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解放軍管理部隊的“五個辯證法”(6)(1 / 1)

重視“軍官”的領導作用,發揮“士官”的管理作用,是解放軍治軍的又一個特點。

軍官和士官,是部隊的主要管理者,部隊日常大量的教育、訓練、管理工作,都要“兩官”去組織實施。現在“兩官”在解放軍中的比例很高,有的大單位“兩官”數量已經接近總員額的70%,在230萬解放軍中士官隊伍已經接近90萬。由於在基層部隊特別是小遠散直單位,管錢、管物、管車、管理槍彈等具體工作,大多數是由士官來擔任,因此必須在發揮軍官隊伍治軍作用的同時,充分發揮士官隊伍的作用。由於種種原因,解放軍在治軍和管理工作中存在著“重視軍官、輕視士官”的問題,結果從嚴治軍主要靠軍官,士官則主要處在被管理者的被動角色,而不是處在管理者的主動角色,這種狀況需要改變。

解放軍自從實行誌願兵製度和士官製度以來,在從嚴治軍的過程中就出現了“如何管理好士官”和“如何依靠士官搞好管理”的問題。應該說,一些部隊對這兩個問題的解決是有差距的。這些年來,在管理工作中始終存在“誌願兵、士官難管理”的問題,也始終存在對於士官在部隊管理中的作用發揮不夠的問題。在這方麵,外軍的一些比較成功和成熟的做法與方法值得借鑒。在外軍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的軍隊中,士官主要不是管理的重點對象,而是部隊進行管理的主要依靠力量。在一些發達國家的軍隊,軍士在整個軍隊中的編配比例很高。例如在美國、日本、俄羅斯軍隊中,軍士的數量占了兵員總數的50%。在外軍中,士官與軍官在指揮與管理部隊方麵是互相配合的。外軍中的軍士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軍士在現代軍隊體係中的地位重。士官在外軍稱為軍士,是部隊戰鬥力的骨幹和基礎。一些國家的軍隊把軍士稱為整個軍隊的柱石,把軍士長稱為軍隊的脊梁。法國軍隊把士官讚譽為“戰士的領導者和教官,軍官的合作者和顧問”,稱士官“在戰士和軍官之間起著‘傳送帶’的作用”。日本自衛隊認為士官是管理之神。軍士是“連排長的助手,部隊戰鬥力得以充分發揮的主力”。日本軍士可以服役到50~52歲,軍士長最高薪金比少將的最低薪金還多。在美國軍隊中士官同軍官並稱為“領導者”。美國軍隊在基層實行指揮與管理分開的製度,稱士官為“非委任軍官”,把士官視為“軍隊的第一線領導”,並且有士官條例和士官手冊,“軍士長是指揮係統的一個關鍵環節”,“有了士官,整個部隊就好像是一台工作正常的機器”。軍士長是日常管理和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士兵的直接上司和做人的楷模。美國軍隊軍士長分為一、二、三級,分別配備到三軍的營、連、排基本單位。二級軍事長相當於“助理連長”,每周負責組織全連軍士,傳授領導藝術,研究行政管理工作,向連長彙報重要問題,提出工作建議。當連長不在位的時候,就由軍士長代行連長的職責。美國軍隊各軍種參謀部,各部隊司令部,各個軍事院校以及訓練中心,還有各個機關部門,都配備有一名高級軍士長,擔任該部隊和部門的高級士兵顧問,這些軍士長的地位很高,全軍總軍士長的照片,經常與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並列懸掛和介紹,軍種軍士長與軍種部長、軍種參謀長的照片並列介紹。下士以上的士官允許帶家屬。軍士不僅待遇優厚,有職有權有地位,而且他們自己也有很強的光榮感和自豪感。外軍普遍建立了初、中、高三級軍士學校,提高管理帶兵能力。

軍士在訓練和作戰中的作用大。在西方軍隊中流傳著這樣的格言:“21世紀的戰爭是士官的戰爭”。這是由於高技術戰爭的發展,使武器的射程遠、威力大、精確度高,在這種情況下,軍隊戰鬥單位的編製越來越小,戰場兵力兵器的配置密度也逐漸減小,配置要疏散。根據統計資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戰場的兵力密度是每一千平方米404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戰場的兵力密度是每一千平方米36人,1973年在中東地區的阿以戰爭時是每一千平方米25人,到海灣戰爭時每一千平方米隻有2。34人。高技術條件下作戰的這些新的特點,使得排以下作戰單元獨立作戰的機會大增,使得士官在部隊訓練和作戰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一凡中文網,更新最快,無廣告小說】【www.yfzww.com】【一凡小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