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有周末和節假日。這種日子隻要天氣允許,便一個人或者結伴重遊去年夏天曾經匆匆遊過的地方。現在時間多了,心境也更閑適,遊得自然從容一些,看得也仔細一些,有的名勝,如德黑蘭北郊半山上的王宮,便去踏訪了不隻一次,對這一曆史滄桑的見證,算是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
再者,和中國留學人員的交往也多了起來,我偶爾乘公交車專程去德黑蘭大學那邊學生宿舍找他們,但更多的時候是他們順便來我的家裏看我。發現我住的寬敞舒適,特別是做飯十分方便,便常常來我家聚會;而聚會的內容除了聊天,就是一道做飯吃。
如此這般,我初到德黑蘭的日子過得平靜而又平凡。這時候,我常在工作學習的間歇憑窗遠眺,但見在金色的陽光中,對麵山上讓秋霜點染了紅色和黃色的樹林靜靜地立著,心裏也開始感覺閑適和寧靜。然而,沒過多久,隨著一陣緊似一陣的寒風吹枯了、吹落了樹葉,日子變得短了,天空在大白天也陰沉沉的,人的心境也隨之鬱悶和不安起來。再也沒有悠閑的溜達、散步,傍晚早早地擰開電視機,觀看國際新聞和電影頻道。
這期間,不管是白天天氣壞得出不去,還是夜裏坐在電視機前驀然醒來,我又感到了初到那天一樣的孤寂。不,比那天的孤寂猶有過之!那天,是不斷傳來的當當禮拜鍾聲提醒我獨處異國。現在,隨時讓我意識到自己這悲涼處境的是自己的心,是在這空無一人的寬大居所裏時時可聞的自己的心跳!
秋去冬來,一天早晨踱到窗前,發現除了達馬萬德山峰雲霧繚繞,整個德黑蘭已然銀裝素裹,連夜裏停在光明廣場大道邊上的小汽車也蓋上了半尺多厚的白絨被。這在伊朗難得一見的美麗冬景,讓我著實興奮了一陣子,以致冒著嚴寒出去拍了幾張照。不過興奮也就是一陣而已,回到家來仍舊是孤寂,難以排解的孤寂。
是我一個人才有這樣的孤寂感嗎?不,所有隻身出國進修、留學的人都一樣,差別隻在程度和時間持續的長短而已。年輕,會波斯語,集體居住或集體活動多,還有工作學習壓力大,都可以減輕和治療孤獨。我呢,僅僅占著會一些波斯語,所以孤寂的程度就比較重。再說,會波斯語也隻是學習、生活方便而已,因此便以為能與伊朗人有多少交往,在人人都關心和忙著自己事情的中東社會,是不現實的。也正是在這點上,我強烈感受到了伊朗的一個問題:人們基本上互不聞問,互不交往,哪怕同住一座樓房,同在一個單位。盡管見麵客客氣氣地打招呼,但也就如此而已。
也就難怪,在德黑蘭和其他伊朗城市走過小街背巷,常會看見這樣大同小異的圖畫:一個老人從難得打開的窗戶探出身來,旁邊蹲著一隻小貓或者小狗,癡癡地在那兒望街景。應該講天天一個樣的街上並沒有什麼好望,唯一新鮮的是這時候走過了一個亞洲人。老人們也許會猜一猜,這人來自哪個國家,來伊朗幹什麼,但卻萬萬不會想到,我對孤獨的他們挺同情,為自己能成為他們張望的對象,能在他們寂寞的心中激起一點點新鮮、好奇和欣喜的漣漪而感到高興。我呢,慶幸自己還不像他們那麼老,慶幸自己是個相互之間喜歡交往的中國人,慶幸就算在德黑蘭,也有自己的許多男女同胞。
難忘那一天清晨
到了德黑蘭的第二個周末,我和上海星星集團公司赴伊聯係業務的阿丹,預約逛一逛德黑蘭北部的超市。臨行前我讓郭曉京女士幫我兌換五十美元的伊朗貨幣,當她從貨幣兌換處拿來一大疊伊朗紙幣時,我大吃一驚,伊朗最高麵值的紙幣是一萬裏亞爾(相當於人民幣10元),正麵印有伊朗已故宗教領袖伊瑪目霍梅尼威嚴的頭像,現在捏在我手中的是45張,即整整45萬裏亞爾,轉眼就成了“大富翁”。口袋裏揣著45萬現款逛街,心情特別舒暢。當我們乘車來到超市一家服裝商場時,我給兩個女兒各選了一套衣裙,問價錢,售貨員說2.5萬,我想這與45萬相比實在太便宜了,連忙抽出3張1萬裏亞爾給他,售貨員不僅不找錢,反而樂嗬嗬地按住我的那一疊錢又抽去了22張,說真正的價錢是25萬裏亞爾。為什麼把25萬說成2.5萬呢?原來伊朗普通市民在日常應用中嫌貨幣數字太大,為了方便,就約定俗成地去掉一個零,以縮小十倍來稱呼,並稱之為土曼,結果市場上隻說土曼,銀行金融單位隻說裏亞爾,很不方便。然而,民族性格的差異,真是隨處可見。在來伊朗之前,為了了解這種民族差異,我專門在寧夏大學圖書館借了一本《伊朗通史》。伊朗人的生活習俗還是很受歐洲人的影響,因為伊朗人最煩別人說他們是阿拉伯人,他們說自己是歐洲(亞利安)人的後代,這是我到伊朗最初的感受。我居住的地方位於德黑蘭西北部,光明廣場花園街,這一帶的居民大都屬於伊朗中產階層。這條街幾乎家家都有幾部小轎車,居民外出多以車代步,尤其大多數女性都會開車,且一般都開的是豪華車,目前女性駕車已成為德黑蘭一道秀麗的風景線。因此,長長的街道經常冷冷清清,行人稀少,除去伊斯蘭教的法定假日星期五,每天我都出入這條街。記得去年夏季剛到德黑蘭不久,一天清晨我外出散步,漸行漸遠,竟忘了歸途的波斯語街名。我想問路,卻不見路上的行人,隻有冉冉升起的陽光勾畫出民居的獨特情調,焦急之中,一輛小轎車不期然進入視野,走下一個要回家的年輕女子。我向她詢問歸途,她解說清楚後走出幾步,忽然又轉回身,問我要不要車送,我謝過她自己往回走,心裏卻湧起一陣感動,為人與人之間這種本應有之、卻似乎已淡漠的信賴所感動!我想信任是一種有生命的感覺,信任也是一種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種連接人與人的紐帶。這位女子的態度,是在一個人們都相互信賴、也值得信賴的社會環境裏才會有的反應。現代化的城市麵貌不難勾畫,現代化最艱難的部分,也許正體現在這些小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