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蕩之小序(1 / 1)

不周山倒之後,女媧見世間洪水滔天生靈塗炭,決定練石以補蒼天。於是周遊四海,在東海之外找到一處天台山,天台山乃是東海五仙山之一,五座仙山分別油五隻神鼇背著,不使沉沒入海。東海五仙山惟有天台山出產五色土,女媧乃以巨石為爐,五色為料,日炎為火,曆經九晝夜,練就五色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又經九晝夜,以三萬六千五百塊補天,獨有一石留在天台山中湯穀山頂。

天崩的缺口雖然補好,奈何中天之境再無支撐,東海神鼇自願獻出四足以充作中天之柱,神鼇斷足,女媧憐之補天有功,乃自扯身上仙衣四塊,做成四鰭補以四肢,自此東海鼇類開始用鰭遊行。

自女媧補天之後天下乃安,三界順應造化,各自繁衍生息。

水族三神中隻剩燭龍,天地間所有水族水務皆由他一人統管,部下水族之中有敖氏四兄弟,令其分管四海,各稱龍王,由四海龍王幫襯燭龍,天地水務倒不曾有亂。

後經七十六年,天帝又起意要將水族歸令天界,燭龍一神無力抗爭,隻好順從。自此行雲縱雨之事盡聽天帝旨意。

不周山下,埋著不周仙子和亢蒼的遺身,曆經千年早已石化成骨,二神元靈或入輪回,或升九虛,或者蕩遊三界,無人可知。

隻是燭龍每每想起此事,常為當年回響在天地間的那聲輕笑所疑念。

究竟何人輕笑,奈何獨笑以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