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酒時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順序。有求於在席上的某位客人時,對他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場有更高身份或年長的人,則不應隻對能幫你忙的人畢恭畢敬,也要先給尊者長者敬酒,不然會使大家都很難為情。
酒席宴上要看清場合,正確估價自己的實力,不要太衝動,盡量保留一些酒量和說話的分寸,既不讓別人小看自己又不要過分地表露自身,選擇適當的機會,逐漸放射自己的鋒芒,才能穩坐泰山,不致給別人產生“就這點能力”的想法,使大家不低估你的實力。
通常在喜慶佳節的時候,賓朋好友聚會,以酒助興,並以健康有益的祝酒辭來表達良好的祝願。碰杯時,先與主賓碰杯,以後,雖不必一一碰擊,也要舉杯示意。讓菜,應以主賓為先,然後依次恭讓。說話時嘴裏不要嚼菜,要等嘴裏空時再說。主人、客人都不能隻同一兩個人交談,要盡量照顧全麵。吃東西時要文雅些,少夾慢吃,不要發出聲響。
酒桌上還有些禁忌要注意:(1)忌酒後失言,禍從口出。(2)忌酒後失態,有失大雅。(3)忌酒後近色,招惹閑言。言談必須注意下麵這些問題:不要長篇大論地談論工作,這會使在場的人感到緊張和壓抑;不要說教,給別人一點空間,多聽一點他人的意見,不要損害了酒席上應有的氣氛;切忌談論某人的缺點和弱點,使別人下不了台。
看望病人更要會說話
親友患病住院治療,人們免不了要上醫院去探視。然而,人們探視病人時的言語是否得當,將對患者的心理和情緒產生頗大影響。尤其是一些患者因為病魔纏身而產生抑鬱、焦慮、懷疑、恐懼、被動、依賴及自憐等一係列消極情緒和心理波動時,倘若探視者的語言運用得好,將會使病人精神振作,進而積極配合治療,有利於恢複健康。因此,它是撫慰患者心靈的一劑“良藥”。若是探視者言語失當,將會對患者構成頗大的心理壓力,影響治療效果。那麼,人們在探視患病的親友時,該如何說呢?
探視者對患病的親友的安慰,是很能給人以信心的。這時候,安慰性的語言比任何時候都顯得生動、有力,它易於勾起患者與自己情感的共鳴,進而穩定患者的思想情緒,有利於患者疾病的治療。
人們對患者適時的鼓勵,是對其心理上的支持,對調動患者戰勝病魔的意誌和勇氣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某些患者對自己疾病的治療喪失信心時,你若適時地給予真誠和符合客觀事實的鼓勵,也許就能在患者身上產生“起死回生”的作用。有一個年輕的建築工人在高空作業時不慎摔傷,處於昏迷狀態。患者在醫院裏蘇醒後,覺得下肢不聽使喚,遂懷疑自己將終身殘廢,萌生了輕生念頭。患者的一個友人發現這一思想苗頭後及時鼓勵說:“你年輕力壯,生理機能強,新陳代謝旺盛,隻要你積極配合治療,日後加強鍛煉,肯定不會殘廢,這是醫生說的,請你相信我!”短短幾句鼓勵話,就使患者拋卻了輕生念頭,增強了治療信心。
傳達不幸消息有講究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災難、不幸,有時會無情地降臨到人們的頭上。這種不幸帶給親人們的打擊像晴天霹靂、地陷天塌一般,令人驚懼、痛苦,難以承受。特別是年邁的老人,身患疾病的親人,在這突如其來的致命打擊麵前,很可能生出意外,出現“禍不單行”的情形。正因為如此,我們在把不幸消息通知別人時,就應格外講究方式方法,盡可能地減輕或緩解對他們的刺激,避免發生不必要的麻煩。
對於那些性格剛強的人,如果他的親屬遇到不幸需要通知時,就可以直接說明,或用委婉語言說明,一般情況下他們是能頂得住的。這種直言方式適宜於有一定精神準備的情形,比如,對於親友久病不愈之後的去世噩耗,對於戰場上的犧牲等。但是更多的情況下不宜采用這種方式。
如果是飛來橫禍,而被通知者又心地狹窄,或神經脆弱,或年邁多病,如果直言相告,就可能出問題,這時最好使用委婉方式傳達不幸消息。要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詞,可以用同義替代詞彙,比如“他走了”等,把不幸消息傳遞過去,讓對方意會。
當估計到不幸消息可能會對被通知者造成致命打擊的時候,就不宜一次通知對方,可以采取漸次滲透的方法,一次比一次多地把壞消息透露過去,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使之逐漸增強承受力,當最後把實情說出時,對方就不會感到突然了。
通知他人壞消息是一件難辦的事情,一定要認真去做,要根據不同對象的具體情況,采取適當的方式和語言,才能收到較為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