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上的繁榮,當然讓宋朝老百姓的日子過得相對富足一些。宋朝的富庶,宋人自己也感受到了。宋真宗時的宰相王旦說:“京城資產,百萬(貫)者至多,十萬而上,比比皆是。”往汴京的大街上隨便扔一塊石頭,便能砸到一個腰纏十萬貫的土豪。
我們不妨將宋朝人的生活水平跟其他朝代比較一下。漢代史書必大書一筆的富翁,如果放到宋朝,不過是一個不足為道的中產而已;而宋朝一戶中產之家的財產,則是漢朝中產之家家產的10倍乃至30倍。
唐朝詩人愛炫富,有個叫韋楚老的唐朝詩人寫了一首炫富的詩,詩中提到:“十幅紅綃圍夜玉。”但宋朝的沈括卻嘲笑他沒見過世麵:“十幅紅綃為帳,方不及四五尺,不知如何伸腳?此所謂不曾近富兒家。”沈括的結論是:“唐人作富貴詩,多記其奉養器服之盛,乃貧眼所驚耳。”
後來的明朝人,則對宋人的富足生活有些“羨慕嫉妒恨”。一個叫郎瑛的明朝學者感慨說:“今讀(宋朝人的)《夢華錄》《夢粱錄》《武林舊事》,則宋之富盛,過今遠矣。今天下一統,賦稅尤繁,又無歲幣之事,何一邑之間,千金之家,不過一二?”
此外,宋朝人也比較會享受生活。在今天,一名城市小資心儀的有品位的生活是怎樣的?大概就是這個樣子:養一條寵物狗,經常去影院看電影,到星巴克喝咖啡,下班後買束鮮花帶回家,隔段時間就出去旅遊一趟。宋朝小市民的生活也差不多如此。他們養寵物,家裏插鮮花,喜歡遊山玩水逛公園,上茶坊品茶,到瓦舍勾欄看表演,追求美食,家中常備飲料,每日沐浴(要知道,那時候的歐洲人幾乎是不洗澡的),使用牙刷與牙粉清潔牙齒。
宋朝表現出來的這些文明成就,讓我特別有親切感,所以我才會不厭其煩地寫文章、發微博介紹宋朝文明。偶爾有學校與微信群邀請我去做講座,我也是趁機將宋朝曆史拿出來“吹噓”。說得多了,便博來了“宋粉”的稱號。
自打被稱為“宋粉”之後,我跟其他朝代粉也有了一些爭吵。但是,正如我“粉宋朝”是出於“粉文明”的緣故,我與其他朝代粉爭吵,也是為了反對我認為“不文明”的曆史現象。比如一些自由主義者禮讚大唐,說大唐自由開放之類的,我便會忍不住提醒他:如果你穿越到唐朝,小心托生在賤民之家。在唐朝賤民是主家的私有財產,可以牽到市場買賣。而這個製度,到了宋代就逐漸瓦解了。
還有一些“明粉”經常跑來責問我:大宋、大明都是漢人王朝,你為什麼總是黑我大明?“明粉”中有許多“皇漢”,而“皇漢”的邏輯是我永遠都不懂的。我“黑”明朝跟它是不是漢人王朝毫無關係,隻是很看不慣朱元璋建立的那套顯得很野蠻的製度而已。比如他將農民的活動範圍限製在一裏之內,任何人離鄉百裏,都要先向官方申請介紹信。
有雜誌給我的本家吳曉波先生發問卷:如果你能穿越,最想回到哪個朝代?吳先生想了一下說:“宋朝吧。”如果要穿越,宋朝確實是首選。不過,我這個“宋粉”其實並不想穿越到宋朝,我還是很享受今天的現代文明的。但我會繼續不遺餘力地“鼓吹”大宋文明,因為我認為,一千年前宋朝人建立的文明成就,是祖宗留下的一筆珍貴遺產,不應該被今人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