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長安道(一)(1 / 3)

長安古道,晨。

一天之際的晨光,輕柔,朝氣,散發著新的活力,而一年之末的秋又有些慵懶,寂寥,兩者的組合更像是領著大頭兒子的小頭爸爸,但這就是人生。

長安古道是長安商人們賴以生存的生命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管是大的商會還是小的行腳商,長安道都是他們每年必須行走的道路,這也是人生。

這也是羅刹雖是異族,卻曆來沒有被防備過的原因,除了那份被全大陸公開的協議,便是因為羅浮商會建立了大陸最全最廣的商道,北至大雪山,南回羅刹的不落城,當然也包括長安,有獸的足跡的地方,便有羅浮,之所以不是人,是因為羅刹也和獸做生意。

這裏的獸指的不是妖獸,魔獸,它們早已升入上界,現在依舊留在世間的除了野獸便是仙靈。

悟道獸者通靈,就像龍,鳳。

丹丘生蹲在長安的界碑旁,用手拂去界碑上幾百年的風塵,上麵長安兩字已經有些暗淡,字間卻依然可以看出幹戈殺氣。從高祖親自立下這枚碑至如今,不知有多少文人騷客站在這座界碑旁,看著遠處的巍巍長安,長籲感傷。他小的時候也在這裏站過,隻不過那時也沒有注視過遠處大哉長安遮掩下這枚小小的界碑。

白駒過隙,一百五十載過的真的很快,長安界碑立在這,不論春寒秋雨,見證著長安過往,前塵往事,丹丘生記得甲子前十年,自己離開這座城池時也是蹲在這,親手合上了界碑上的雙眼,那時的心情應是歡悅,豪邁的。

他就這樣蹲在那,沒有去理會從他兩旁走過的行商們疑惑的眼神,書生不言武,在他們看來一個背著法劍的書生是稀奇的,不過這裏是長安,稀奇的人多了些,更何況麵前這個人還沒有走進他們心目中的長安城。

他就這樣不停的擦拭著,碑麵已經幹淨,甚至那些本是依附在碑角的碎石青苔脫落下來,露出一身坑坑窪窪的傷,以及那道淺淺的劍痕。

丹丘生伸出自己已不是很潔淨卻依然修長的手,撫摸著那道傷痕,她的棱角,她的情感,他給她留下的曾經。這一瞬,他癡了。

這癡癡的樣子很不雅,他自己卻渾然不覺,仿佛是見到一位多年未遇的老友,又或是遠遊歸來的遊子,無言,心中早已淚千行,其中情誼難以言表,已經很久沒有這樣高興,甚至感傷了。

他離開長安時立下了誓言,留下這道劍痕,劍痕很淺卻代表了他的心意,如今,他回來了,誓言卻已不算是誓言。

物事,人非。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寒未至,甲子已如往事隨風。更何況山又哪裏像仙境般讓人流連忘返。

時間確是磨平一切雄心壯誌的工具,又或是站在時間這端的你看著那端的雄心壯誌微嘲,畢竟,當時年輕的自己還是過於天真無邪。

自己在甲子前的那一天親手用手中的紫電斬斷了那個她,為了那個雄心壯誌,卻違背了臨行前護其一生的誓言,後來的一個甲子,自己寸功未進。這是她死前那聲哭號的詛咒,也是自己依然可以感覺到她的唯一。這種感覺,很懷念。

也是在那一天,紫電開靈,紫色的電光塗染了整個天際。

紫電與青霜本是他武庫中最喜歡的一雙對劍,自己把青霜交給了那個叫青霜的她。

同樣在那一天,那個叫做青霜的女子提著手中的青霜劍站到了自己的麵前。

結果,那一天,紫電開靈,青霜斷折,伊人逝去。

浪子回頭。

後來的這一個甲子,自己在學宮中寄情山水六藝,無心修為。這也是自己寸功未進的原因,不過究其根底還是青霜那聲哭號太過悲傷,相伴二十載,從未見過那樣一個安靜冰冷的女子這樣剛烈過。

教書耕種,畫棋禮樂,生活的樂趣讓自己又重新找回了夢的本初。

女織男耕,桑麻滿圃,這才是人生。

如果不是陸派主讓我來尋師弟與師侄,自己想來還不會下山。

“師兄,臨行前,師傅讓你帶上紫電。”女童看著眼前不是很在意的師兄好意提醒著。

“哪需如此繁瑣。”丹丘生一如既往的灑脫,身旁的紫電劍芒卻閃了閃。

“師兄。”女童有些無奈這個明明教書很認真嚴厲,私下卻如此狂放不羈的師兄。

“知道,知道,你不說,我也會去做。”這話不僅是對女童說,更像是對著那把紫電劍。

女童跳脫的離開後山的無心崖,丹丘生背起身旁的紫電,看著自己經營了甲子的花圃,那一朵花骨已成還未盛開的青堇,滿臉懷念。

“去後,不知還有幾年逍遙,青霜你說是不是”紫電鳴,似哭。

就這樣,已到晚年的青年道士,下山。

邑邑何邑邑。

穿過長安城外不知方圓幾裏的城邑,丹丘生走到了長安內城的那道玄武門,便是長安令自己也不太清楚,每年都在向外擴張的城郭如今到底幾何。

秋收季節,僅僅初秋,麥田裏的麥穗已經飽滿,一陣風拂過,風吹麥浪。晨風有些微冷,周圍行商腳夫們抖了抖肩,又向下捋了捋長袖,穗粒同樣瑟瑟抖動。這個季節的時辰行走在商道上,還不是特別辛苦,再加上邑中村落縣城形成的早市,雖是晨,整個長安已經熱鬧開來。

八十年前的長安是一座圍城,有一段將近二十年的黑暗,城內的人想要出去,城外的人又想進來。

如今的長安被迫開了幾道開口,那些開口也就是城門,人進人出,形成人流。

丹丘生是一個在長安經曆了進進出出的人,甲子前從長安費力逃出,如今又如此輕易的走回,因緣有時真的是說不清楚。

長安門禁的檢查向來馬馬虎虎,因為是金吾衛。吾衛不靠譜,這是整個長安百姓得到的共識,但金吾衛這個編製卻從未被取消過,百姓們對此倒是沒有太多意見,除了一些特殊時期,長安的治安是極好的,倒是百姓都把金吾衛當作平日裏的樂子來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