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臭的食物為什麼吃起來香?(1 / 1)

為什麼人們遇到臭的食物竟然愛吃?

其實,愛吃臭的食物都怪我們的老祖先。

很久以前,不白吃的祖先作為原始人隻能吃生肉,生肉這東西實在是太難消化了,偏偏不白吃的祖先消化能力還不太好。

大夏天的,肉沒吃完,放著很快就開始變臭了。

可是不白吃的祖先餓呀!看著這塊味道有點惡心,但不吃就會餓肚子的臭肉,最終還是把它吃了。

肉在適度腐爛變質後,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成了更容易消化的食物,不白吃的祖先多年的消化問題大為緩解。

其實,食物的臭味大多源於發酵,發酵過程中,食物中的蛋白質會被微生物分解,產生有鮮味的氨基酸,使食物變得鮮美可口。

於是原始人開始流行吃腐肉和發酵食物,這個習慣流傳至今,“食臭”已經變成味覺記憶寫在了人類基因裏。

中國獨特的“食臭”省份

作為食臭大國,中國能把臭食吃得登峰造極的省份是哪一個呢?

當然是“三日不吃臭鹹菜,腳步跑不開”的浙江了。說起吃臭食,浙江人沒有怕的。浙江寧波就有著名的“寧波三臭”——臭菜心、臭冬瓜和臭莧菜梗。其中,臭莧菜梗是一種“外剛內柔”的臭食,外皮很硬,但裏麵卻像果凍一樣一吸就出來了。著名的大作家、美食家汪曾祺就是這樣吃的:“噙住一頭,一吸,芯肉即入口中。這是佐粥的無上妙品。”

製作臭莧菜梗最重要的就是臭鹵,這是寧波臭食的靈魂。臭冬瓜、臭菜心也都是用臭鹵醃製出來的,一壇上好的臭鹵可以保存數十年,臭味不散,越醃越臭。任何食材,隻要放進臭鹵裏醃製一段時間,就能變成讓人欲罷不能的臭味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