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3)

我們姑且不論這種觀點的科學性和正確性,這裏引用的意思隻是為了想要說明一點,男女之間的不同是大自然選擇的結果,也是人類進化的結果。

據一份科學的報道提供的數據顯示,女人每天能輕輕鬆鬆地說出6000~8000個單詞,而男人則最多說2000~4000個單詞。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女人說話的能力會導致男女間產生大量問題。一個職業男性很可能每天中午就會把他一天中所有的話都說光,但回到家後又要麵對一個還剩下4000~5000個單詞沒有說的女人!不管是夫妻也好、戀人也好、同事也好,看到這裏你就應該稍稍明白,語言在男女之間發揮的作用是全然不同的了。

男性的大腦構造擅長解決問題和不斷地找到新點子。他們的大腦言語功能是為了交流事實和數據。大多數男人隻是在有話要說時才開口,就是在想談論事實、數據或解決問題的辦法時才說話。這就使他們在與女人交流時遇到嚴重的問題,因為女人“講話”的原因完全不同,她們“講話”是作為一種獎賞和與他人溝通的形式。簡單地說,如果她喜歡或者愛你,如果她對你表示讚同或想讓你覺得被接受或被重視,就會跟你講話;如果不喜歡你,她就不會說話。

男人的大腦是以解決問題為主導的,女人的大腦是以程序為主導的。男人隻有認為對方會幫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時,才會向對方講私人問題。我們前麵講過,被問及的一方會因對方征求他的意見而感到榮幸,因而樂於相助。當女人之間相互交流時,不過想一吐為快,並不意味著要向對方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幸的是,當女人向男人傾訴時,男人會認為女人是遇到了一直無法解決的問題才來找他的,所以不免時常打斷女人的話,把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告訴她。所以女人自然會怪罪男人總是無禮地打斷她說話,不認真聽她講述自己的見解。站在女人的角度上理解,男人不停地提供建議,讓人覺得他總是對的,而女人總是錯的。而女人向別人敞開心扉或道出自己麵臨的問題時,隻不過是表示信任對方而已。

當女人跟你講知心話時,並不是在抱怨什麼,她是信任你。反之亦然。如果她不喜歡或不愛一個人,不同意某些人說的話,或想懲罰對方,她就會沉默以對。沉默是懲罰對方的一種方式,也是對付其他女人的有效策略。這種策略對男人不靈,因為他們覺得難得的“安靜”是一種獎賞。如果女人威脅說“我再也不跟你說話了”,男人們千萬別不以為然,也不要從字麵的意思來理解這句話。

在現實社會中,女人常常指望自己的男人能理解、破譯或緊跟她的非直接語言,但男人根本做不到。男人不管年齡大小,女人必須用直接語言跟他們交流。要把時間表、計劃、底線和最後期限明明白白告訴他。工作當中女人對男人也要直接,要一件件事情分開談。

“好”:在一番爭吵之後,女人認為自己是對的,但想讓對方閉嘴,就會說“好”。而男人千萬不要用“好”來形容女人的容貌,否則會引發一場以女人說“好”而結束的爭吵。

“5分鍾”:5分鍾大約是半小時。男人說5分鍾後就去倒垃圾,相當於他看半小時足球賽的時間。

“沒事”:其實就是“有事”。女人感到非常鬱悶時,通常會說“沒事”,實際上相當於男人窒息時的感覺。“沒事”常常意味著爭吵的開始,爭吵會持續“5分鍾”,最後以“好”字結束。

“接著說”(皺著眉頭):這是一種挑釁,會使女人因為“沒事”而沮喪,最後以“好”來結束。

“接著說”(不皺眉):意思是“我放棄了”或者“你想怎樣就怎樣吧,我不關心”。幾分鍾以後,女方通常會來一句“接著說”,(皺眉)然後說“沒事”,“好”,最後要跟你說上“5分鍾”才能平息。

大聲歎氣:意味著她覺得你是白癡,奇怪為什麼自己站在那兒浪費時間,因為“沒事”而跟你大吵。

“哦?”:一句話之前說“哦”,通常是你撒謊被發現了。例如,“哦?我跟你哥哥談了昨晚上你的所作所為。”或“哦?你想讓我相信,是不是?”她一邊把你的衣服扔出窗外,一邊自己還說“好”。千萬不要為了從中脫身而再次撒謊,不然她會來一句“接著說”(皺著眉頭)。

“好吧”:意思是她在對你錯誤的行為進行懲罰之前要好好想一想。經常和“好”以及“接著說”(皺著眉頭)一起用。不久,當她考慮和設計成熟後,你就要大難臨頭了。

“請你……”:這不是陳述,而是請你說話。這時女人是要給你機會,讓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作出解釋或尋找借口。如果你不說出實情,她就會說“好吧”。

“真的?”:她不是在質疑你的話,隻是表明她根本不相信。你試圖解釋,她表示願意聽。你說得越多,她的“真的?”聲音越大,還會用很多“哦”,皺著眉頭,最後“大聲歎氣”。

“非常感謝”:她對你徹底厭煩了。 表明你無情地傷害了她。“非常感謝”之後,她會“大聲歎氣”。這時候別問她為什麼,因為通常她會說“沒事”。

看到這裏,是不是開始明白男女語言的奧妙了吧,在真實的生活中,我們需要用心地體味一下彼此語言的真實含義,也許我們的交流會因此而更加融通的。要知道,女人“說話”主要是為了說而說。她想讓自己感覺舒服一點,並且想跟你溝通,而不是想從你那裏得到答案。你隻需要傾聽並且鼓勵她就行了。你說什麼並沒有多大關係,參與談話才最重要。

而作為女性,如果你想跟男性談話,定下時間並明白告訴他你隻想說話,而不是問他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要沉默以對,而且當對方沒意識到你在沉默時,也不要沮喪。他很享受這種沉默,沉默讓他備感輕鬆。如果你對他有什麼看法,一定要明白地告訴他。

提高你的語商,讓言語與智慧同行

語言的表達反映的不僅僅是你的思想,當然還有智慧在裏麵呢。把這種智慧靈活演繹,你就是一個成功的口才交流者,我們把這種口才表達的智慧叫做語商。

所謂語商(LQ),也就是指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指一個人學習、認識和掌握運用語言能力的商數。具體地說,它是指一個人語言的思辨能力、說話的表達能力和在語言交流中的應變能力。一個人說話顛三倒四或辭不達意是“語商”低下的表現,但還不至於造成大的危害,其另一種表現是,總是在不恰當的場合說出不恰當的話,就會對其個人以及他所做的事造成很壞的後果。

語言是人類分布最廣泛、最平均的一種能力。在人的各種智力中,語言智力被列為第一種智力。事實表明:語言在人的一生中都占據著重要地位,是人們發展智力和社交能力的核心因素。

語言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人們通過後天學習獲得的技能。在現實生活中,由於每個人的主客觀條件、花費時間和學習需求的不同,我們獲得語商能力的快慢和高低也是不同的。這就表明人的語商能力主要還是依賴於在後天的語言訓練和語言交流中得到強化和提升。

長久以來,人們總是以為語言隻是一種溝通工具,必須要熟練地掌握它、使用它。實際上,這種認識僅僅是從語言的交際功能出發的。從語言和“說話人”的關係這層意思來看,語言是個“多媒體”——既可作為工具,同時也是心智能力的一種反映。例如,同樣是說話,同樣要表達一種意思,有的人會“妙語連珠”,而有的人卻“詞不達意”?這就是心智能力的差異。假如一個人其他方麵的能力很優秀,同時他的語商能力也在逐步提高,那麼他一定會更優秀。語商不單可以使人認真細致地思考問題,還可以隨時將思考的問題用語言表達出來。如果我們說話時用語準確,修辭得體,語音優美,那我們從事各項工作會更加遊刃有餘,事業就會更加成功,人生也會更加豐富多彩。

人們的語言交流和人際溝通能力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21世紀顯得更加重要,語商將給我們帶來新的生存機遇和人的質量全方位提升。

我們生活在一個有聲的語言世界中,語言能力是每個人一生中極為重要的生存能力,語言交流的水平高低就是語商能力的高低。

“男女之間一定要能溝通。”這句話常掛在每個自詡為現代男女的口頭上,“溝通”似乎成了避免異性交往暗礁的萬靈丹。但實際上,想溝通,卻沒有共同的有效方法,想溝通卻沒有勇氣衝破自我的心理障礙,想溝通卻越溝越不通,進而演成吵架的不可勝數;被動溝通卻不真正心悅誠服,進而產生恐懼感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語商的重要性也從此可見一斑了,在男女交流的過程中,通過良好方法技巧的運用和積累知識的發揮,讓智慧靈動在言語之間,幽默、風趣的語言使相互間的交流輕鬆和愜意,如縷縷甘泉,清爽可口,如絲絲暖流,湧在心頭。讓彼此的魅力都在言談舉止中展現無遺,原來談話也是如此美妙的事情呢。

語商高的人知識廣泛、頭腦靈活、判斷力強、信心十足、說話富有磁性並具有吸引力;同時他們還能在各種談話場合中,得心應手,滔滔不絕,贏得別人的尊敬和讚揚。如果你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好,而且正在努力提高,那麼就要記住和作到以下九點:

1.常用俗語,為語言增色添彩,使你的語言應用自如。

2.盡量多用數字使語言更生動,說服力更強,也使自己更有自信。

3.要多看電視。電視是最感性語言的來源,但不要老看電視劇,多看一些谘詢及訪談性的節目,這樣能更好地使你學習別人的交談技巧。

4.訓練目標感。說話要有的放矢,要有方向性的選擇,這種選擇可以避免漫無邊際的東拉西扯。

5.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中經常學習和吸收一些新語言,能夠更好地豐富你的語言詞彙。

6.培養探究精神。在學習、工作中要努力做到: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並不斷探索生活中各種規律。做什麼事要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7.訓練判斷力。這種能力對於語言表達來說至關重要。在語言表達中如果你判斷失誤,就可能做出意思相反的答複,導致不必要的誤會,甚至誤會會越來越深。

8.多說有力量的話。有力量的話就是說話時要直截了當,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比如不要說“我看……”“我想……”,而應該盡量說“我認為……”,這樣說話才更有力量。

9.多與人交談。你不妨嚐試拓展你的社交圈子,不斷增加你的說話機會,這樣更能提高你對語言的駕馭能力。

1.提高語商應具備的六大能力

要想提高自己的語商,成為語商很高的語言天才,還應具有以下六大能力。

(1)聽的能力

聽是說的基矗要想會說,建議你養成愛聽、多聽、會聽的好習慣,如多聽新聞、聽演講、聽別人說話等,這樣你就可以獲取大量、豐富的信息。這些信息經過大腦的整合、提煉,就會形成語言智慧的豐富源泉。培養聽的能力,為培養說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矗

(2)看的能力

多看可以為多說提供素材和示範。你可以看電影、書報、電視中語言交談多的節目,還可以看現實生活中各種生動而感人的場景。這些方式一方麵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文化生活,另一方麵又可以讓你學習其他人的說話方式、技巧和內容。特別是那些影視、戲劇、書報中人物的對話,它們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可以為你學習說話提供範例。

(3)背的能力

背誦不但可以強化記憶,還能訓練你形成良好的語感。不妨建議你嚐試著多背詩詞、格言、諺語等,它們的內涵豐富、文字優美。如果你背的多了,不僅會在情感上受到滋潤、熏陶,還可以慢慢形成自己正確而生動的語言。

(4)想的能力

想是讓思維條理化的必由之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會說,而是不會想,想不明白也就說不清楚。在說一件事、介紹一個人之前,建議你認真想想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經過,想一想人物的外貌、特征等。有了比較條理化的思維,你才會讓自己的語言更加條理化。

(5)編的能力

會編善說是想象力豐富、創造力強的標誌。建議你養成善於編寫的好習慣,這對提高你的語言思考和說話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

(6)說的能力

說是語言表達能力的最高體現。隻有多說,你的語商能力才會迅速提高。

2.提高語商需要依靠的8種思維

(1)創意思維:即具有創造性意念的思維方式。創意語言並不是靠語法規則或某些修辭手段的固定模式創造出來的,它來自於言談者的語言修養、靈感和創新思維。隻有培養鍛煉創新思維能力,才能使講話者的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的操作能力得到綜合的開發和利用。創意思維能讓語言更加鮮活。

(2)應變思維:我們所說的應變思維是指能從客觀實際出發,根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變化,通過正確的判斷,科學的分析,及時巧妙地處置各種複雜變化的情況的思維方法。從思維能力角度看,應變思維屬於思維的爆發力,是思維運動中的一種噴薄狀態。用通俗的話說就是:“靈機一動,計上心來。”

應變思維是好口才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主要是指能根據情況的變化采取適當的應對行為。應變性在講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一切講話的進行,不一定完全按照事先預定的步驟發展,必然隱藏著一些不可預知的東西,講話者如果冷靜機智,應對得當,便會使講話過程更加生動,從而優化傳播效果,讓口才變得靈活機智。

(3)聚斂思維:即一種以目標思維為指向的係統性聚變創新思維,它是在大量發散思維收集材料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比較、判斷,來選擇最有價值的設想,在目標思維引導下,在達成整體目標的基礎上,實現決策目標的高效聚變創新思維。好比一個人麵臨四通八達的交叉路口,要設法找到一條通向目的地的最佳路線一樣。在實踐中運用這種思維方式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一箭雙雕甚至一舉多得的奇效。

要想真正地把自己的話說得高效,就必須讓自己的語言簡練,能很快讓對方明白你所說的意思。語言在精而不在多,口才最差的人可能就是喋喋不休的人。講話者要做到運用聚斂思維錘煉自己的語言,把話講得簡潔平易,質樸自然,富於美感。

(4)邏輯思維:又叫做抽象思維,是一種基於抽象概念的思維形式,通過符號信息處理進行思維,是指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的邏輯形式進行活動的思維方式。

在講話時,邏輯思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使思維顯得嚴謹、有條理,使結論令人信服。有時也通過歪曲的論題、論據和論證方法達到論辯的目的,我們稱這種邏輯思維方式為詭辯。古人雲:“詭中有巧,巧中有詭。”詭辯是指違背正常的邏輯思維,似是而非的辯論方法。它常常和不正確的立嚐觀點相聯係。

提高你的邏輯思維能力,讓你的大腦動起來,快速、靈活地運轉你的邏輯思維,可以讓你講話不再感覺無從開口;使你的邏輯口才具有嚴密性、條理性;通過邏輯分析的方式破斥別人的詭辯,把自己的思想明明白白地表露出來。

詭辯是現實生活中人人都會碰到的事情,如何認識詭辯手法、掌握破斥詭辯的方法,是現代人實現有效溝通的必備技能。正常有效的溝通必須符合邏輯思維的規則和規律,也必須符合溝通、交際的倫理規範。

(5)逆向思維:就是指人們為達到一定目標,從相反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從中引導啟發思維的方法。所以,逆向思維也叫做求異思維,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敢於“反其道而思之”,讓思維向對立麵的方向發展,從問題的相反麵深入地進行探索,樹立新思想,創立新形象。逆向思維與說話時的思考方法緊密相關,許多場合的講話都離不開逆向思維。而運用逆向思維辯解是對付對方強大邏輯最有效的武器。

(6)形象思維:顧名思義就是借助形象來思維的一種思維形式。即思維主體以事物的典型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方法,即運用形象作為思維形式的思維活動。形象思維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思維方式,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都是從感知開始的。

形象思維會為語言插上想象的翅膀,擁有豐富的形象思維,語言將會極大地豐富,讓人聽來興味盎然,豐富生動。言談中融入形象思維,就能夠最大限度地感染聽眾,使自己的言談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類比思維:又稱取象比類、援物比類,是一種跨越多種思維的綜合性思維方式。通過對某一事物的客觀存在的規律的認識,引發出對另一事物所存在的客觀規律的認識的思維方法,其實質也就是人們所謂的靈感、悟性。這種認識方法雖然具備某種或然性、不確定性,卻往往是對另一事物進行突破性的認識。在口才運用當中,時常需要利用類比思維在事物與屬性、抽象與具象、感性與理性之間穿梭,將兩個或兩類事物放在對比中來進行思維和表達。

類比是出於我們縝密的推理,時而源自於靈動的感悟,時而表現為步步為營的說理論述,時而轉化成詼諧幽默的妙語連珠。讓聽眾的思維隨著你的語言運動,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傳達那些聽眾本來並不熟悉甚至並不感興趣的信息。

在講話過程中,我們完全可以把豐富的類比關係內隱於一個眾所周知的概念、事物當中,直接外化於我們的語言,這對於活躍我們的類比思維,豐富我們的語言表達具有重要的作用。

(8)發散思維:高水平講話者的語言表達,其思維過程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思維軌跡的多向發展。講話者所麵對的現實情況是複雜多樣的。當一種思維不能滿足要求時,創新思維活動可以通過注意力的適時轉移,靈活分配,發現問題的關鍵所在,從而真正打開自己的眼界,並在宏觀及微觀上對事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這種思維方法稱做發散思維。

口才是即興的、隨身的、靈感的,而發散思維則是即興口才的源泉。它可以使人思路活躍、思維敏捷、辦法多而新穎,能提出大量可供選擇的方案、辦法和建議,特別能提出一些別出心裁、完全出乎意料的新鮮見解,使存在的問題奇跡般的得到解決。

發散思維的擴張與突破,能將多種學科、多種知識於碰撞中頓悟,於彙總中吸納。講話者隻有以深厚的文化積澱、對人生的深刻感悟,還有開闊發散的思維和靈活多變的頭腦等綜合因素作支撐,才能成功地駕馭自己的語言。因此,說話者不僅需要嚴謹有序的思維,也需要跳躍的靈感、廣泛的視角,隻有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個開放性的頭腦,才能擁有一個包容大千世界的思維空間,從而揮灑自如,雄辯天下。

由於發散思維是一種多向發展的思維形式。因此它能夠隨機應變,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所以它可以針對同一個問題,沿著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在思考中,它不墨守陳規,不拘泥於傳統,所以能夠使人的思路不受已有知識和經驗的束縛,擺脫舊有的聯係,克服心理定勢,跳出“常識”的框架。以前所未有的新視角去觀察、分析事物,探求不同的、特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做出新的創見。

發散思維要求打破常規,尋求變化,是對一個問題在思考的過程中從多方麵、多角度探索答案的思維形式。我們在各個角度之間跳躍,是為了使我們的思維發散開去,有意識地去揣測、發現多種可能性,讓我們的思想豐富和視野開拓起來。有了這樣的發散思維,我們說出的話才會豐富生動、富有新意和創造性。

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如當麵對尷尬的場麵時、遇到驚慌失措時,甚至是思想觀念有差異時,講話者都要保持清醒敏銳的頭腦,立即運用發散思維,調動自己的知識和語言儲備,緊扣題旨情境,深化主題,升華格調。

3.拓展語商的四個策略

要想迅速而高效地拓展你的語商,建議你遵循“四要四不要”的策略。

(1)要實在,不要花言巧語

說話和辦事一樣,都講究實在,不要一味地追求使用華麗的詞藻來裝飾,更不要嘩眾取寵。

(2)要通俗,不要故作姿態

說話要避免深奧,盡量使用大眾化的語言,像俗語、歇後語、幽默笑話等,這樣,你辦起事來可能會事半功倍。

(3)要簡明,不要模糊不清

說話要簡明扼要、條理清楚,不要長篇大論、言之無物,這樣,別人會聽不懂你說的話。

(4)要謙虛,不要“擺架子”

假如你在言語中有“擺架子”的表現,傾聽的人會十分反感。這樣,你不但達不到說話的目的,還會影響聽話人的情緒。希望你能牢記:謙虛是說話人的美德。

以上四點是從整體的語言表達上歸納出來的關於說話的一些通用方法,它們對拓展你的語商是很有幫助的。

尋找同陌生人交談的突破口

列車上,一位年輕的女孩無聊地翻著手中的雜誌。坐在她對麵的是一位年輕帥氣的大男孩。無意間,男孩的目光落到女孩手腕上帶著的手鏈上,不由地眼前一亮,“小姐,你的手鏈好別致啊,真漂亮,是從哪裏買的?”女孩抬頭看看男孩,沒有答話,低下頭繼續翻看雜誌。男孩愣了一下,隨即笑道:“哦,你別誤會,過幾天是我妹妹的生日,我想送她一份禮物,可我是個男孩子,不知道女孩們都喜歡什麼,看到你的手鏈很別致,所以,我想……”聽到男孩這樣說,女孩隻是輕輕的回答了一句“這是我的家鄉雲南大理的特產,是自己做的。”“大理啊,五朵金花的故鄉,那可是個好地方,我知道金庸先生的好多電視劇就是在那拍的。”“嗯,那裏有個天龍八部影視城。”“還有大理三塔、三月街、蝴蝶泉……”“你對大理蠻了解的嘛!”“那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呢。對了,你是白族嗎?”“是啊!”“怪不得這麼心靈手巧,能做出這麼別致漂亮的手鏈呢!”“大理的金花幾乎人人都會做的。”“金花?”“我們白族的姑娘都被稱為金花。”“那小夥子呢?”“叫阿朋哥啊!”“蠻有趣的嘛。”男孩憨厚地笑了笑,“我還聽說白族的三道茶很有名。”“當然了,這個三道茶啊,講究的是一苦;二甜;三回味……”於是,兩個人就這樣從三道茶、雲南各民族的風土人情再到金庸小說一直聊了很久,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臨別前。兩個人互相留下了聯係方式。女孩還把手鏈放到男孩的手上,並請他轉送給她的妹妹。此後,二人一直保持著聯係,後來還成為了一對情侶。

這是發生在生活中的一小段插曲,善於交際的男孩,不但解決了給妹妹買禮物的“難題”,最終還贏得了姑娘的芳心。

在生活中,我們也時常都會遇到陌生人,馬路執勤交警,公共汽車上的售票員,街道的拐角處賣香煙的老奶奶,書報亭裏的賣報人,小吃店的小老板,小區門口執勤的保安,飛機火車上的鄰座,地鐵或是汽車上站在你旁邊的人,同乘一部電梯,同在一個屋簷下躲雨的人,同一個考場的考生,參加同一次麵試等等。常言說得好:“相逢即是有緣。”假如能用一點業餘的閑暇,與他們交談一下,就可以發現很多以前我們所不知道的但又十分精彩的東西。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以外,還有一個非常精彩的世界。自己並不是孤立無援的活在大千世界上,很多表麵上素不相識的人,其實都是熱心腸的好夥伴,自己也不是一個妄自菲薄的自卑者,因為我們居然能給別人以生活的勇氣和精神上的幫助。這種發現並不比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遜色,甚至會使我們覺得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充滿了生機。

多個朋友,多條路,朋友多了好辦事。把陌生人變成你的朋友,是一個人高超的社交能力和社交藝術的表現和反應。當你遇到陌生人的時候,你會不會與他或她交談呢?想讓他或她對你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嗎?這就需要掌握和陌生人交談的語言技巧。有道是:“擁有好口才,陌路也能成知己。”

交談是增進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潤滑劑。敢於同陌生人交談,並善於巧找話題,就能更好地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有效地擴展人際交往的領域。那麼怎樣才能迅速打開與陌生人的交際局麵,使彼此產生相見恨晚的感覺呢?

1.主動溝通,做第一個開口說話的人

主動與人交往,是交際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麵。 本來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隻要其中的一個先伸出友誼之手,陌生人也許就會變成好友。你不妨下次參加會議的時候,留心觀察一下,你可能會注意到重要的人總是先主動介紹自己的。這些人經常主動向你走來,伸出手說:“你好,我是……”仔細思考一下這種現象,你會發現這些人之所以能成為成功者,是和他們主動建立友誼分不開的。

主動與素不相識的人搭訕,也許顯得不太雅觀,但大多數人都願意與人交談。當你主動跟他們打招呼,進行一些輕鬆愉快的談話時,不僅他們會為之振奮,而且你也感覺到輕鬆。就像在寒冷的早晨,你給汽車加了溫一樣,你會充滿活力。

2.做好自我介紹

在社會交往中,素不相識的人初次見麵總免不了要做自我介紹。自我介紹實際上就是自我展示、自我宣傳。完美精彩的自我介紹,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知識修養和性格,也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口才。給對方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在赤壁之戰中,魯肅見到諸葛亮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子瑜友也。”子瑜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的字,也是魯肅的忘年交。短短的一句話就拉近了魯肅和諸葛亮之間的距離。

在人際交往中,幽默風趣的談吐,會使你的人氣指數直線上升。

有一次,大畫家張大千要從上海返回四川,臨行前友人設宴為他餞行。宴會中邀請了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宴會開始後,張大千走到梅蘭芳麵前舉杯說道:“你是君子,我是小人,小人敬君子一杯。”眾人頓時愕然,張大千笑著解釋道:“常言道:‘君子動口,小人動手。’梅先生唱戲動口,是君子。我畫畫動手,當然是小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