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發展關係到國家和軍隊的形象。美國之音在2004年底曾經有一個新聞,題目是《事故連連:中國正為經濟的高速發展付高昂代價》。報道說,根據統計,2004年中國大小煤礦事故發生了大約3000次,礦難死亡人數大約5000人,占全世界礦工死亡總數的80%。對美國之音的興災樂禍我們要抵製,但是對於安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中央是高度重視的。中國各類事故死亡人數在2005年總計達到15萬人左右,據專家保守估計,近幾年因工傷事故和職業危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每年gdp的2%左右,大約在1500億元人民幣以上。中國的交通事故死人的絕對數量最多,是世界第一。2001年道路交通的萬車死亡率中國是美國的8。6倍,是日本的18倍。
中國的安全發展現在是處於初級階段,麵臨的課題很多。中國現在進入了事故易發期和高發期,中國每天因為安全生產死亡人數就在300人以上,為320人。實際上,世界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高速推進的過程中,都經曆了一個事故高發期。走過這個易發期和高發期需要多長時間?據專家研究,英國用了70年,美國用了60年,日本用了26年,而中國現在準備用10~15年的時間,走過這段特殊時期。
解放軍和整個國家一樣,也進入安全問題的高發階段,進入事故多發期。胡錦濤提出了軍隊要安全發展的要求,中央軍委采取了一係列重大舉措抓落實,在2006年專門下發了文件,2007年4月又召開了全軍安全穩定工作會議。過去有個說法,就是“事故定乾坤”,大家對這個問題有爭議。其實,事故小了不能定乾坤,但是事故大了,事故多了,事故嚴重了,造成了嚴重損失,那就定乾坤了。安全問題抓不好,就會對戰鬥力造成極大破壞。對於在新的形勢、新的條件、新的環境下發生的安全問題,要進行具體分析,區別對待。那些一般性的問題,那種由於不可抗力而發生的問題,那些確實難以避免的問題,那些不是由於人的因素而導致的問題,確實不能定乾坤。但是對於重大的安全問題,對於在重大案件和事故中暴露出來的嚴重甚至惡劣的問題,就是要實行“一票否決製”。一個單位、一級領導,如果發生了嚴重政治性問題,發生了重大事故,發生了惡性案件,造成了重大損失,帶來了惡劣影響,是必須要追究和承擔責任的。
(三)打贏第一、安全保底
胡錦濤指出:實現軍隊安全發展,必須要堅持戰鬥力標準,正確認識和處理保戰鬥力與保安全的關係,不能顧此失彼。
軍隊是戰鬥隊,戰鬥力是完成任務、履行職能的基礎和根本,所以必須堅持戰鬥力標準。軍隊是操槍弄炮、掌握槍杆子的武裝集團,如果自身不安全、不穩定,就不能肩負起保衛國家安全與穩定的重大責任。一支部隊如果經常出案件、事故,經常處於“開追悼會”的氣氛中,就難以有正常的秩序和高昂的士氣。安全工程是部隊建設的“及格工程”、“保底工程”。所以,必須把“打贏第一”和“安全保底”統一起來。
關於安全與訓練的關係,從國際比較的角度來看,大致有三種模式:
一是美國模式:訓練死人多。美軍1950~1981年發生非戰鬥飛行事故23592起,共毀掉飛機10862架,一年平均毀掉飛機360架。每年平均死亡近260人。美國報紙1993年報道了一則消息:美軍在4年多的時間裏,死於戰爭的人員共有170人,其中包括海灣戰爭死亡的121人在內,而訓練死亡的高達4666人,訓練死亡是戰爭死亡的27倍多。(李凱城《領軍之道》,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350頁)參加海灣戰爭的美國士兵,戰爭前的訓練比實戰還要艱苦。美國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講:“我們必須以實戰的方式來進行日常訓練,並且以日常訓練的方式進行實戰。”美國一位中校在他的一篇論文中講:“我們必須大幅度地提高訓練標準。在安全控製的限度內被訓練的士兵,是不能夠應對實戰的,因為他們沒有按照實戰的要求訓練。”他們的觀點,明顯的是訓練高於安全,認為實戰訓練就是超出安全控製限度以外的訓練。這種觀念和模式有啟發和借鑒意義,但是中國軍隊不能照搬美國模式。
【一凡中文網,更新最快,無廣告小說】【www.yfzww.com】【一凡小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