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九天玄女與亢蒼、燭龍、刑天三神素來交好,更與亢蒼姐弟相稱。玄女見今日情景,看出天帝早有悔意不願再爭,而水族二神也無力與天界相抗,故而好言解勸。
刑天斷首之後性成癡狂,無法再管領南天水務及一應水族。燭龍與亢蒼商議,將原來北中南三天境自中間劃為南北,兄弟二人燭龍在北,亢蒼在南分管水務。刑天殘軀由燭龍帶到北方天境府照料,刑天之首由亢蒼尋找地方安葬。
兄弟二人商量已定,分手而去,天界諸仙也各自回府。
亢蒼捧著玉匣,想想三弟的頭顱躺在裏麵,心中悲愴欲絕,無心回府,徑往不周仙府而來。
不周仙子見亢蒼到來,隻將雙眼望他,亢蒼知道她是關心刑天,當下無言,隻將玉匣放在桌上,昂首瞑目,黯然神傷。
仙子打開玉匣,見了刑天斷首,大驚失色,合手掩口,念及昔日之情不禁潸然淚下。但與亢蒼四目相望,鎖眉凝悲,無語淒涼,深情交互之間,彼此心意,俱已相知。仙子捧著玉匣黯然神傷一陣,將那斷首葬在不周山下。
自刑天與天帝爭大之後不過百年,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又起爭執,晝夜激戰,共工戰敗惱羞成怒,以頭撞觸不周山。當時不周仙子奉巨藤靈神遺命守護不周山,共工撞觸不周山,仙子慌忙祭起滿山藤蔓根係將山固住,奈何共工力大,仙子支持不住。以天下蒼生,山倒天崩之事苦苦哀求。共工旁若無人,撞觸不休。
危急之時,亢蒼駕雲至此賞花,正遇見共工頭觸不周山,仙子無可奈何苦苦哀求中。亢蒼心中大怒,飛身上前揮起一掌,打在共工巨頭之上。共工悶哼一聲,暈死在地。
奈何不周山已被共工損壞,崩勢已成。亢蒼搖身一變,化作天亢大蒼龍,好似一根巨大的繩子一般,將不周山纏住。
以不周仙子無數藤蔓之力,更兼天亢大蒼龍的神力,支撐不周山本不在話下。奈何一山易撐,天崩難支。不周山是中天境內的唯一支柱,上承渾天之重,不周山崩落,天也崩降下來。
刹那間,天壓著山,山壓著天亢大蒼龍一起墜落。天墜到一半從中間撕裂一道口子,天上的水從口子猛撲下來,頓時洪水滔天,神力難挽。
不周山崩,將亢蒼和不周仙子一齊埋壓,亢蒼已化作天亢大蒼龍,用自己巨大的身軀掩護不周仙子,他頂起一片天,嘶吼著,以目示意仙子趕快逃開。
仙子從崩岩落石中逃出來,回身望向亢蒼,以為他也能輕易逃出來。可是倒下的半個不周山已將天亢大蒼龍牢牢地壓住,無論亢蒼如何地縱使神力,終究還是逃不出這危險境地。
仙子心中焦急,隻恐亢蒼有個閃失,他抬頭望去,落石紛紛,那剩下的半個山體也快崩塌了。
天違人願,那不知是從何而起,意在何為的“宿命”總是注定著一些無奈何的痛楚。
餘下的山體,在忽然間崩塌了,轟聲如雷,響徹天地,巨岩如雨,紛紛塌落。
亢蒼怕是逃不出來了。
君若身死,妾何獨活?
不周仙子雙目淚灑,奔身回去,擁住天亢大蒼龍的脖頸,深情而望。
巨石雨落..。。
我本為你而來,因你而亡,你若得活,我死何憾?
知君為妾至,由妾而死,妾身苟存,此心何侍?
不周仙子,天亢之蒼,連著刑天斷首俱被不周山殘石掩埋,仙神不知所蹤。
初見,相識,相知,相伴,相終,未曾一言一語。
天崩地裂之中,不知何處,分明一聲輕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