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用冥想淨化意識,讓自己的心靈遠離躁動(3)(1 / 2)

由於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不快,我們會變得狂躁憤怒。可不管是因為什麼問題生氣,當我們的心中燃起憤怒之火時,就需要好好想一想自己生氣的理由,這件事情究竟值不值得生氣。雖然有的時候,一定程度的情緒激憤能夠起到激勵人奮勇向前的作用,但是並不代表憤怒就是一種值得肯定的正麵情緒。它具有破壞性,無論是對自己的身心還是對周圍的人。一個人產生不愉快的情感,會很容易變得具有攻擊性。

當我們因憤怒變得呼吸加快、情緒緊張,甚至臉色發青,並控製不住地用不佳的語言和行動攻擊他人後,我們又會為自己衝動釀成的錯誤懊悔。

對於憤怒的控製因人而異,有的人能夠較好地控製自己的情緒。而憤怒指數較高的人群則在日常生活中更頻繁、更強烈、也更長時間的表現出怒火,悲觀厭世的情緒也比較高漲。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控製憤怒的情緒,就更容易滋生其他負麵情緒,嚴重影響自己的心態和健康。

那麼,為了能擁有一個寧靜平和的生活,我們應當對自己的情緒承擔責任,學會較好地控製憤怒。

很多人將憤怒的情緒以語言或是肢體的方式向外界表現出來,可事後又會為自己的衝動後悔;可如果長時間將這種負麵情緒憋在心裏,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問題。憤怒總是突然爆發,好像不受思維所控製,其實它潛藏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如果能駕馭潛意識,就能控製憤怒的情緒。下麵介紹的自閉冥想法就是一種排出怒氣的好方法。

所謂自閉冥想法,並非我們通常所理解的內向、少言寡語、不願同外界接觸的社交性障礙,而是讓憤怒的情緒在一個屬於自我的空間中以一種和緩的方式消解掉,然後讓你的心態恢複到安靜而平穩的狀態。

首先,按照冥想的一般方法調整自己的姿勢和呼吸,然後一邊回憶自己曾經受到過的傷害。那是怎樣的一件事?自己是否曾經被無緣無故地冤枉?或是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當時的自己感覺如何?有沒有想過怎樣解決這個問題?過去的遭遇是否對現在的自己造成影響?

過去沒有及時排解出來的憤怒情緒,會在你的心中形成一定的模式,此後每當你遇見類似的事情,你都會感到異常生氣,這種模式會為你的憤怒火上澆油,前後的憤怒感疊加在一起一並表現出來。

我們必須消除心中的這種模式。一邊冥想,一邊回憶那些讓你產生憤怒的人,對他說出你的心裏話,表達出你內心的痛苦與不滿。

接下來,試著體會一下對方的心情。當然,在體會他人感受的這件事上,每個人能做到的程度有所不同,所以,我們應當不斷地試著以上述的方式,盡可能客觀地了解他人的立場。

他為什麼要傷害我?雖然對方的行為讓你受到傷害,但我們依舊要以一種慈悲的心情來看待和理解對方。心裏默默地思考:“他為什麼會這麼對待我?是不是他也曾受到過這樣的傷害?”用你寬廣博大的胸襟理解那個依舊處於痛苦之中的人吧!想象著自己送給他一束芬芳的花朵,讓香氣化解彼此之間的憤怒和仇怨,給予對方無限的愛與祝福。

自閉冥想的方法能夠讓你的心胸更加寬廣,情緒更加平靜。每晚在入睡之前,不妨靜下心來做一次自閉冥想,回憶一下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以及他們帶給了自己怎樣的痛苦,這些痛苦給你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平心靜氣的在冥想中將所有的一切以客觀的視角、平和的心態進行一次梳理和審視,想必你的心境將會截然不同。所有的憤怒在冥想之光的照耀下,都會灰飛煙滅,無處藏身。

當然,一些人在毫無緣由的狀況下給你帶來了傷害,導致你至今對過去的傷痛耿耿於懷。我們也可以利用潛意識的力量,為我們營造更好的生活。也許讓你徹頭徹尾地原諒他們很難,但希望你能讓這些不快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消失,因為將憤怒銘刻於心會讓你永遠背負著苦悶,蒙蔽你尋找人生快樂的雙眼。與其滿懷憤怒地為過去生活,不如輕鬆迎接美好的明天。

回歸簡單的童年冥想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童年時代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非常美好的階段和回憶。雖然每個人的童年或多或少也存在創傷性的回憶,但無論如何,童年都是一個象征,它象征著庇護所,也象征著多姿多彩的玩具,象征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哪怕隻是靜靜地望著天空發呆。

童年——一段充滿夢想與歡樂的時光。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很多人都渴望回到童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