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各方的反應(三)(1 / 2)

阿七並沒有急著搭話,倚著門檻,就地脫了靴子,拿起來拍了拍鞋麵。眼角的餘光卻始終警戒著周身,待半柱香的功夫,左右確定周圍沒人,這才捋起半截門簾,鑽進裏屋。

“張公,李東陽去了楊延和府上。”

屋內煙波嫋嫋,飄著一股茶香,是上好的蒙頂石花。這種茶產於劍南,也在蜀中,難得的不是茶,是難上青天的蜀道,故而在境內並不十分流通。

坐在裏屋中央的蓑衣老人,本來正端茶壺往裏端詳,聞言眉頭略微皺了皺,扣上茶壺,示意阿七說下去。

阿七一個激靈,握住刀柄的手就顫了顫。他跟著張公公也有七八年上了,本不該這麼魯莽,奈何每次麵對張公時,總覺得戾氣逼人。

外人隻覺得張公做事莽撞,易衝動,是八虎裏有名的火爆脾氣。誰知道這幾年來,沒有外人在時,張公是越發的沉默寡言了。這樣的張公,就是一條躲在角落裏的毒蛇,遇到到合適的時機,竄出來對獵物一擊致命。

可惜世人隻知道劉內相,有幾個知道張公厲害的。八虎八虎,在阿七眼中,劉內相隻不過是一頭張狂跋扈的林中之王,推出林中,便奈你不得。真正可怕的是那些不言不語害得人家破人亡的人。

“嗯?”一聲不滿的輕哼落在阿七耳朵裏,如置冰窖。

阿七的頭又低下幾分,小心道:“照您的吩咐,將陳家二少爺的卷宗透過東廠的小的們,泄給了李大人,今晨他果然就去了楊延和府上。”

張公公比一般內監長得有氣勢得多,一雙大手也是骨節修長,摩挲了紫砂茶壺幾下,張公公突然喉結幾聲抖動,低聲笑起來:“不管事態如何,知道李東陽和楊延和親密到這地步,這也就算值回票了。做的很好,繼續給咱家盯緊……”張永聲音又壓低了幾分,蹦出個“陳圭”二字!

阿七麵上不動聲色,暗地裏感歎,張公行事越發沒有跡象可尋了。

低下的人,都以為張公對陳家二公子另眼相看了,誰知道現在下起命令來,半點情麵不留——居然不是監視四祖宗,也不是監視李東陽和楊延和,監視的對象,卻是這個張公一直暗中幫了不少的陳圭。

這蝸居在小小高郵的少年,一入京城,不知不覺間,攪動得四方風起雲湧。阿七心裏也是有微微好奇心,但是看著張公公帶著些娘味道的動作,在撥弄著那柄紫砂壺,阿七就覺得自己的好奇心,像那嫋嫋升起的水霧——還沒到屋頂,就消散不見了。

他接了吩咐,告退下去,小心張望半天,確實沒有可疑人物在周圍,才提著神去了。

留下張永等到那壺茶水涼了,都沒離開。

他現在發現,事情似乎並不都是在他掌握中。

他們這樣活成了精的人,是無論如何都不信天底下有這樣的巧合。什麼救主,分明是陳二公子舍得一身剁,也要貼上了當今聖上。張永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多久,這於別人來說,或許是個了不得的功勞,對於服侍正德多年的老人來說,外人是如何也動搖不了他們幾個在聖上麵前的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