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有話好好說(2)(1 / 3)

此外,讚美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彼此的怨恨。某地有一家曆史悠久的藥店,店主巴洛具有豐富的經營經驗。正當他的事業蒸蒸日上時,離他不遠的地方又新開了一家小店。巴洛對這位新來的對手十分不滿,到處向人指責小店賣次藥,毫無配方經驗。小店主聽了很氣憤,想到法院去起訴。後來,一位律師勸他,不妨試試表示善意的方法。第二次,顧客們又向小店主述說巴洛的攻擊時,小店主說:“一定是誤會了,巴洛是本地最好的藥店主。他在任何時候都樂意給急診病人配藥。他這種對病人的關心給我們大家樹立榜樣。我們這處地方正在發展之中,有足夠的餘地可供我們做生意,我是以巴洛作為榜樣的。”當巴洛聽到這些話後,急不可耐地找到自己的年輕對手,還向他介紹自己的經驗和勸告。就這樣,怨恨消解了。

可見,讚美別人的功效多麼的巨大和神奇。

上司愛聽高明的譽美之辭

讚美領導是一門比較特殊的藝術,恰當適宜地讚美領導,會增加你與領導的感情,縮短與領導的距離。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領導也不例外,隻不過不同性格的領導喜歡的方式不同罷了。

在社會上,領導是“白領”階層,是有地位、有權力、有身份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講,領導是值得尊重和羨慕的。但是中國世俗文化又有與官方文化相抵製的一麵,商界的爾虞我詐、政界的勾心鬥角在普通百姓心中造成的印象極差,致使很多人認為稱讚領導就是巴結討好、拍馬溜須,結果是不能正大光明、真誠地讚美,反而被投機鑽營者鑽了空子。

其實讚美領導是對領導工作的認可、支持和褒揚,是下屬與上司搞好關係的“潤滑劑”。沒有不喜歡聽讚美的領導。領導是球隊的“隊長”,需要大家的鼓勵和喝彩。

然而,領導與下屬的關係不是以情感為基礎的,而是建立在工作與利益基礎之上的,這就使得下屬對領導的稱讚不同於對其他類別的人的稱讚。領導與下屬的關係往往具有多方麵的關係,使得下屬們與領導之間存在著距離,領導與每個下屬的距離也不可能完全是等距離的,這就需要在讚美領導時要把握好稱讚的技巧。

讚揚領導最好以“公眾”的語氣讚美,同時把自己的讚美融入進去。比如:某報社的劉主編的一篇稿子在××報上發表,小張不失時機誇讚:“劉主編,大家都在學習你的報道呢!我們都認為您報道的角度獨到,大家都要向您請教呢!”劉主編聽後就很高興。

讚揚領導要盡量使用“中性”詞,切不可濫用形容詞和副詞。態度要誠懇,要出於真心。如果開口“最、最、最”,閉口“很、很、很”,不免使領導者感到你言過其實,而且感到你比較虛浮,言不由衷。例如,一位領導同誌經常自己動手寫講稿,偶爾秘書為他準備稿子時也是他事先把稿子的“路子”告訴秘書,供執筆人參考。因此,秘書經常對他說:“像您這樣當領導,我們都快失業了”,“人家都說寫稿子是苦差事,可是為您寫稿子是個美差事。”由於讚揚恰如其分,這位領導每次都愉快地接受了。如果秘書說:“你真有水平”,“別的領導都比不上你”,那麼這位領導便難以接受,也不會有好的結果。

對領導者值得讚揚的優點,也要講究讚揚的方法。直接讚揚和間接讚揚可以並用。直接讚揚,主要是指對領導者個人“有話直說”,當麵讚揚。如領導者剛做完報告,他主動詢問你對報告的印象,那你就可以使用恰當的語言實事求是地進行直接讚揚,切不要以“還可以”、“湊合”之類的話應付了事。某市召開旅遊現場會,負責旅遊工作的領導曾經從事語文教育工作,這位領導在講話中旁征博引,並且語言非常幽默,大家認為他的講話有水平,反映了本市旅遊工作的實際情況。會議結束後,這位領導問身邊采訪的一位記者,“你認為我今天的發言怎樣?”“聽眾有什麼反響?”這位記者回答:“您今天的發言講的非常準確,不僅向大家介紹了我們市目前的情況,還為大家展示了未來發展的前景,我們都深受鼓舞呢!”這位記者恰當的讚揚使這位領導感到很欣慰。間接讚揚,包括在對領導者當麵讚揚時采用迂回的方法進行讚揚。你可以把大家聽完報告後的反應轉告給領導,這既是直接讚揚,又是間接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