,另一方麵則有待於網民的成熟。同現實一樣,網絡世界也不可能盡善盡美,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把完美作為努力的方向。隻是,網絡世界很難設置界限,不可能像對社區那樣進行管理,在加強監管的同時,也應該保持寬容的心態,不要影響了網絡積極作用的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