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則8: 痛風患者飲食的必知法則——減少體內嘌呤堆積的有效辦法(1 / 2)

本文精彩看點:

減少嘌呤在體內堆積的方法有哪兩種?

痛風患者如何科學選擇食物?

痛風患者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則是什麼?

痛風與其他代謝性疾病同時發作,該怎麼吃?

痛風又叫高尿酸症,但是尿酸偏高不一定就是痛風,隻有尿酸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骨和腎髒中,並引起組織異物炎性反應,出現關節疼痛,這時我們才習慣性地稱之為痛風。可見痛風必須出現一係列痛苦的症狀,大部分都發生在腳趾上,大腳趾的第一關節上,我們有時叫孤拐的地方,痛風的時候會很疼,一般還會出現紅腫現象。第二個就是出現在腳踝上比較多,而且多是外踝。這兩種都是關節上的變化,但是有些是在腎髒上長了痛風石,也叫尿酸石。關節上的痛風如果反複發作會造成關節的畸形,影響關節的功能,而腎髒上的痛風石也會影響腎髒的功能。

痛風的發生往往與代謝有關,所以它又屬於代謝性疾病,病發原因實際就是我們體內嘌呤的代謝不正常了,開始在體內堆積。所以治療痛風的根本原則就在於減少體內的嘌呤。嘌呤一般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內源性就是我們身體內核蛋白分解出來的那一部分,外源性就是我們日常從外部食物中攝入到體內的。正因為如此,這裏有兩種減少嘌呤堆積的方法,第一就是把體內的嘌呤排除出去,第二就是減少嘌呤的攝入量。而使用這兩種方法,就要懂得嚴格把控好食物關。

合理選擇食物

要經常喝水,而且最好是堿性水,這樣有利於中和體內的尿酸,有利於嘌呤的代謝。蔬菜中其實就具備大量的堿性水,所以患者平時應該多吃一點蔬菜。我們在飲食上一定要保證水量,一些不利於尿酸排泄的食物,我們盡量不要組合在一起去吃。比如說我們涮火鍋的湯,有代謝性疾病的人一定不要去吃,這樣不利於排除體內的尿酸和嘌呤。像啤酒、阿司匹林盡量別喝、別吃,它們都會引起尿酸的不正常。另外,痛風的發作是和高嘌呤飲食有關,所以富含嘌呤的食物要盡量少吃,肉類、高湯、菠菜、腰子、腎髒、肝髒、腸肚、海鮮中都含有大量嘌呤,痛風的患者一定要盡量少食用這些食物,防止嘌呤的攝入量過大。

食物的量要控製

喝高湯對痛風的人不好,但是少喝一點也沒事,我們可以減少高湯的量,可以降低它的濃度,隻要不會導致嘌呤代謝出現異常情況就行。啤酒和海鮮的搭配對痛風的人很不利,但是有些患者喜歡吃海鮮,也喜歡喝啤酒,那麼這時候我們就要懂得做出一些更合理的控製,食物的量盡量少一些。比如我們可以少喝一點啤酒,或者少吃一些海鮮,盡量讓總的量保持在一個可控製的範圍之內。

合理搭配食物

食物講究搭配,吃螃蟹的時候往往願意搭配黃酒,吃牛排的時候搭配紅酒,海鮮也是如此,不過最好不是搭配啤酒,我們可以換成清酒,這樣對於身體的影響稍微會小一點。所謂合理搭配,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要把幾種對痛風病人不利的食物放到一起去吃,比如,啤酒不能和內髒或者海鮮放在一起吃,否則會導致體內嘌呤代謝的紊亂。還有就是豆腐不能和蘑菇一起吃,要懂得錯開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