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3)

漸漸變得憔悴

幽默的女人樂觀豁達

在人際交往中,幽默是心靈與心靈之間快樂的天使,擁有幽默就擁有愛和友誼,凡具有幽默感的人,所到之處,皆是一片歡樂和融洽的氣氛。在無法避免的衝突中,幽默感不強的人就麵臨考驗,是拍案而起,橫眉怒目?還是悲天憫人,大智若愚?幽默家的高明在於即使到了針鋒相對這時,也不像平常人那樣讓心靈被怒火燒得扭曲起來,而是仍然保持相當的平靜。在對方已感到別無選擇時,幽默家仍然有多種多樣的選擇。

幽默是人類獨有的特質,是智慧的體現。因為它可以化解許多人際間的衝突或尷尬的情境,能使人的怒氣化為豁達,亦可帶給別人快樂。具有幽默感的女人無論到何處都會受到歡迎。所以說:“幽默可以縮短人們之間的距離。”

幽默是一個人的學識、才華、智慧、靈感在語言表達中的閃現,是一種“善於捕捉笑料和詼諧想象的能力”。日本心理學家多湖輝把幽默稱作“語言的酵母”。恩格斯也曾經說過:“幽默是具有智慧、修養和道德的優越感的表現。”列寧則認為,幽默是一種優美、健康的品質。幽默能表現說話者的風度、素養,使人們在忍俊不禁之中,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生活、工作。

幽默也是一種高深的說話藝術,一般來說,真正精於談話藝術的人,其實就是那些既善於引導話題,同時又善於使無意義的談話轉變得風趣幽默者,這種人在交際場合上往往遊刃有餘,如魚得水,左右逢源。

幽默更是一種境界,不論是為人處世,還是麵對生活的尷尬和困窘,幽默都能使你贏得世人的欽敬和景慕。它能表現你的坦蕩胸懷,也能表現你的敏銳和機智,還可以把生活中的難堪和鬥爭的困窘化解成人生的灑脫與大度。

林語堂先生在論及幽默時說道:“幽默是在一個人曠達的心性中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其語言中絲毫沒有酸腐偏激的意味。而油腔滑調和矯揉造作,雖能令人一笑,但隻是膚淺的滑稽笑話而已。隻有那些巍巍蕩蕩、樸實自然、合乎人情、合乎人性、機智通達的語言,才會雖無意幽默,但卻幽默自現。”

很多女性的擇偶標準裏都包括“有幽默感”一條,殊不知,女性其實更需要具有幽默感。

幽默屬於樂觀的女人。幽默的談吐是建立在說話者思想健康、情趣高尚的基礎之上的。它對人提出善意的批評和規勸,它必然要求批評者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和較高的涵養。一個心地狹窄、思想頹廢的女人是不會有幽默感的。幽默者品德要高尚,要心寬氣朗,對人充滿熱情。大凡成功人士,他們在與人講話、談心時,言談話語間時常流露出幽默感,使人感到分外熱情、親切,這當然與他們具有樂觀的精神、高尚的情趣息息相關。

美國哲學家喬治·桑塔亞那選定在某天結束他在哈佛大學的教授生涯。當日,他在哈佛大禮堂講最後一課的時候,一隻美麗的知更鳥停在窗台上不停地歡叫著。桑塔亞那出神地打量著小鳥。許久,他轉向聽眾輕輕地說:“對不起,諸位,失陪了,我與春天有個約會。”講畢,急步走了出去。

這句美好的結束語充滿了詩意,頗具幽默感,可以肯定地說,不熱愛生活的人,無論如何也說不出這種詩一般的語言。

說話幽默是一個女人對待生活態度的反映,是對自身力量充滿自信的表現。一個女人隻有對自己的前景充滿希望,她才能發出由衷的笑聲,即使暫時處於逆境,她們仍對生活充滿信心。在生活中發掘幽默,用快樂來熨平生活留下的傷痕。

幽默不僅反映出一個人隨和的個性,還顯示了一個人的聰明、智慧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幽默既不是毫無意義的插科打諢,也不是沒有分寸的賣關子、耍嘴皮。幽默要在入情入理之中,引人發笑、給人啟迪,這需要一定的素質和修養。

幽默家兼鋼琴家波奇,有一次在美國密歇根州的福林特城演奏,發現聽眾不到大半,他當然很失望也很難堪,但是他走向舞台時卻說:“福林特這個城市一定很有錢,我看到你們每個人都買了兩三個座位的票。”於是整個大廳裏充滿了歡笑,波奇也以寥寥數語化解了尷尬的場麵。

幽默的形式有多種多樣,既有愉悅式幽默、哲理式的幽默,也有解嘲式幽默、譏諷式幽默。為了達到幽默的禮儀效果,對同事、對朋友宜多用愉悅式幽默和哲理式幽默,對自我、對友人也可根據情況適當運用解嘲式幽默,對待敵人、惡人則要用諷刺性幽默,以便在幽默譏諷中,給對方以鞭撻。

一個社會不能沒有幽默。有人形象地說:“沒有幽默感的語言是一篇公文,沒有幽默感的人是一座雕像,沒有幽默感的家庭是一家旅店,而沒有幽默感的社會是不可想象的。”幽默是潤滑劑,能使僵滯的人際關係活躍起來;幽默是緩衝劑,可使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傾刻間化為祥和;幽默如同一枚包裹了棉花團的針,帶著溫柔的嘲諷,卻不傷人。幽默也充分顯示出幽默者和被幽默者的胸襟和自信。

在社交場合,幽默的語言極易迅速打開交際局麵,使氣氛輕鬆、活潑、融洽。在出現難堪場麵時,幽默和詼諧便會成為緊張情境中的緩衝劑,使雙方擺脫窘境或消除敵意。詼諧幽默的語言還可以用來含蓄地拒絕對方的要求,或進行一種善意的批評。

古往今來,幽默的思維最首要的一點就是突破常規的想象和聯想,如:東施效顰、鄭人買履、買櫝還珠、畫蛇添足、掩耳盜鈴等等,這些寓言故事都是運用了形象思維的表現形式:想象和聯想,來給故事增添生動和幽默的。隻要我們反應敏捷,善於想象和聯想,勇於打破常規,幽默的基礎就被我們牢牢地打下了。

幽默的語言技巧有很多,在此,我們列舉幾例常用的方法,以饗讀者。

1.曲說隱衷幽默法

曲說隱衷幽默法即暗示幽默法,是對事物表達自己的看法,不是通過直說,而是通過種種可能進行曲說,並達到幽默效果的方法。

一位先生到一家西餐館用餐,坐好後,他拿起餐巾圍在了脖子上。這種行為在西餐禮儀上是不允許的。於是服務小姐走過去,親切地輕聲問道:“先生,你是理發,還是刮臉?”

服務小姐委婉幽默的話語既保全了客人的麵子,又不失禮貌,令這位先生立刻意識到自己的不當舉動,從脖子上取下了餐巾。

2.欲露先藏幽默法

所謂欲露先藏幽默法,就是在言語交際時,先故意說出令人疑惑不解的話,讓對方產生疑問,然後再加以解釋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這種方式往往在一藏一露間說出真相,體現幽默效果。

晉代的阮籍在做大將軍時,有一次有司(管理司法的官)向皇帝報告說,有一個人殺了自己的母親。阮籍說:“哈!殺了自己的父親尚且說得過去,怎麼竟然殺了自己的母親?”在場的人聽了都非常吃驚,紛紛指責他說的話。皇帝十分不解地問他:“殺父是罪大惡極的,你怎麼能這樣講話呢?”阮籍答道:“禽獸隻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殺了父親,便是禽獸。殺了母親連禽獸都不如。”眾人皆恍然大悟。

阮籍先故意說出有悖常理的話,引起眾人的疑問,然後再予以補充說明,使之趨於合理。

3.巧設懸念幽默法

巧設懸念幽默法,一般是先把自己的思路引入對方的思維軌道,然後來個急轉彎,把對方置入困惑的境地,再用關鍵性話語一語道破,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聽眾在出乎意料之外,捧腹大笑。

一位年過半百的貴婦問蕭伯納:“您看我有多大年紀?”“看您晶瑩的牙齒,像18歲;看您蓬鬆的卷發,有19歲;看你扭捏的腰肢,頂多14歲。”蕭伯納一本正經地說。貴婦高興得禁不住跳了起來:“那您能否準確地說出我的年齡呢?”“請把我剛才說出的三個數字加起來吧。”

在這裏,蕭伯納沒有直接說出貴婦的年齡,而是進行了一番明褒暗貶,諷刺了貴婦的惺惺作態,達到了一種喜劇的效果。

4.順水推舟幽默法

“順水推舟”幽默法是指,當發現對方理虧,不直接與之爭辯,而是順著其歪理加以發揮,讓對方自知其繆,從而產生幽默的效果。

有一位鄉紳家裏請了一個教書先生,每天吃飯總是請先生吃冬瓜。先生吃得實在受不住了,就問主人:“你家難道隻喜歡吃冬瓜嗎?”“是呀!”鄉紳答道:“冬瓜不僅好吃,而且還可以明目。”有一天,鄉紳來到書館,看到教書先生正站在窗口眺望,似乎並不知道有人進來,就在後麵拍了一下先生的肩膀,先生這才轉過頭來,吃驚地說:“實在對不起,我正在看城裏戲園子的戲,看得太入神了,沒有注意到老爺您進來,真是失禮。”“城裏演戲你在這也能看到嗎?”鄉紳詫異地問。教書先生不慌不忙地答道:“因為頓頓吃冬瓜,所以眼睛明亮得可以看到很遠。”鄉紳聽後,覺得很不好意思,從此,每天飯桌上有魚有肉來款待這位先生。

教書先生沒有直接指責鄉紳的吝嗇,而是順著鄉紳“吃冬瓜明目”的理論加以發揮,得到一個更荒謬的結論——能看到城裏戲園子演戲。如此一來,巧妙地迫使鄉紳不得不改善對他的待遇。

5.誇大其詞幽默法

有時將事實進行無限製的誇張,造成一種極不協調的喜劇效果,也是產生幽默效果的方法之一。

馬克·吐溫有一次坐火車要去一所大學演講。因為離演講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十分著急,可是火車卻開得很慢。當列車員來檢票時,馬克·吐溫遞給他一張兒童票。列車員上下打量了馬克·吐溫一番,笑道:“真看不出來,您還是個孩子呢。”幽默大師聳聳肩答道:“我現在已經不是孩子了,但我買火車票的時候還是個孩子,火車速度實在太慢了。”

火車的速度再慢,也不至於慢到讓一個孩子長成大人。在這裏,幽默大師將火車緩慢的速度進行了無限製的誇張,達到了預期目的。

6.反戈一擊幽默法

反戈一擊幽默法雖是一種攻擊性幽默法,卻常常用於比較親近的人之間,越是親近,越可攻擊。因此,也被稱為戲謔性攻擊。

相傳北宋年間,大文豪蘇東坡與王安石攜手同遊泰山。二人一路上吟詩做對、談笑風生、好不愜意。遊至東斜碑,蘇東坡突發奇想地要與好友開個玩笑,指著東斜碑隨口吟道:“恨當年安石不正。”王安石微微一笑,對道:“到如今仍向東坡。”說完,二人相對一視,隨即哈哈大笑。

王安石與蘇東坡都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且二人有著深厚的友情,王安石知道好友是和自己開玩笑,因而巧妙地以對對子的形式予以回應,既體現了其機智幽默,又展現出非凡的文采。這個故事也成為中國楹聯史上的一段佳話。

7.巧作類比幽默法

通常回答別人的提問時,正麵的簡單回答極易落入俗套,難以滿足提問者的口味,聰明的回答者會漫不經心的似答非答,接著開動大腦的形象思維,使出巧作類比的招數,占據主動,最後讓對方折服。

作家劉紹棠一次在作報告時,有人遞上一張紙條,上麵寫著“共產黨不是偉大、光榮、正確和戰無不勝的嗎?為什麼連‘現代派’和‘存在主義’都要抵製,怕得不得了呢?”劉紹棠看完紙條後,忽地一下站起來問道:

“你們說我身體好不好?”

他紅光滿麵,體魄健壯,大家異口同聲地說他身體“棒”!

這時,他再問道:“那麼你們說我為什麼不能吞蒼蠅呢?”

劉紹棠的這番演說博得全場聽眾們的一片掌聲。坦率地說,劉紹棠所麵臨的場麵是令人不快的,也是不易應付的,如果從正麵論述抵製西方錯誤思潮的意義,未必會使寫條子的人心服,而劉紹棠卻是提出一個問題進行反問,把自己的觀點寓於形象的類比之中,獲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8.聲東擊西

聲東擊西、言此意彼,從字麵的意思來理解,就是目標向東,卻說向西,欲要前進,卻先要後退的意思。有些場合,利用“聲東擊西”的技巧,把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語言來表達出來,言此而意彼,會收到更好的效果。這種幽默技巧裏飽含著說話者的智慧,也展現了言者較強的聯想能力。

從前有一個財主,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到野外遊玩,在回來的路上迷失了方向,他左看看,右瞧瞧,突然看見前方有一個農民在田裏幹活,便騎馬走到農民跟前,大聲問道:

“老頭子,你知道往安福莊的路怎麼走嗎?”

農民見財主不僅不下馬,而且說話還十分無禮,就說道:“對不起,老爺,我沒有時間和你說話,因為我們家的馬剛剛”哞哞“地叫,生下了一頭小牛,我得趕著回家去看看。”

財主一聽,哈哈大笑,說道:“笑話,真是笑話,馬怎麼會生下牛,而且還”哞哞“地叫?”

“老爺,我也不明白,這畜牲怎麼不下馬,而且還”哞哞“地叫?”農民說道。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足以見到這位農民的聰明才智,和豐富的聯想、想象的能力。農民的話表麵上看是在說馬下牛的事,實際上是采用了“聲東擊西”的手法,笑罵財主的無禮,財主乍一聽沒有察覺,可細細回味才發覺吃了啞巴虧,但有氣也隻能往肚子裏麵咽了。

9.因勢利導幽默法

在一些論爭場合裏,應該時刻注意周圍群眾的情緒,盡量運用形象思維來調動群眾支持自己的觀點,巧妙、形象地使出“因勢利導,誘人入套”的招數,尋找突破口,借助群眾的力量,給對手精神重壓,使對方沒有回擊之力。

英國大文豪蕭伯納的劇本《武器與人》首次公演即獲得巨大成功。觀眾們要求蕭伯納上台接受群眾的祝賀。當蕭伯納走上舞台,準備向觀眾致意的時候,突然有人對他大聲喊叫:

“蕭伯納,你的劇本糟透了,誰要看?收回去,停演吧!”

觀眾們都以為蕭伯納會氣得發抖。哪裏知道,蕭伯納非但不生氣,還笑容滿麵地向那個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很有禮貌地說:“我的朋友,你說得很好,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說著,他轉向台下的觀眾說:“遺憾的是,你我兩個人反對這麼多觀眾能起到什麼作用呢?你我能禁止這個劇本演出嗎?”

蕭伯納的話音剛落,全場就響起了歡快的笑聲,緊接著是觀眾們對蕭伯納暴風驟雨般的掌聲。那個挑釁者隻好灰溜溜地逃出了劇常

麵對挑釁者的汙蔑,蕭伯納要是一味退讓,未免有失麵子,若是與之爭執,非但無濟於事,還會在觀眾心中留下孤芳自賞、自命不凡的壞印象。蕭伯納此時充分發揮了想象和聯想,以觀眾為角度,運用幽默的口吻表述出“隻有你我反對是沒有意義的”意思。最後,憑藉著觀眾的支持和信任,把挑釁者推向群眾的對立麵,使其敗下陣來,狼狽而逃。

10.綿裏藏針幽默法

幽默來自於廣聞博見的知識聯想和對生活的深刻體驗與觀察。幽默的話語作為一種語言藝術,其形成的基礎和條件是要有較高的觀察力和想象力。綿裏藏針,外柔內剛的幽默之法,就是通過說話者的敏銳觀察和豐富的想象力,使聽者既有刺痛之感,卻又找不到痕跡。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便是一位能言善辯、風趣幽默的政治家。

一位女議員對丘吉爾說:“如果我是你妻子的話,我會在咖啡裏放毒藥。”

而丘吉爾答道:“如果你是我的妻子,我會喝掉它。”

還有一次,在丘吉爾脫離保守黨,加入自由黨時,一位媚態十足的年輕婦人對他說道:

“丘吉爾先生,你有兩點我不喜歡。”

“哪兩點?”

“你執行的新政策和你嘴上的胡須。”

“哎呀,真的,夫人。”丘吉爾彬彬有禮地回答道:

“請不要在意,您沒有機會接觸到其中任何一點。”

在這裏,丘吉爾就是利用他敏銳地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巧妙地運用綿裏藏針的幽默之法擺脫了尷尬的場麵。盡管其外於形式是溫和的,但這種溫和之中蘊涵著批判。

美國前總統林肯也是一位幽默的高手。

有一次,有位外交官偶然看到美國前總統林肯在擦自己的靴子,他問:

“總統先生,你經常是自己給自己擦靴子嗎?”

這句話顯然是帶有諷刺的口吻,作為外交官,這種口吻就會使聽話者感到難堪。

林肯總統卻不動聲色地回答道:“是啊,你經常是給誰擦靴子呢?”

這句話回答的太巧妙了!不但表明了自己的人格尊嚴,而且還給對方一記反擊。這種綿裏藏針的方法,表麵上相當溫和,可實際上卻帶有批評、反擊的意思。

11.莊話諧說幽默法

在一些特定的場合,對方有關嚴肅話題的提問往往頃刻間使眾人把注意力聚集在己方身上,給己方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若故意作出有違常規的回答,將嚴肅轉為幽默與詼諧,就能在笑聲中避開回答可能造成的尷尬。幽默的話,能抓住聽者的心,也可以使一些深刻的思想表達得更生動、更形象。

有一次,周恩來總理在北京召開記者招待會。他介紹了本國的經濟建設情況和對外方針後,謙和地請記者們提出問題。一位西方記者站起來問道:

“請問總理先生,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

麵對西方記者的提問,周恩來總理當然聽出其弦外之音。但他從容自若,麵無一絲慍色,用幽默而又語調輕鬆地答道:

“這個問題嘛,有十八元八角八分。”

說到這裏,周恩來總理故意停了下來,環視大家。場內鴉雀無聲,記者們為之愕然,麵麵相覷。稍許,周恩來總理才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