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2 / 3)

防治方法: 以千年桐為砧木,三年桐為接穗,嫁接繁殖;新植區從無病區或無病植株采種;種子可用多菌靈或菲醌拌種。

問題259: 溫度對森林昆蟲的生態學意義怎樣?

答: 恒溫動物在外界溫度升高時,代謝速率降低,反之則代謝率增高;而昆蟲的代謝率隨著外界溫度的升高而加快,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慢。昆蟲的體溫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當外界環境溫度較低時,蟲體溫度要比環境溫度略高一些;當環境溫度較高時,蟲體溫度要比環境溫度略低一些。

根據溫度對昆蟲的影響,可將昆蟲的整個生命活動分為5個溫區:

(1) 致死高溫區,溫度範圍是45~60℃。昆蟲的反應是: 先表現興奮,繼而昏迷,蟲體內酶係統被破壞,部分蛋白質凝固,短時間後引起昆蟲死亡,此過程不可逆。

(2) 亞致死高溫區,溫度範圍是40~45℃。昆蟲由於不適宜的高溫,新陳代謝失去平衡,導致生長、發育、繁殖不良,短時間後是可逆的,長時間後可造成昏迷或死亡。

(3) 適宜溫區: 溫度範圍是8~40℃。又分為三個溫區: 高適溫區(27~40℃)、最適溫區(18~27℃)、低適溫區(8~18℃)。昆蟲在最適溫區的反應是: 能量消耗最少,發育速率最適,壽命最長,繁殖力最大。

(4) 亞致死低溫區,溫度範圍是-10~8℃。昆蟲體內的代謝急劇下降,昆蟲處於昏迷狀態或體內開始結冰,短時間放回適溫區可恢複,長時間則會造成死亡。

(5) 致死低溫區,溫度範圍是-40~-10℃。因昆蟲體內結冰,使原生質遭受機械損傷、脫水而失去活性,或因蟲體失調,有毒物質積累而死亡。

問題260: 溫度對森林昆蟲發育速率有什麼影響?什麼叫有效積溫法則?

答: 因為昆蟲是變溫動物,昆蟲的體溫隨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昆蟲進行新陳代謝在一定溫度範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快,使昆蟲的發育速率加快,發育所需時間縮短,反之,在低溫條件下,昆蟲發育速率減慢,發育所需時間延長。

有效積溫法則在生態學上是用來分析昆蟲發育速率與溫度關係的法則,在數理統計上可應用於昆蟲發生期的預測預報。在動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某一階段發育的完成,總需要從外界攝取一定的熱量,且是一個常數。而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需要從某一溫度以上才開始吸收熱量,這一開始溫度稱為起點溫度,這一溫度之上的日溫度總和稱為有效積溫。我們可以通過試驗、觀測、回歸分析等方法得出各種昆蟲的起點溫度和有效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