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管理模式創新
管理模式是管理目標、管理過程、管理方法的有機動態的組合樣式,是搭建在管理和管理實踐之間的橋梁。管理模式的創新既可以是學校綜合管理模式的創新,也可以是某一方麵的管理模式創新,如教學管理模式創新、課堂管理模式創新、德育管理模式創新等。
現代學校管理模式創新就是從自己學校的實際出發創造出全新的、有自己特色的綜合管理體係和運行機製,並獲得巨大成功。
因而,現代學校管理模式創新的關鍵是要在綜合性上下功夫,即:(1)學校管理體係上的綜合性創新。(2)學校管理運行機製上的綜合性創新。(3)學校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上的綜合性創新。(4)學校評價上的綜合性創新。(5)學校某個方麵有自身特色的綜合性創新。
(六)管理技術創新
現代學校管理技術創新就是把現代網絡技術、預測技術、決策技術、可行性分析技術、全麵質量管理技術、目標管理技術等管理技術成果引入學校管理活動中,並加以高速改裝,建立最佳通向學校整體工作目標的、有現代學校特點的新橋梁。由此,現代學校管理技術創新大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麵:(1)學校教育計劃編製技術、人才需求預測技術、培養目標設計的調查技術、教學計劃評價與優化技術創新。(2)學校機構設置和製衡機製、人員選聘和使用以及繼續教育、學校隊伍建設和評價以及顯課程與潛課程的組織創新。(3)激勵技術和衝突解決技術以及管理者影響力提高技術創新。(4)學校教育教學和經營管理行為控製技術以及學校財務控製技術創新。(5)學校教育教學與經營評價技術創新。
(七)管理製度創新
現代學校管理製度創新是要從辦事規程和行動準則方麵分析學校係統中各成員間的正式關係的調整與變革。現代學校管理製度創新主要有:(1)學校產權製度的創新。(2)學校各類常規管理製度創新。(3)學校管理製度效用評價的創新。(4)學校管理製度方式的創新。(5)係統化學校管理製度的創新。
(八)管理環境創新
學校管理環境創新就是優化學校校園、辦公、教學、住宿等外部環境,使之有利於學校教書育人任務高質高效完成。
學校管理創新是一種目標指向明確,但隨機性較大,具有一定風險性的活動,其活動的進行,必須有相關政策的支持條件。這種政策的支持,包括管理創新中的人事分配政策、經費政策、獎勵政策、評價政策等。學校管理創新要想有效進行,必須有上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的政策支持條件,否則,管理創新就難以啟動,即便啟動也難以保證進行到底。
學校管理創新並非是管理者單方麵的行為,它是在學校管理者的倡導和設計下,由學校全體成員積極參與的有目的的行為。學校管理者的各種創新活動都離不開學校創新氛圍的基礎,如果學校中人們的思想僵化,思路不清,滿足現狀,不思進取,缺乏創新欲望,對創新舉動百般阻撓,就不可能形成強烈的創新氛圍,學校管理者的任何創新活動也就無法推行下去。因此,學校領導者要注重領導方式、方法的有效性,努力喚起學校全體成員創新熱情,營造一個全體成員創新意識高漲的新氛圍。
五、管理創新與創建特色學校
一個學校辦得如何,人們對它的評價是高是低,往往取決於它有沒有特色,特色是一個學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源泉。
特色是特別出色之所在,含有獨出於眾者之意,是才能傑出、事物迥異於眾者之稱。作為一個嚴格定義的科學概念,特色已經超越原先日常生活意義上的狹窄範圍,它是事物達到真、善、美的一種發展境界,是優質事物的規定性,是區分優質和非優質事物的規定性,是事物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傾向性,代表著事物發展和進化的方向。特色的外延則是具有規定性的一切係統中的優質事物。特色是轉化和質優化的統一,是優質規定和非優質規定的統一,是共性與個性優質規定性的統一,是事物質的優化與環境優化的統一。特色具有優質性、價值性、曆史性等本質屬性。
學校特色是指管理者和教育者根據現代教育思想和本校獨到的辦學理念,從學校實際出發,在教育實踐中努力挖掘,繼承發揚並積極創造某一方麵或某些方麵的優勢,所形成的有鮮明個性、獨樹一幟、成效顯著的運行機製、辦學風格和教育教學模式。
從上麵對學校特色的論述中,我們發現學校管理創新與創建特色學校有如下關係:
(1)創建特色學校要求不斷進行學校管理創新。當今時代是紛爭的時代,人才紛爭,知識紛爭,改革紛爭,企業紛爭,市場紛爭,尤其是我國加入WTO以後,學校發展麵臨著開放教育市場的挑戰,國外辦學主體以各種形式參與中國辦學,使辦學主體更加多樣化,教育體製結構異質化。這一方麵為我國學校辦學體製和管理體製改革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麵也使我國現有學校生存發展空間麵臨威脅,迫使我們學校教育要重新審視自己生存、發展的策略和走向。為了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培養多層次、多規格人才,必須創建學校特色。
(2)創建特色學校是進行學校管理創新的客觀要求。現代教育競爭是現代教育結構本身所固有的,它不是外加的。教育競爭機製包括教育運行機製、教育激勵機製、教育自身調節機製、約束機製等。不能把教育競爭都看做是消極的東西。積極的教育競爭是人們前進的內在動力之一,是學校蓬勃興旺、充滿生機活力的有力杠杆。教育競爭總是為學校創設了一個興奮環境,為學校提供了發展的機會和條件。正是在競爭過程中,創特色,展優勢,通過競爭學校互動發展,共同向更高層次、更新目標邁進。這種競爭與互爭生源、互挖牆腳、互相保密、互相封鎖,甚至弄虛作假等消極的競爭完全不同。我們倡導創特色、求質量的積極教育競爭,反對的是違背規律、損人利己、消極的教育競爭。因而,在激烈的教育競爭條件下,大力進行學校管理創新,努力創建特色學校是保證學校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舉措。
(3)創建特色學校是學校管理創新的必然結果。長期以來,我國教育體製發展滯後,學校淪為教育行政部門的附屬物,一切行動聽指揮,辦學自主權極其有限,學校特色、教師特色被磨滅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被忽視,創新精神和創造力被桎梏。《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麵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麵向全體學生,全麵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普通高中的辦學體製和辦學模式要多樣化。”為了突破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全麵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也為了學校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增強學校的競爭力,每一所學校都必須要走特色之路,必須努力實施學校管理創新舉措,做到教育有特點,學校有特色,學生有特長。
(4)創建特色學校與學校管理創新,都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和個性健康成長。學校是學生成長、成才的搖籃,學生將在這裏被培養成社會所需要的人,優質的學校教育將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有特色的學校,才可能培養出有個性、有特色的學生;沒有特色的學校,隻能使學生成為“千人一麵”的“標準件”。創建學校特色,學校管理創新,最終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和個性建康成長,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