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3)

我驚訝於她小小年紀,在棋藝上竟然不輸我多少,與我常能打個平手,我覺著實在好笑,兩個武將生出來的大家閨秀。

其實我心中一早便知道,這深宅後院,並非是嫂嫂最得意的容身之地,她這般性格的人,應是天中翱翔的鳥兒,再不濟也會是水中的自在遊動的遊魚,總之不該是籠中之雀。

得知阿兄得勝回朝的消息後,一向寡言的父親也在書房中高興的手足無措,將茶杯抬起抿了一小口又放下,弄的茶杯咯咯作響。

是了,阿兄當真是太長時間未歸家了。

算起來,應當該有五年之久了。

我與嫂嫂一起赴尉遲公府老爺子的壽宴,阿母因染了風寒所以不便出府,其實是昨夜未睡好貪著補個回籠覺罷了,剛下馬車,公府的大夫人在階上快步走上前來拉著我的手。

“好孩子,我也有些時日未見你了,真是出落的越發標致了,對了,你阿母呢。”

我回握住她的手,做羞澀狀笑道。

“阿母染了風寒怕給您過了病氣便沒來,她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我給您賠禮,讓您可別怪罪她了,多謝夫人誇獎,夫人今日的氣色真好,比我上次見您要年輕了十歲不止。”

尉遲夫人聞言伸手輕撫著自個兒的臉龐,隨即笑道。

“你這丫頭,竟會唬我。”話是這樣講,我瞧著她確實頂高興的。

我任由她伸手點了點我的鼻子,一手牽著嫂嫂,一手挽著尉遲夫人進了府。

府上的賓客一大半都知道我是尉遲家未來的兒媳婦兒,對我尤其重禮,尉遲夫人挽著我走過許多賓客,得到讚揚她就笑臉接下。

收到信後的每一天都過得格外快,終於等到了阿兄歸家的日子,照常理說他應該先進宮拜見皇上後得了準許再回家的,奈何母親等不及了,同兩位姨娘和嫂嫂一早就等在了門口,這時母親正左顧右盼的望著阿兄回家的必經之路,不斷捏著手裏的帕子。

大約又過了一個時辰後,孟姨娘敲了敲累的發酸的腿,上前攙著母親擔憂的問。

“太太,大公子估計還要有一會兒子才能回來呢,妾先扶您去坐會兒再等昂。”

劉姨娘躲在孟姨娘身後盡力的當著透明人。

嫂嫂也忍不住開口。

“姨娘說的對啊,母親。都已經五年了,咱們不差這一會兒昂。”

誰料話音還未落,遠處就趕來一人一騎,血紅色的駿馬跑的飛快,馬上的少年急迫大喊。

“阿母!兒子回來了。”

阿母一下子撇開了孟姨娘跑下了台階,這下她連大家貴婦的體麵都不顧了,隻是一個普普通通思念兒子的母親罷了。

走的近前了,阿兄飛快的跳下馬一把就緊緊的抱住母親,嘴裏還不斷的念著。

“兒子不孝,兒子不孝。”

母親豆大的淚珠不一會兒就盡數落在了阿兄的披甲上。

安撫完母親,他又快步走上前去小心翼翼的撫摸嫂嫂的臉頰,將她臉上的眼淚輕輕的拭去。

那晚,侯府裏燈火通明,阿母吩咐廚房做了阿兄愛吃的燒茄子,一大桌子的菜,一家人坐在桌前其樂融融的說著話,那時我還不知道,那竟是我們一家最後的一頓團圓飯了。

2

戰爭不等人,孩童盼家歸。

第二日一早,阿兄就收到了塞外的急報,亢髯大軍重振旗鼓,卷土重來,由新晉的小可汗帶隊,二十萬大軍黑壓壓的停在城邊防。阿兄來不及多想,他又要走了,嫂嫂這次死命的抱住阿兄,眼淚止不住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