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朋友發來的手機短信,說的是做事的人和不做事的人的矛盾:“做事的永遠做事,不做事的永遠不做事;做事的主動找事做,不做事的有事也不做;做事的有做不完的事,不做事的沒有事可做;做事的做了大事也認為是小事,不做事的做了小事也會吹成是了不起的大事;做事的整天埋頭做事,不做事的整天滿腹心事;做事的不關注不做事的,不做事的很關注做事的;做事的實實在在做事,不做事的看人行事;做事的往往不會來事,不做事的專門研究如何來事;做事的常遇到難辦的苦差事,不做事的無所事事還煞有其事;做事的時常向不做事的彙報所做的事,不做事的總是批評做事的所做的事;做事的總把不做事的指責當回事,不做事的最愛無事找事搞得你做不了事。”
看似有些偏激,但也不無道理。現實中人際之間的矛盾,有些確實事出有因,但大多屬於無是生非。尤其是那些埋頭工作的人,沒多少時間去琢磨別人,也沒有琢磨其他事的工夫,有時卻也陷入紛爭之中。為什麼?因為每個人都處於群體之中,和別人是連在了一起的,做的事情也不會是孤立的。不管是在家庭還是在工作單位,大家都有共同的需要,滿足需要的資源卻很有限,皆如所願不太可能。需求驅動著人們的言行,但需求的層次不盡相同,對需求滿足的方式也各有選擇。追求滿足的渴望相互衝突,外化為言行就是爭名奪利。就一個工作單位而言,重要的崗位就那麼幾個,因此也成為很多人的目標。其中有做事的人,也有不做事的人,按道理說做事的人勝算很大,但不做事的人也心有不甘。既然無法靠做事爭先,隻好期待做事的人出事,或者給做事的人設絆兒,讓他不能很好地做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使壞”。
我們把那些整天不幹正事兒卻總說別人壞話的人稱之為“壞人”,主要因為他們有性格缺陷,其中有些人是品質上有缺陷。具有性格缺陷的人,屬於嘴碎,說別人壞話時未必有什麼惡意,常常是有嘴無心。這些人通常喜歡小道消息,喜歡傳話,給人以“消息靈通”的印象。坐在一起,沒什麼可說的,於是就東家長、李家短地閑聊,對周圍的人評頭論足、說三道四。品質上有缺陷的人就不同了,他們說別人壞話的時候總是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主要是為了打擊別人,降低別人的威信,損害別人的名聲,從而使自己在競爭中居於優勢。如果說因性格缺陷而喜歡說閑話的人是謠言的傳播者,那麼,品質不好的人通常則是謠言的製造者。由於心術不正,常常會把事情往歪處理解,很少會善意地對待別人。尤其是對待競爭對手,在他們眼裏都不是“好人”。為了表明自己是最優秀的,他們常常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把有能力的人說成是沒能力的,把品行好的人說成是品行壞的;對別人做的好事“雞蛋裏挑骨頭”,對別人犯的錯誤則幸災樂禍,甚至落井下石。
有些單位就有這樣的“壞人”,但都是以好人的麵貌出現的。隻要聽聽誰經常說別人的壞話,基本可以斷定他就不是個好人。君子有言:“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做事的人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做事上,因此很少去琢磨別人,也很少去琢磨別人幹的事兒;做事的好人不非議別人,不僅因為沒有時間,而且因為有做人的原則。不做事的有時間琢磨別人和別人幹的事兒,議論別人是他生活的組成部分,其中的“壞人”則別有用心,精心地詆毀競爭的對手,為的是自己排到前麵去。有些做事的人比較善良,常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有些領導也很愚蠢,常批評做事的人不重視溝通,不注意與別人搞好關係。其實,如果真的把事情做得更好,如果真的對那些不做事的“壞人”表現出尊重,隻會引來更大的憎恨。溝通,並不能緩解與“壞人”的緊張關係。道理很簡單,不做事的“壞人”之所以對做事的人不滿,特別是對那些做事的好人不滿,根本的原因是做事的人做事,因為做事的好人特別優秀,而不在於尊敬不尊敬,也不在於溝通或不溝通。
自古以來,做事兒的和不做事兒的常常是冤家,不做事兒的壞人是做事兒的好人的天敵。攻擊做事兒的,是不做事兒的壞人保護自己的最佳選擇,也是他們與做事的人進行競爭的常用招法兒。有事兒沒事兒都會拿做事兒的人說事兒,這是不做事兒的壞人的本性。做事兒的人想通過尊敬和溝通來化解與不做事兒的人之間的矛盾,結果往往是白費了很多事兒,根本解決不了什麼事兒。如果不做事兒,可能就沒事兒了;隻要做事兒,就難免有事兒;不管好事兒還是壞事兒,都會被不做事兒的拿來說事兒。
用不著為身邊有不做事兒的人而感到厭惡,也用不著因為遭遇不做事兒的壞人的中傷而感到煩惱,更用不著期待不做事的人變成做事的人,不做事的壞人變成好人,他們是人類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把他們當回事兒,他們就會整天事兒事兒的;如果不把他們當回事兒,他們整的事兒就算不了什麼事兒。因此,做事兒的隻管做好自己的事兒,別把不做事兒的當回事兒,也別把對你的議論當回事兒。不跟他整事兒,能出多大的事兒?肯定沒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