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為什麼粉宋朝(2 / 3)

兩宋三百餘年,確實極少有士大夫因為上書言事、發表議論而被朝廷羞辱、殺戮。要知道,明清時期,受文字獄牽連而被皇帝砍腦袋的人可是數以萬計的。

我再舉個例子。宋仁宗時,四川有個老秀才,給成都太守獻詩一首,詩中說:“把斷劍門燒棧道,西川別是一乾坤。”意思是說,咱們派兵守住劍門關,再把通往四川的棧道燒了,就可以將四川變成一個獨立王國。這是赤裸裸地鼓動四川割據獨立嘛。成都太守一聽,這還了得?立即將那老秀才抓起來,將案子報到朝廷。宋仁宗說,這是老秀才故作驚人語,說大話吸引眼球罷了。不必為難他,將他放了,找個小地方給他個小官當當。這件事要是發生在朱元璋在位時期,或者發生在所謂的“康乾盛世”,那個老秀才必定是要被誅九族了。不得不承認,宋朝的政治氛圍確實比其他王朝更開明一些。

宋朝的社會製度也比其他朝代更開明、開放。一個生活在宋代的人,在法律上沒有貴賤之分,允許自由遷徙,出遠門不需要帶通行證、介紹信。如果他要是生活在漢代、唐代、元代、明代,想出趟遠門都得在戶口所在地開具一張介紹信,否則,過關時會被抓起來。

宋朝人結社也很自由,演雜劇的有“緋綠社”,蹴球的有“齊雲社”,唱曲的有“遏雲社”,喜歡相撲的有“角抵社”,喜歡射弩的有“錦標社”,喜歡文身花繡的有“錦體社”,喜歡舞棒弄棍的有“英略社”,說書的有“雄辯社”,表演皮影戲的有“繪革社”,剃頭的師傅有“淨發社”,變戲法的有“雲機社”,熱愛慈善的有“放生會”,寫詩的有“詩社”,甚至好賭的也可以加入“窮富賭錢社”……各種社應有盡有,隻要你能拉到幾位同好,就可以結成一個“社”。

南宋李嵩繪製的《骷髏幻戲圖》

1831年,法國人托克維爾到美國訪問,待了大半年。他發現,在美國不僅有人人都可以組織的工商團體,還有其他成千上萬的各種團體。既有宗教團體,又有道德團體;既有十分認真的團體,又有非常無聊的團體;既有非常一般的團體,又有非常特殊的團體;既有規模龐大的團體,又有規模甚小的團體。如果托克維爾有機會在12世紀到13世紀訪問中國,他一定會發現宋人的結社也豐富得足以讓人瞠目結舌。

宋朝經濟之繁榮恐怕連網上的“宋黑”都不敢公然否認。世界上第一張紙幣誕生在宋朝;11世紀至13世紀的宋錢,是風靡東南亞的硬通貨;在宋朝的大城市,出現了類似於有價證券交易中心的“交引鋪”;宋朝的城市人口大約占總人口的20%,南宋時達到大約22.4%,而1957年時這個數據隻有15.4%;宋朝的非農業稅比例最高時接近85%,農業稅變得微不足道,這是中國曆史上絕無僅有的事情。

現在人們都在熱議的“一帶一路”,其中“海上絲綢之路”最繁華的時間段就是宋元時期。在本書《中國人的海神》一節中,我會比較詳細地介紹宋代的海外貿易盛況:當時整個宋朝的海岸線,北至膠州灣,中經杭州灣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廣州灣,再到瓊州海峽,都對外開放,與西洋、南洋諸國發展商貿。許多人誇耀的“鄭和下西洋”,其實隻是朱明王朝耀兵異域之舉罷了,跟發展商貿沒什麼關係。

而憑著遙遙領先世界的造船技術、指南針與豐富的航海經驗,宋朝的海商將商船開至南洋群島,穿過馬六甲海峽,駛入孟加拉灣,然後進入印度洋。又經印度洋進入阿拉伯海與波斯灣,再沿著阿拉伯半島海岸進入紅海。原來由阿拉伯商人控製航線的印度洋,在11至13世紀時,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