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詩意房廣告(2 / 2)

現在,政府很關心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條件的改善,正在構建住房保障體係,包括廉租房,包括經濟適用房,還有大規模推出的限價房。僅2008年,在北京市的經濟發展計劃中,就有800多個億將投入到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麵。北京市政府還製定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要通過幾年的努力,徹底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條件,並且明確了很多具體的措施。對此,也有人在評頭論足,說保障性住房麵積小了、數量少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是房地產開發商說這樣的話,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這部分房子的供給將衝擊到他們的產品銷售,難免引起相應的反彈。如果是消費者雞蛋裏挑骨頭,是不是有點兒難伺候了?

假如不信廣告,也不信政府,那還信誰呢?最好是相信自己,尤其要相信自己的判斷力,不僅要正確地判斷政府對老百姓的承諾是否可靠,更要正確判斷源於房地產開發商的各種信息的真偽。眼下,股市出現了很大的動蕩,房地產個股均呈低迷,房地產市場的交易量也萎縮了。雖然前兩年房價瘋漲的餘波蕩漾,但明顯失去了狂躁的底氣。於是,有些房地產開發商沉不住氣了,寫文章、上電視、接受采訪,不斷地向消費者放出話來,反複強調“房價還要繼續攀升”的意思,給人以毋庸置疑的印象。作為消費者,如果你有錢,而且有很多錢,管他房價漲還是不漲,按自己的意願買房子就是了。如果你沒有那麼多的錢,又不想影響現在的生活質量,完全可以等購保障性住房,即使暫時去租一套房子住,難道不也是正確的選擇嗎?

凡是賣東西的人,很少有人勸消費者暫時不要買他的東西的。如何讓消費者將消費的欲望轉化為消費的行動?一是要讓消費者認識到以後還要漲價,擔心未來付出更大代價,或追求未來有利可圖;二是要讓消費者認識到現在擁有稀缺的意義,即“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三是要讓消費者認識到到購買行為對於他自己“麵子”的重要性,使其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這樣的意義上說,消費者要傾聽商家的介紹,但一定要拒絕商家的忽悠,在購買之前要保持理性,進而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我不知道有的人為什麼提出房價的“拐點論”,但我同意這種觀點。就房地產市場的總體而言,2008年房價將結束狂漲的態勢,並會逐步地回歸理性。同時,也不希望看到房價狂跌,因為那對經濟沒什麼好處,弄不好會引發金融危機,使得大家都受到牽累。隻要開發商們能多一些自我約束,消費者能保持理性消費,中國房地產市場一定會從2008年開始走向成熟!“拐”還是不“拐”?究竟會怎麼“拐”?其實,這些並不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