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解讀與感悟(1)(3 / 3)

“雅利安人”一詞,始見於史書,是公元前10世紀與前9世紀之際,如希羅多德《曆史》所記載的米底(米提亞,Media)王國,即是伊朗最古老的社會組織,它統治著與其同源的波斯人,並在公元前605年滅亡亞述帝國,占領兩河地區北部,接著征服烏拉爾圖(亞美尼亞),侵入小亞細亞,勢力臻於極盛。

波斯文明的核心內容與基本特征

當我們沿著伊朗曆史發展的大河溯流而上,就會發現:波斯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希臘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與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均產生過重要影響。特別是對阿拉伯政治製度、科學文化的影響尤為突出。在政治製度方麵,波斯人為阿拉伯帝國提供了一整套比較完善的行政機構、管理模式和大量管理人才,“特別是阿拔斯王朝時期,帝國行政機構就是薩珊王朝行政機構的翻版”。在科學文化方麵,薩珊王朝建立的砍迪·沙普爾大學,為曆代哈裏發培養了許多著名禦醫,阿拉伯文學名著《卡裏米與迪木乃》與《一千零一夜》就是通過波斯人用中古波斯語翻譯成阿拉伯語介紹給阿拉伯人的。因此“波斯帝國的重要性主要在於它導致了近東諸文化的整合,包括波斯本身、美索不達米亞、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沿海岸以及埃及的文化”。波斯帝國的政治、社會、經濟與文化等方麵的特征不僅嵌入了此後其他王朝的統治中,也影響了其他國家的治國理念和生活方式。特別是“君主們的征服手段和管理方式成為後來開疆拓土的希臘人和羅馬人效仿的榜樣;他們的宗教信仰影響了其他的宗教模式;他們的銘文、紀念碑和毀壞城市給曆史學家以啟發,給考古學家留下了難題”。

波斯古文明的三個重要發展階段

波斯的古代文明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大的發展階段,即“上古時期”或者“史前時期”。在上古時期,波斯人所建立的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或譯為“波斯帝國時期”)和它的文明,影響了中亞、西亞曆史六七百年;第二個階段是古代與中古時期(即薩珊王朝時期,亦稱做“新波斯帝國時期”),大約在公元3~7世紀;第三階段是波斯伊斯蘭文化鼎盛時期。

(一)上古時期波斯文明的孕育期,它是波斯人種的形成與原始氏族部落的發展時期和波斯上古文明共性特征的初步形成時期。根據伊朗和西方考古學家在伊朗克爾曼地區的古遺址發掘的文物證明,早在距今約1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中期,便有人類居住在伊朗西部高原地區。就像中國是東亞文化的發源地一樣,伊朗也是西亞地區文明的搖籃。公元前9000年~前7000年,伊朗一些部落居住在裏海的南岸地區。科學家們曾推斷,這裏曾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避開了冰川期的地區之一。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可能是人類曆史上首批從事農業和動物飼養的群落,是他們和其他一些部落沿著中部伊朗的紮格羅斯山脈群居,後散居到其他地區建立起最初的文明中心。

這一時期,人們已由獵取食物進入農耕階段,先民們已逐漸走出洞穴開始聚居,建造了初級的房舍,形成了村落。製陶工藝和建築藝術已經出現,在各種陶製器皿上已經出現簡單的幾何圖案。與此同時,在伊朗最早出現的國家是埃蘭人在公元前2500年建立的埃蘭王國(公元前3世紀上半期~前639年),埃蘭人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卡倫河流域,他們是伊朗高原的土著人。公元前3世紀上半期,埃蘭人建立了國家。公元前1176年,埃蘭國攻陷巴比倫。後於公元前639年被亞述人所滅亡。公元前9世紀以後米底人興起,建立了米底王國(公元前639年~前550年)。公元前2世紀,中亞雅利安人的一支南遷至伊朗高原,並逐漸與土著居民融合、同化,形成了伊朗人的主體。公元前7世紀中葉,米底部落擊敗周圍其他部落,建立了伊朗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雅利安人國家(建都赫格瑪塔納,今伊朗西部的哈馬丹)。公元前6世紀初,米底部落征服伊朗西南部的波斯部落,並滅亞述帝國,其疆域擴至現土耳其安納托利亞東部,現伊朗西部、東部和西南部。公元前550年,米底國被波斯帝國居魯士所滅。居魯士在伊朗建立了第一個波斯大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

波斯帝國(分為古波斯帝國,即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公元前550年~前330年的新波斯帝國,也被稱做“薩珊波斯帝國”,224年~651年)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世界性帝國,並成為後來許多帝國統治世界效仿的模式,波斯帝國曾影響和改變過世界曆史的進程,而波斯文明則對世界文明產生過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