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華梅,等.中國曆代《輿服誌》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2]華梅.人類服飾文化學[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3]華梅.服飾[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4.
[4]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M].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1981.
[5]周錫保.中國古代服裝史[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
[6]上海市戲曲學校中國服裝史研究組.中國曆代服飾[M].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
[7]華梅.服飾與中國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華梅.古代服裝[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9]華梅.新中國60年服飾路[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9.
[10]華梅.中國衣飾文化:中國服飾[M].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09.
[11]華梅.華夏五千年藝術·工巧篇[M].天津:楊柳青畫社,1995.
[12]王家斌.華夏五千年藝術·雕塑篇[M].天津:楊柳青畫社,1995.
[13]王家斌,王鶴.中國雕塑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14]威廉·A·哈維蘭.當代人類學[M].王銘銘,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5]W·顧彬.中國文人的自然觀[M].馬樹德,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6]施特拉茨.世界各民族女性人體[M].潘琪昌,張田英,孫瑜,海麗紅,譯.天津:渤海灣出版公司,1989.
[17]約翰·拉依內斯.藝術家與人體解剖學[M].左建華,張暉,編譯.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
[18]張少俠.歐洲工藝美術史綱[M].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
[19]張少俠.非洲和美洲工藝美術[M].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
[20]馬興國.千裏同風錄[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
[21]喬治娜·奧哈拉.世界時裝百科辭典[M].任國平,李曉燕,等譯.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1.
[22]羅塞娃,等.古代西亞埃及美術[M].嚴摩罕,譯.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56.
[23]尼·伊·阿拉姆.中東藝術史[M].朱威烈,郭黎,譯.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
[24]華梅.璀璨中華[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8.
[25]華梅.中國近現代服裝史[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
[26]王鶴.流失的國寶[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
[27]王鶴.服飾與戰爭[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0.
[28]華梅,王鶴.工藝美術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9]王家斌,王鶴.雕塑藝術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0]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五史[M].上海:上海書店,1986.
[31]中國社科院.唐詩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32]中國社科院.唐宋詞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33]餘冠英.漢魏六朝詩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34]宗懍.荊楚歲時記[M].長沙:嶽麓書社,1986.
[35]徐堅,等.初學記[M].上海:中華書局,1962.
[36]孟元老.東京夢華錄[M].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
[37]王圻,王思義.三才圖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8]沈德潛.古詩源[M].北京:中華書局,1978.
[39]吳自牧.夢粱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40]許幹.饋贈禮俗[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0.
[41]李昆聲,周文林.雲南少數民族服飾[M].昆明:雲南美術出版社,2008.
[42]邵國田.敖漢文物精華[M].呼倫貝爾:內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