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五十(1 / 3)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三二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優婆夷子。受八支齋。尋即犯戒。即為鬼神所持

爾時。優婆夷即說偈言

十四十五日及月分八日

神通瑞應月八支善正受

受持於齋戒不為鬼所持

我昔數谘問世尊作是說

爾時。彼鬼即說偈言

十四十五日及月分八日

神足瑞應月八支修正受

齋肅清淨住戒德善守護

不為鬼戲弄善哉從佛聞

汝當說言放我當放汝子

諸有慢緩業染汙行苦行

梵行不清淨終不得大果

譬如拔菅草執緩則傷手

沙門行惡觸當墮地獄中

譬如拔菅草急捉不傷手

沙門善攝持則到般涅槃

時。彼鬼神即放優婆夷子。爾時。優婆夷說偈告子言

子汝今聽我說彼鬼神說

若有慢緩業穢汙修苦行

不清淨梵行彼不得大果

譬如拔葌草執緩則傷手

沙門起惡觸當墮地獄中

如急執葌草則不傷其手

沙門善執護逮得般涅槃

時。彼優婆夷子如是覺悟已。剃除須發。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心不得樂。還歸自家。母遙見子。而說偈言

邁世而出家何為還聚落

燒舍急出財豈還投火中

其子比丘說偈答言

但念母命終存亡不相見

故來還瞻視何見子不歡

時。母優婆夷說偈答言

舍欲而出家還欲服食之

是故我憂悲恐隨魔自在

是時。優婆夷如是.如是發悟其子。如是。其子還空閑處。精勤思惟。斷除一切煩惱結縛。得阿羅漢果證

(一三二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摩竭提國人間遊行。到阿臘鬼住處夜宿

時。阿臘鬼集會諸鬼神。時。有竭曇鬼見世尊在阿臘鬼住處夜宿。見已。至阿臘鬼所。語阿臘鬼言。聚落主。汝獲大利。如來宿汝住處

阿臘鬼言。生人今日在我舍住耶。今當令知。為是如來。為非如來

時。阿臘鬼諸鬼神聚會畢。還歸自家。語世尊曰。出去。沙門

爾時。世尊以他家故。即出其舍

阿臘鬼複言。沙門。來入。佛即還入。以滅慢故。如是再三

時。阿臘鬼第四複語世尊言。沙門。出去

爾時。世尊語阿臘鬼言。聚落主。已三見請。今不複出

阿臘鬼言。今問沙門。沙門答我。能令我喜者善。不能令我喜者。我當壞其心。裂其胸。亦令熱血從其麵出。執持兩手擲著恒水彼岸

世尊告言。聚落主。我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有能壞我心。裂我胸。令我熱血從麵而出。執持兩手擲著恒水彼岸者。然。聚落主。汝今但問。當為汝說。令汝心喜

時。阿臘鬼說偈問佛

說何等名為勝士夫事物

行於何等法得安樂果報

何等為美味雲何壽中勝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淨信為最勝士夫之事物

行法得樂果解脫味中上

智慧除老死是為壽中勝

時。阿臘鬼複說偈言

雲何得名稱如上所說偈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持戒名稱流如上所說偈

時。阿臘鬼複說偈言

幾法起世間幾法相順可

世幾法取受世幾法損減

爾時。世尊以偈答言

世六法等起六法相順可

世六法取受世六法損減

阿臘鬼複說偈問佛

誰能度諸流晝夜勤方便

無攀無住處孰能不沉沒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

正念內思惟能度難度流

不樂於五欲亦超度色愛

無攀無住處是能不沒溺

時。阿臘鬼複說偈問佛

以何法度流以何度大海

以何舍離苦以何得清淨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以信度河流不放逸度海

精進能除苦以慧得清淨

汝當更問餘沙門梵誌法

其法無有過真諦施調伏

時。阿臘鬼複說偈問佛

何煩更問餘沙門梵誌法

即曰最勝士以顯大法炬

於彼竭曇摩常當報其恩

告我等正覺無上導禦師

我即日當行從村而至村

親侍等正覺聽受所說法

佛說此經已。阿臘鬼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三二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叔迦羅比丘尼住王園比丘尼眾中。為王舍城諸人恭敬供養。如阿羅漢

又於一時。王舍城人於一吉星日歡集大會。即於是日闕不供養。有一鬼神。敬重彼比丘尼故。至王舍城裏巷之中。家家說偈

王舍城人民醉酒眠睡臥

不勤供養彼叔迦比丘尼

善修諸根故名曰叔迦羅

善說離垢法涅槃清涼處

隨順聽所說終日樂無厭

乘聽法智慧得度生死流

猶如海商人依附力馬王

時。一優婆塞以衣布施叔迦羅比丘尼。複有優婆塞以食供養

時。彼鬼神即說偈言

智慧優婆塞獲福利豐多

施叔迦羅衣離諸煩惱故

智慧優婆塞獲福利豐多

施叔迦羅食離諸積聚故

時。彼鬼神說斯偈已。即沒不現

(一三二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毗羅比丘尼住王舍城王園比丘尼眾中。為王舍城諸人民。於吉星日集聚大會。當斯之日。毗羅比丘尼無人供養

時。有鬼神敬重毗羅比丘尼。即入王舍城。處處裏巷四衢道頭而說偈言

王舍城人民醉酒惛睡臥

毗羅比丘尼無人供養者

毗羅比丘尼勇猛修諸根

善說離垢塵涅槃清涼法

皆隨順所說終日樂無厭

乘聽法智慧得度生死流

時。有一優婆塞持衣布施毗羅比丘尼。複有一優婆塞以食供養

時。彼鬼神而說偈言

智慧優婆塞今獲多福利

以衣施斷縛毗羅比丘尼

智慧優婆塞今獲多福利

食施毗羅尼離諸和合故

時。彼鬼神說偈已。即沒不現

(一三二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娑多耆利天神.醯魔波低天神共作約誓。若其宮中有寶物出者。必當相語。不相語者。得違約罪

時。醯魔波低天神宮中有未曾有寶。波曇摩華出。華有千葉。大如車輪。金色寶莖

時。醯魔波低天神遣使告語娑多耆利。聚落主。今我宮中忽生未曾有寶。波曇摩花。華有千葉。大如車輪。金色寶莖。可來觀看

娑多耆利天神遣使詣醯魔波低舍。告言。聚落主。用是波曇摩百千為。今我宮中有未曾有寶。大波曇摩出。所謂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汝便可來奉事供養

時。醯魔波低天神即與五百眷屬往詣娑多耆利天神所。說偈問言

十五日良時天夜遇歡會

當說受何齋從阿羅漢受

時。娑多耆利說偈答言

今日佛世尊在摩竭勝國

住於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演說微妙法滅除眾生苦

苦苦及苦集苦滅盡作證

八聖出苦道安隱趣涅槃

當往設供養我羅漢世尊

醯魔波低說偈問言

彼有心願樂慈濟眾生不

彼於受不受心想平等不

娑多耆利說偈答言

彼妙願慈心度一切眾生

於諸受不受心想常平等

時。醯魔波低說偈問言

為具足明達已行成就不

諸漏永滅盡不受後有耶

娑多耆利說偈答言

明達善具足正行已成就

諸漏永已盡不複受後有

醯摩波低說偈問言

牟尼意行滿及身口業耶

明行悉具足以法讚歎耶

娑多耆利說偈答言

具足牟尼心及業身口滿

明行悉具足以法而讚歎

醯摩波低說偈問言

遠離於害生不與不取不

為遠於放蕩不離禪思不

娑多耆利複說偈言

常不害眾生不與不妄取

遠離於放蕩日夜常思禪

醯魔波低複說偈問言

為不樂五欲心不濁亂不

有清淨法眼滅盡愚癡不

娑多耆利說偈答言

心常不樂欲亦無濁亂心

佛法眼清淨愚癡盡無餘

醯魔波低複說偈問言

至誠不妄語粗澀言無有

得無別離說無不誠說不

娑多耆利說偈答言

至誠不妄語亦無粗澀言

不離他親厚常說如法言

醯摩波低複說偈問言

為持清淨戒正念寂滅不

具足等解脫如來大智不

娑多耆利說偈答言

淨戒悉具足正念常寂靜

等解脫成就得如來大智

醯魔波低複說偈問言

明達悉具足正行已清淨

所有諸漏盡不複受後有

娑多耆利說偈答言

明達悉具足正行已清淨

一切諸漏盡無複後生有

醯魔波低複說偈言

牟尼善心具及身口業跡

明行悉成就故讚歎其法

娑多耆利說偈答言

牟尼善心具及身口業跡

明行悉成就讚歎於其法

醯魔波低複說偈言

伊尼延鹿[跳-兆+專]仙人之勝相

少食舍身貪牟尼處林禪

汝今當共行敬禮彼瞿曇

時。有百千鬼神眷屬圍繞。娑多耆利.醯魔波低速至佛前禮拜供養。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敬禮。而說偈言

伊尼延鹿[跳-兆+專]仙人之勝相

少食無貪嗜牟尼樂林禪

我等今故來請問於瞿曇

師子獨遊步大龍無恐畏

今故來請問牟尼願決疑

雲何得出苦雲何苦解脫

唯願說解脫苦於何所滅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世五欲功德及說第六意

於彼欲無貪解脫一切苦

如是從苦出如是解脫苦

今答汝所問苦從此而滅

娑多耆利.醯魔波低複說偈問佛

泉從何轉還惡道何不轉

世間諸苦樂於何而滅盡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眼耳鼻舌身及以意入處

於彼名及色永滅盡無餘

於彼泉轉還於彼道不轉

於彼苦及樂得無餘滅盡

娑多耆利.醯魔波低複說偈問佛

世間幾法起幾法世和合

幾法取受世幾法令世滅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六法起世間六法世和合

六法取受世六法世損滅

娑多耆利.醯魔波低複說偈問

雲何度諸流日夜勤方便

無攀無住處而不溺深淵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

如思惟係念是能度深淵

不樂諸欲想亦超色諸結

無攀無住處不溺於深淵

娑多耆利.醯魔波低複說偈問佛

何法度諸流以何度大海

雲何舍離苦雲何得清淨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正信度河流不放逸度海

精進能斷苦智慧得清淨

爾時。世尊複說偈言

汝可更問餘沙門梵誌法

真實施調伏除此更無法

醯魔波低複說偈言

更餘何所問沙門梵誌法

大精進今日已具善開導

我今當報彼娑多耆利恩

能以導禦師告語於我等

我當詣村村家家而隨佛

承事禮供養從佛聞正法

此百千鬼神悉合掌恭敬

一切歸依佛牟尼之大師

得無上之名必見真實義

成就大智慧於欲不染著

慧者當觀察救護世間者

得賢聖道跡是則大仙人

佛說是經已。娑多耆利.醯魔波低及諸眷族五百鬼神聞佛所說。皆大歡喜。隨喜禮佛而去

(一三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連住耆闍崛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