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官的境界(1 / 1)

有的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存在著不團結現象,影響著企業運作的效率和效益。不團結的原因,不外乎一個“爭”字,或爭權,或爭利,或爭名,或爭理,或爭寵,或爭氣。很多情況下,企業領導班子成員之間的分歧,都不是根本的利害衝突,有些甚至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隻因為各自站位不同,而且缺少溝通,因此產生了一些誤解,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矛盾。其實,在一起工作是一種緣分,班子成員應該珍惜共事的機會,相互支持,彼此包容,融洽合作;斤斤計較、你爭我奪,不僅對誰都沒有益處,而且會影響企業的發展,應該盡量地加以避免。

企業領導班子成員的性格不同、能力有別,在實際工作中各有分工。有的人權力大一些,有的人權力小一些;有的當主角,有的當配角。這些不同,有時會造成有些班子成員的心理失衡,使有的成員心氣上升,甚至驕傲自滿、自以為是,盛氣淩人、獨斷專行;相反,有的成員則可能因為權力、職位上的弱勢而產生心理上的劣勢,心氣下降,感到不快、自卑、壓抑和委屈,甚至產生不服氣、惱怒、憎恨或敵意。從根本上來說,解決類似由於心理原因而產生的矛盾,隻能靠班子成員自身的心理調試,靠“顧大局、識大體、團結協作推動企業發展”的覺悟或境界。

具體說來,至少應該形成以下幾種共識:一、每個領導班子成員都必須明確:氣質沒有好壞之分和善惡之別。任何一種氣質或性格都具有兩重性,既有好的一麵,也有壞的一麵。應該一視同仁、揚長避短,不可因長自傲,也不要為短自卑,更不能憑自己的好惡決定人際之間的親疏遠近。二、上級和下級、正職和副職之間,雖然職務有高低,但人格平等、建議權平等。下級或副手當然要有服從意識、配合意識,但上級或正職必須體恤下屬或助手,盡可能做到禮賢下士,否則就不可能建立起信任的關係。這裏,相互尊重是共事的法則,也是建立友誼的根本途徑。三、班子裏有些成員的權力更實、責任更大、利益更多,往往是分工使然,不一定由能力決定。這些人應善待他人,不可自以為是,如果有“舍我其誰”的感覺,對團結是有害的。其他人應該安於崗位、盡心盡力,且莫爭權、爭利,否則貽害無窮。

《西遊記》中去西天取經的師徒四人,各有長短,性格迥異。唐僧心地善良、一心向佛,信仰虔誠、意誌堅定,但肉眼凡胎、耳根太軟,有時混淆是非、不辨善惡,容易受騙上當;孫悟空火眼金睛、神通廣大,忠心赤膽、疾惡如仇,但脾氣急躁,不善於周旋,有時頑劣狂傲,目無尊長、戲弄同門;沙和尚忠厚老實、吃苦耐勞,敬師愛弟、尊重兄長,但循規蹈矩、唯命是從,明知不對,也“少說為佳”,有時和稀泥;豬八戒是個複雜的主兒,有時勇敢,有時懦弱;有時聰明,有時愚蠢;有時忠心可鑒,有時造謠欺騙;有時為公舍生忘死,有時個人利益第一;有時與孫行者合力抗敵,有時打小報告害那猢猻。四人常有分歧,有時還矛盾激化,但基本上保持了團結,堅持去西天的目標一直沒變。正如歌兒中唱的那樣:“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踏平坎坷成大道。”他們各有分工,但沒有分家;各有所短,但能優勢互補。正是憑著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才取得了無數次鬥妖降魔的勝利,曆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到真經,修成了正果。

國有企業領導班子的成員,是不是也應該學一學這班取經者呢?既然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自然都有喜怒哀樂。同時,又因為各具特點,總是免不了磕磕碰碰。因為性格不合或感情上的衝突,會經常強化了意見分歧。然而,千萬不要忘了團結的重要,不要忘了搞好企業這個大家共同的目標。隻要懷著善意,主動進行溝通,就沒有化解不了的矛盾。目前,國有企業麵臨很多困難,工作千頭萬緒,需要領導班子的所有成員目標一致、齊心協力,更需要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協同工作。不要過分地計較眼前權力的虛實、大小和多少,應該減少內耗,形成合力,做好企業的各項工作,把企業效益搞上去,使企業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你想這麼幹,他想那麼幹,隻要有利於企業發展就可以幹,不利於企業發展就不要幹;你有你的道理,他有他的道理,隻有發展是硬道理,不利於企業發展誰都沒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