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腹瀉的嚴重程度來進食
腹瀉的程度不同,選擇的食材和程序也不同,而且在不同的階段選擇不同的食物。比如脾胃功能不是很好最近又沒有出現腹瀉的情況,最好就是食用鯉魚和蘿卜做在一起的湯,把鯉魚清洗幹淨後稍微用油煎一下,然後把蘿卜放水裏去煮,這個湯有健脾和助消化的作用。蘿卜可以讓我們的腸道有節奏、有規律、有力量地蠕動起來,有利於恢複腸道功能。如果出現了腹瀉,便便還有點糊狀,不成形,而且次數比較多,這個時候再用鯉魚和蘿卜就不合適了,隻會加重腹瀉的次數。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山藥,把山藥蒸熟就可以了,每天吃上兩三次,每次吃上一小截就行,我們的肚子很快就會舒服起來,而且大便次數就會很明顯的減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再用單純的鯉魚來煮湯,就可以止住腹瀉。然後我們可以選擇鯉魚和蘿卜一塊煮湯喝,提升腸道的蠕動功能。
腹瀉很嚴重,開始像水一樣,我們就要停止進食,而隻選擇吃饅頭,最好就是把饅頭去皮,用鍋焙幹,等到顏色焦黃就可以將其碾碎,然後就用小米湯或白開水泡著吃,這樣可以止住腹瀉。之後我們再選擇其他的食物如山藥、鯉魚和蘿卜,這樣胃腸功能就恢複了。
分清腹瀉的類型
腹瀉類型的不同,飲食標準也會不同,食材和加工方法上都會存在差異。
慢性腹瀉的患者可以食用山藥、鯉魚、蘿卜來治療,但是對那些由於飲食不衛生而引起的胃腸炎性腹瀉患者來說,情況又會不同。比如我們吃火鍋時,因為刺激性比較強,使腸道黏膜急性地出現了炎症或水腫而導致腹瀉,這種急性腹瀉一般比較嚴重,腹瀉的時候肚子會疼,而且腹瀉出來的是水樣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一般不提倡用魚湯、蘿卜湯、山藥進行治療,而是選擇一些相對稠一點但又沒有那麼爛的米湯,米湯最好是熬十分鍾左右,因為熬的時間過長,尤其是熬到四五十分鍾的米湯,對那些存在胃腸道黏膜損傷腹瀉患者來說很不利,因為米湯往往越熬糖分越高,對那些胃黏膜沒有恢複的患者來說,根本沒有辦法進行吸收,很可能會加重腹瀉的程度。
還有就是,腹瀉患者同樣都適合喝米湯,但是對那些因為飲食不衛生而引起腹瀉的患者而言,他們的米湯煮的時間不能太長、太久,因為過多的糖分會加重腹瀉,而一些慢性腹瀉的患者則需要把米湯熬得更久一些,熬和煮雖然一字之差,但熬粥的時間一定是長的,熬出來的粥比較黏,容易消化,而且糖分都熬出來了。還有就是熬粥的時候,頂上浮出的那一層米油一定要吃,對身體的養護很有幫助。
其實腹瀉的治療關鍵在於腸胃功能的保護和恢複,腸胃舒適暖和了,自然也就不會發生腹瀉。很多時候,腹瀉實際上往往是由於我們體質偏寒,而偏寒的情況往往是由腳的不保暖引起的,我們都有這樣的說法——“寒從腳起”。所以我們平時穿鞋一定要暖和,還要懂得經常泡腳,而且泡腳水至少應該淹沒腳脖子。另外,我們還可以適當塗抹一些潤滑油,可以保護皮膚和溫暖下肢,從而保護腸胃。隻要經常保持胃腸的暖和,堅持合理的飲食習慣,那麼腹瀉就不會影響到我們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