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麵額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十種主輔貨幣,合計為十八元八角八分。中國人民銀行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金融機構,有全國人民做後盾。信譽卓著,實力雄厚。它所發行的貨幣是世界上最有信譽的。”
周恩來總理話音未落,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周恩來總理的回答充滿了自信,而且還成功地綜合運用了有聲語言、體態語言,以幽默的語言形式、深刻的思想內涵巧妙回答了外國記者的提問,其多種表達方式的圓熟運用令人折服。
在一次中外記者招待會上,一位西方記者向時任外交部部長陳毅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最近,中國打下了美國U-2型高空偵察機,請問你們用的是什麼武器?是不是導彈?”
對於這樣一個涉及我國國防機密的問題,陳毅同誌沒有以“無可奉告”頂回去,而是風趣地舉起手中的拐杖在空中做了一個向上捅的動作,用俏皮的口吻說:
“記者先生,我們是用這個把它捅下來的呀!”
陳毅同誌以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使與會記者們為他的機智、幽默所折服,博得了與會者的陣陣笑聲和熱烈掌聲。
在交往中,幽默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像對待任何事物一樣,要適度。過分的幽默往往會使人產生古怪的感覺,尤其是初交時。所以,在第一次交往中,便表現出過分聰明和滿腹才華的樣子,不一定就會引起別人的好感。還要做出一些使人引為笑柄的事情。能做到莊重而不冷漠,幽默而無諧謔,這裏包含相當深的學問。善於幽默的人,不應該取笑別人,免得使人感到窘迫。有時,寧可將自己作為取笑的對象,以此使整個場麵鬆弛、歡快。所以,富有幽默感的人是很少築起自我防衛的高牆的。
幽默的作用是無法替代的,幽默是生活的調味品,它可以使愁眉苦臉者笑逐顏開,也可以使淚水盈眶者破涕為笑;可以為懶惰者帶來活力,可以為孤僻者增添情趣。幽默又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是一座溝通人與人心靈的橋梁,與幽默者相處,每個人都會感到快樂。幽默還可以化解困境,應對窘迫與尷尬、不安與難堪,既不傷害對方的情感,又捍衛了自己的利益與尊嚴,為自己贏回了麵子。幽默是社交的法寶,掌握了幽默的語言技巧,巧妙運用幽默的力量,你就能通過成功的社交,走上成功之路。
當然,幽默的使用還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尤其是對於長輩、女性、初次相識的人,幽默一定要慎用。同時,幽默要注意“度”,一旦過了頭,就可能被對方誤解為取笑與譏諷而造成不愉快。
1.以婉代直法
用婉言柔語來提醒、暗示饒舌常客:主人並沒有多餘的時間跟他閑聊胡扯。跟冷酷無情的逐客令相比,這種方法容易被對方接受。例如:“今晚我有空閑,咱們好好暢談。從明天開始我就要全力以赴寫職評小結,我爭取這次能評上工程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請您從明天起別再來打擾我了。“今晚我有空閑,咱們好好暢談”隻是表達對客人的一點禮貌,是欲拒先納的一種策略而已。又如:“最近我先生身體不適,睡得比較早。咱們是否說得輕一點?”此話雖然用的是商量口氣,但傳遞的信息十分明確:你的高談闊論有礙男主人的休息,還是請你少光臨為妙吧!再如:“這是我第一次發表的文章,請您指正。我想今後盡量多擠些時間爬爬格子,我還年輕,真想有所作為埃”這番話似乎很尊重對方,但“請您指正”隻是虛晃一槍,而“真想有所作為”的感歎卻是在提醒對方:請你今後別再來糾纏不休了。
2.以寫代說法
有些饒舌常客辨析語意的靈敏度不高,婉轉的逐客令常常難以奏效。對這些人,不妨用張貼字樣的方法代替直率的語言,表達使人一見就明的意思。影片《陳毅市長》裏有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在家裏客廳的牆上貼上“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鍾”的字樣以提醒來客:主人正在爭分奪秒搞科研,請饒舌者自重。看到這張字樣,純屬“閑談”的饒舌者誰還會好意思喋喋不休地說下去?我們可根據具體情況貼一些如“我家孩子即將參加高考,請勿大聲喧嘩”、“主人正在自學英語,請客人多加關照”之類的字樣,製造一種努力拚搏、惜時如金的氛圍,使饒舌常客望而卻步。從常理上說,字樣是寫給所有的來客看的,並非針對某一位,因而不會使哪位來客有太多的難堪。當然,在饒舌常客知趣地告辭時,主人可送到門口並致意:“真抱歉。但願我的孩子能托您的福,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謝謝您的關照,如果我在自學英語上有所突破,我不會忘記您的支持。”
3.以熱代冷法
用熱情的語言、周到的招待代替冷若冰霜的表情,使饒舌常客在“非常熱情”的主要麵前感到今後不好意思多登門。饒舌常客一到,你就笑臉相迎,沏香茗一杯,捧出瓜子、糖果、水果,很有可能把他嚇得下次不敢貿然再來。你用接待貴賓的高規格,他一般也不敢老是以“貴客”自居。過分熱情的實質無異於冷待,這就是生活辯證法。但以熱代冷,既不失禮貌,又能達到“逐客”的目的,效果之佳,方法不妙,不言自明。當然,對於個別極不知趣而又愛貪便宜的饒舌常客,以熱代冷法隻能是白費精力,空耗錢財。
4.以攻代守法
用主動出擊的積極姿態堵住饒舌常客登門來訪之路。看準他一般是在每天何時到你家的,你不妨在他來訪之前一刻鍾先“殺”上門去:“您多次來訪,禮尚往來,我應回訪您,否則太失禮了。”於是你由主人變成了客人,他則由客人變成了主人。這樣,你就爭得了掌握交談時間的主動權,想何時回家,就何時告辭:“最近我有些急事要處理,改日再談吧!”更重要的是,你“殺”上門去的次數一多,他就被你牢牢粘在自己家裏,原先每晚必上你家的行為定勢就有望改變。過了一個階段,你“班師回朝”之後,他很可能不再“重蹈舊轍”。以攻代守,先發製人,其實是特殊形式的逐客令。
5.以疏代堵法
以上四種方法都是“堵”的方法。饒舌常客之所以用無聊的嚼舌來消磨時間,是因為這種人既無大誌又無高雅的興趣愛好。如果改用疏導之法,使他感到有計劃要完成,有感興趣的事可做,那麼,他就無暇光顧你家了。顯然,以疏代堵,釜底抽薪,就能從根本上解除饒舌常客上門幹擾之苦。怎樣進行疏導呢?如果他是青年,你可以舉偉人胸懷大誌的事例進行教育,也可以發人深省的語言予以教育、激勵:“人生一世,豈可沒有一點真才實學?你我都要好好努力才是埃”如果他是中老年,你可以根據他的具體條件,誘導他培養某種興趣愛好,或種花,或讀書,或練書法,或跳迪斯科。“老張,您的毛筆字可真有功底,如果再上一層樓,完全可以在全市書法大獎賽中獲獎!”這樣的話一定使他欣喜萬分,躍躍欲試。一旦有了興趣愛好,你請他來做客也不一定能請到呢!
讓逐客令變得美妙動聽的方法還可以舉出一些。不管使用何種方法,主人必須掌握兩條原則。
原則1:有情。饒舌常客一般是鄰居、親戚、同學、同事,主客之間相當熟悉,切忌用冷冰冰的表情和尖刻刺耳的語言刺傷對方,也不宜用愛理不理、屢看手表等方式表示煩厭之意,免得以後見麵時十分尷尬。一定要使對方感覺到主人對他還是很有情誼的。有情,才能使逐客令真正變得美妙動聽。
原則2:有效。要使饒舌常客聽了你的得體的話後明顯減少去你家的次數,縮短閑扯的時間。這樣,主人的語言技巧才真正起到了逐客的作用。如果主人語言失當,客人自作多情,去你家的熱情有增無減,閑扯的興致越來越高,那就是主人弄巧成拙了。
忠告亦應不逆耳
忠告,對於幫助他人和建立真誠的人際關係,起著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能給予他人忠告的人不是真誠的人,這種人不會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忠告於對方。也就是說,不愛別人的人不會給予他人忠告的,不被別人愛的人也同樣得不到忠告。因此,我們應該歡迎忠告,更應該給人以忠告。
中國有一句古話:“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既然如此,為什麼大多數人都討厭忠告,忠告為何聽起來總不順耳,甚至引起反抗和抵觸的情緒,取得相反的效果呢?究其原因,就在於一般人容易受感情支配,即使內心有理性的認識,但仍易受反感情緒的影響而難以聽進忠言。商朝末年,紂王昏庸無道,丞相比幹多次進諫,紂王非但不聽,還下令比幹剖心而死。在現代職場,對上司提出逆耳忠告,很有可能被“炒魷魚”。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對兒女的忠告,有時會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緒,和父母的關係鬧僵。為什麼良藥就非得苦得讓人難以下咽?忠言就一定要讓人聽了難受呢?其實,良藥苦口是科學不發達的表現,現在在苦藥外加一層糖衣,苦藥就不再苦口了。同樣道理,隻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溝通技巧,就如同給忠言也裹上一層“糖衣”,忠言也就變得順耳了。
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中,臣子進諫,乃是君臣關係中的重要一環,卻又隱藏著極大的風險。君臣之儀甚嚴,臣子們的一言一行都需注意後果,一不小心,便可能招致殺身之禍。我國曆史上出現過很多敢犯顏直諫的忠臣,像魏征、海瑞,他們在殿前披肝瀝膽、直言不諱,其大義凜然的風骨令人肅然起敬。而曆史上也有很多善諫之人,巧妙地根據形勢和需要,運用比喻、對比等種種手段,使諫言顯得十分婉轉,以便於高傲的帝王們接受。在《戰國策》中有一則著名的《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鄒忌先用婉言相勸法,別出心裁,對齊威王大講其與北城徐公的比美競賽,妻、妾、客之所以說他比徐公美,是為了各自利益,而事實是自己“不如徐公美”。當齊威王因為這個故事而哈哈大笑時,鄒忌才將話題引入正題,巧施攻心之術,最終進諫成功。良好的勸誡效果雄辯地證明:進忠言,有時“順耳”更容易達到理想的效果。
在現代社會,我們更應該學會提出委婉的忠告。有道是“良言一聲三冬暖,冷語一句六月寒”。那麼,我們應當怎樣進行忠告呢?
提出委婉的忠告,要先把握住七點原則。
忠告原則1:了解事實
忠告要想獲得成功,必須先了解事實,不要捕風捉影。隻有清楚地了解了事實,才能判斷是否有必要提出忠告,提出忠告的角度如何選擇,忠告以後會有怎樣的效果。如果僅憑借聽到的一些信息就去忠告別人,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忠告原則2:揣摩心理
一般情況下,我們要提出忠告的對象大多是自己所熟識的人,對對方會有一個基本的甚至是一定程度的了解。通過與之溝通,理解對方對事件的基本態度,揣摩對方此時的心理,再“按病開方,對症下藥”。
忠告原則3:適時適度
提出忠告時需要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與場合,最好是在兩個人獨處的時候,以一對一,避開他人,切忌在大庭廣眾之下向對方提出忠告。因為當著他人的麵向對方提出忠告,對方就會因受到自尊心驅使而產生抵觸情緒。
在什麼環境提出忠告也很重要。原則上講,提出忠告時,談話的環境最好是讓人感到舒適,心情平靜的,切忌在讓對方感到緊張和不安的環境中提出忠告。
提出忠告時還應適度,點到為止。方式要適當,言語要真誠、客觀。
忠告原則4:開誠布公
在對別人進行善意的忠告時,開誠布公地談話,會拉近雙方的距離,隻有心心相映,溝通才會順暢。你可以試著這樣打開話題:“現在你想聽聽我的一點建議嗎?”也可以說:“想不想聽一個和你的想法完全不同的主意?”如果對方表示出想聽的意願,通常他也會將你的話當做重要的參考。但如果對方反應冷淡,你就不如選擇沉默。
忠告原則5:謹慎行事
為對方好是忠告的根本出發點。因此,要讓對方明白你的一番好意,就必須謹慎行事,不可疏忽大意,隨便草率。此外,講話時態度一定要謙和誠懇,用語不能激烈,也不必過於委婉,否則對方就會產生你在教訓他或者你是假惺惺的反感情緒。
忠告原則6:學會讚美,減少話語中的“攻擊性”
有時候你明明說的是很中肯的話,但對方未必能聽到心裏去,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你的措辭過於咄咄逼人,也許在不經意間傷害了對方。應先將想說的話在腦子裏過一遍,想象著此時是另一個人正在和你說這些話,看看你是否會對其中的某些話語感到別扭或心裏不舒服。也可以嚐試著先真心誠意地認可和讚美對方的某些觀點,然後再詢問:“你確定這個想法就是最好的嗎?”接著說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的建議最終也沒被采納,不要因此而變得憤怒或尖刻,要知道,你的目的是讓身邊的人妥善處理問題,而不是隻聽你一個人的指揮。
忠告原則7:不要比較
提出忠告時還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不要以事與事、人與人比較的方式提出忠告。因為此時的比較,往往是拿別人的長比對方的短,這樣很容易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我說小剛呀,你看隔壁家的張昊多懂事,學習努力,成績又好,多省心啊!你和張昊同年生,你還比他大兩個月哩。你要好好向他學習,別再讓我操心了啊!”一位母親這麼忠告自己的兒子。
“哼,嘴裏整天都是張昊這也好那也好,幹脆讓他做你的兒子算了!”
兒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母親的忠告效果適得其反。
一位丈夫對不愛整潔的妻子提出了忠告:
“我說,你看前樓的楊太太哪天不是整整齊齊的,而你總是不修邊幅,你就不能學學人家的好樣嗎?”
“學學人家?你有人家丈夫賺得多嗎?你有了錢,難道我還不會打扮嗎?”
雖然妻子明明知道自己的弱點,但出於自尊心,她沒好氣地“回敬”著丈夫,丈夫的忠告失敗了。
如果那位母親這樣說:“小剛,媽媽看你最近表現得不錯,所以買了些你愛吃的東西好好犒勞犒勞你,你可要再接再厲啊!”
“謝謝媽媽,放心吧,我絕對不會讓您失望的。”
如果那位丈夫這樣說:“親愛的,我發現你最近的皮膚特別好,用了什麼化妝品埃”
“你知道我從來不用化妝品的。”
“沒用皮膚都這麼好,如果用了一定更漂亮。我今天發了獎金,我們去買一套化妝品吧。再買一套新衣服,做個頭發,你會更加迷人的。”
試問,這樣的話怎會不讓妻子眉開眼笑呢?
由此可見,人們不是不能接受忠告,問題的關鍵是提出忠告的方式是否得當,是合適得體,還是無所顧忌;忠告的態度是溫和有禮,還是粗暴蠻橫,這就是忠言能否順耳的根本分界點。要使你的忠告讓對方愉快接受,欣然改之,就要善於使用“不苦口”的良藥,“不逆耳”的忠言。
女人說“不”方法多
麵對親人、朋友、老鄉、同事的一些要求時,有的女性雖然內心並不情願,可是擔心別人會因此不愉快,影響到日後雙方的交往,隻好硬著頭皮應承,然而事後自己卻因此沮喪煩躁了很久。這些要求有的本身就不合理,有的超過了你的能力範圍,無論如何,你內心是極不情願的。你做著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你允許別人不斷地利用你,你心中的不滿日積月累,有一天你終於失去了耐心,你把積累的怨氣一並爆發,想一想,那情形和結果將是怎樣的?為了你的心身健康,你有必要學會有效地拒絕別人,這也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策略。在某些情境下,是什麼原因使你難以開口說不,讓我們來看看幾個主要的原因。
怎樣才能有效地拒絕別人呢?應該采取有禮有力的策略。所謂有禮即有禮貌,要盡量照顧別人的權益和別人的情緒,所以用詞說話就要婉轉一些,切忌生硬地頂撞別人。所謂有力,是指有力量,即你講的話要明確地表達出,讓對方知道你內心不愉快的感受。
比如,你在看電影時,前麵有兩個人大聲地討論劇情,妨礙了你的觀賞,你就可以對他們說:“對不起,我聽不清電影在講什麼。”由於你講的是自己的感受而沒有怪罪別人,對方一般比較容易接受。相反的,如果你怒氣衝天地大聲嚷道:“你們兩個人是怎麼搞的?說話這麼大聲,吵死人了!別人還要看電影呢!”這樣的反應,固然也可以達到目的,但卻容易引起旁人或對方不快,而你自己似乎也表現出了不必要的怒氣。
在日常生活中,你想拒絕,做起來其實也很方便。例如:一位老鄉向你借錢買東西,他經常借錢不歸還。你可以說:“我沒零錢,不能借給你。”或者說:“對不起,我不是總有零錢。”又例如:你的一位好友熱情地向你遞支煙,要你非吸不可,此時你就可以說:“謝謝你,但是我實在不想抽煙。”
學會說不的實質也就是學會自如地表達否定的、不願意的感受,以直率、誠實和恰當的方式表達你此刻的感覺。對於在這方麵隻有微小不足的人,敢於開口但感情表達不充分的,應該使自己在語音裏再多點感情,談話時再生動些,多用手勢、直截了當、臉上多點表情等等。
對於難以表達真實感情的人,第一步應學會多用下列短句,“我喜歡你這樣做”“我不喜歡你這樣做”“我很高興你這麼說”“我不高興你這麼說”“我要你做……”,“我不要你做……”,這裏的“我”充分使自己介入了交流,注入了情感,然後再逐漸加上諸如表情、手勢、適當響亮的聲音、注視對方的眼神等,使自己更顯得成竹在胸,更有力量。
學會合理的拒絕。你就掌握了生活的主動權,你就會生活得更加輕鬆自如。你既不擔心與人接近,又不害怕與人爭辯,你的行為完全出於自然,有多少能力就表現多少。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這種能夠使自己自我維護的改變使你有更多的時間專心於自己該做的事,也使他人能夠意識到你的權利,真正理解你並尊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