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九章 共青團組織在中國青年文化建設中的作用(2 / 3)

青年是文化建設的主要推動者和先進文化的有力傳播者,同時又是文化建設的最大受益者和最大消費者。要用健康有益、充滿活力的文化吸引和引導青年。要幫助青年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審美能力,在萬花筒般的社會裏辨別真與偽、美與醜、善與惡。引導青年抵製消極和不健康文化的影響,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文化觀念、價值趨向和消費導向,追求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營造有利於青年成長發展的良好文化環境。對於青年的文化思潮、文化現象、文化行為,有益的要積極扶持,無害的要寬容允許,有害的要堅決反對,並采取切實措施進行抵製。

(六)大力加強青少年文化陣地建設

近些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持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共青團的文化陣地建設有了很大發展。全國已建各級各類青少年宮、活動營總數1200多所,團屬報刊125家,團屬網站360個。新形勢下加強青少年文化陣地建設,一是要大力探索新的陣地,積極開辟廣播電視青年頻道、報紙雜誌青年欄目,加強青少年網絡影視中心建設,把青年文化活動的觸角更多地延伸到大眾傳媒渠道上去,積極聯合社會力量建設青年文化陣地。二是要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充分發揮已有的青少年宮、青年報刊、青年網站等陣地在青年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不斷豐富青年文化生活,滿足青年文化需求,更好地教育服務青年。三是在農村積極建設青年中心和鄉村青年圖書站等文化活動場所,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要積極推動青年文化事業和青年文化產業的發展壯大,在我國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七)積極引導廣大青年在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繁榮中發揮開風氣之先的作用

廣泛動員青年踴躍參與校園文化、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機關文化、鄉鎮文化、軍營文化和網絡文化建設,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注入新鮮活力。積極組織青年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層、深入青年、深入現代化建設的火熱生活,為廣大青年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要支持和引導青年在追求時尚、創造時尚的過程中引導潮流。引導廣大青年站在時代和曆史的高度,從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中汲取營養,從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中博采眾長,踴躍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使中華文化在走向世界的潮流中綻放出燦爛的青春異彩。

(八)加強青年文化工作者隊伍建設

建設和培育先進青年文化,隻有各級居於主導地位的主體力量對先進文化概念、理念在心理上認同、在實踐上身體力行,才能使先進文化對廣大社會成員真正發揮影響和作用,而不是停留在口號上。因此,建設和推進先進青年文化的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和各級黨團組織建設、廉政建設、政府職能轉變、社會信用體係、企業經營管理創新、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用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社會主義道德規範來教育和影響廣大青年,使先進文化理念融入各行各業各部門單位的日常工作和經營管理活動之中,逐步轉化為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從而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價值取向牢固占領青年人的思想陣地。此外,有條件的團委可以成立青年文化建設領導機構,把政治和文化素質好、熱心青年文化工作的同誌充實到崗位上來。製定青年文化幹部政策,充分發揮青少年宮、青年報刊、青年網站等青少年文化陣地幹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基層普遍建立各種文化社團、文化興趣小組、協會、文藝隊、體育隊等。加強對青少年文化工作者的培訓,各級團校應創造條件,舉辦青年文化幹部的培訓班、研究班等,青少年宮要把培訓基層青年文化活動骨幹作為基本任務之一,要聯合有關部門積極推動優秀青年文藝人才脫穎而出。

(九)加強對青年文化工作的研究和指導

要認真研究當代青年的文化特征、文化潮流、文化需求、文化觀念和文化現象,掌握青年文化發展的動態和趨勢,加強對青年文化工作理論的研究。要研究城市、農村、校園和企業青年文化活動的規律,加強對各層次、各界青年的分類指導。認真研究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在當代青年中的繼承和發展、東西方文化對青年的影響以及中外青年文化比較等課題。加強對青少年文化建設科學化、係統化的管理,推動青年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

三、以創新的精神大力加強青年文化建設

加強青年文化建設是一個事關全局的長期基礎性工程,共青團肩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深刻認識青年文化建設的戰略意義,按照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要求思考青年文化建設,瞄準世界文化發展的前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推進青年文化建設。

(一)要把青年文化建設擺到戰略位置

把青年文化建設擺到戰略位置,本身就是一個重大創新。不能僅僅把青年文化看作服務青年的一個手段,團的工作的一項具體內容,而要從整個青年運動保持生機活力的戰略高度,從青年運動能不能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健康發展的高度來看青年文化。全團要有青年文化戰略理念,全團和各地都要有青年文化的戰略規劃。要以青年文化戰略統攬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著重實施六個具體戰略:通過品牌運作戰略形成全團統一的青年文化品牌,使青年感興趣,吸引人們的普遍關注,使人們在多年以後回顧起來依然能夠脫口而出。通過彙聚人才戰略把各方麵的人才挖掘出來、彙聚起來,造就青年文化人才隊伍,為青年文化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發揮專家學者在青年文化建設決策谘詢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打造精品戰略著力打造影視劇、歌曲圖書等精品作品,綜合運用現代傳媒手段來充分展示當代青年的風采,從文化傳播的角度進一步闡釋青年文化建設的深刻內涵,在全社會產生影響。通過活躍基層戰略把基層團組織、青年社團激活起來,讓每一個青年都成為青年文化建設的主人,把開展常項工作與利用重大契機結合起來,大力加強校園文化、社區文化、企業文化、鄉村文化、軍營文化和網絡文化建設。通過市場取向戰略大力整合資源,積極構建符合經濟規律、突出社會效益、富有共青團特色的青年經濟文化聯合體,壯大青年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實現青年文化的持續繁榮。通過國際交流戰略廣泛開展國際交流,推動青年文化的國際化,在交流、合作、融合的過程當中,使青年文化產生更強的國際競爭力和張力。

(二)要創新青年文化建設的表達方式

文化的表達形式體現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傳遞著直觀的文化信息,承載著深層次的文化理念。人類物質文明的普遍提高和高科技的迅猛發展,極大地改變了文化的生產形式、承載形式和傳播形式,使文化的表現力、影響力得到前所未有的發揮。這也為我們創新文化的表達方式,提供了前提條件。如果沒有新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還都是用傳統的方式,用說教的方式,用過去大一統的方式,青年不感興趣,文化就會遠離青年,青年文化建設就會失去受眾群體,就會是空中樓閣。要按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要求,大膽探索,大膽創新,尤其要積極鼓勵廣大青年知識分子、青年文化名人、青年學生等文化素養較高的青年群體去創造文化的表達方式。要深入研究新形勢下青年文化建設麵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了解、掌握當前青年的文化需求,認識和把握青年文化建設的特點和規律,積極探索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條件下青年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機製,善於在更加開放的環境中加強青年文化建設。要積極吸收借鑒國外青年文化發展的有益成果,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辯證取舍、擇善而從。要結合實際創新青年文化建設的思路和方式,創新青年文化建設的形式,創新加強青年文化建設的機製,不斷增強青年文化建設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性。增強青年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核心的問題是要創新表達方式,包括創造新的各種各樣的載體、新的表現形式。集中起來看,就是要尊重青年的主體地位,用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語言,真正激活青年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內在的參與熱情和強大動力。就是要充分運用現代傳播手段,包括網絡和其他多種傳媒對他們施加影響。就是要引導更多的青年參與青年文化實踐,推動青年文化的發展。創新表達方式要有世界眼光,研究世界各國、各種文化能對世界產生影響的方式。要借鑒外腦,成立高層次的指導谘詢機構。要尊重青年的創造,總結青年文化創造經驗,以新的方式吸引、凝聚和引導青年,影響社會。

不斷發展和壯大青年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文化的發展有其積累性。就像蓋房子,如果粗製濫造,不到三五年就要拆了又蓋,這個房子總是沒有文化底蘊。而如果房子一開始就構架好,一百年、兩百年以後就有了文化的積澱,就有了文化的底蘊。文化依靠文化產業的發展而發展,這是一個世界性的趨勢。青年文化是個前景廣闊的朝陽產業。要大力發展青年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既要尊重精神產品的生產傳播規律,又要將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尊重商品的生產規律。要抓住中央推進文化體製改革的有利契機,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通過市場化、社會化的手段,發展壯大一批青年文化事業和產業,不斷增強青年文化的競爭力和活力。

(三)要尋求青年文化建設的重點突破

要通過主流媒體組織青年文化討論,通過青年報、網站等,發動大家都來討論青年文化。要召開青年文化建設工作會議,對全團作出部署。要找到新的表達方式啟動這個重大工程。要聯合社會各方麵,包括稅收、財政等部門,抓一些示範性活動來牽動,形成機製,促進文化事業和產業的發展。加強青年文化建設,要加強規劃,注重積累,循序漸進地積極推進。這項工程啟動後要迅速形成活躍的青年文化建設局麵。從這個要求出發,今後一段時期內重點組織的活動有:一是舉辦青年文化論壇,邀請文化名人和各方人士,就青年文化建設和青年文化現象、青年文化熱點發表意見,引導青年文化發展。二是舉辦“五四”主題青年晚會,以青年喜愛的文藝形式,突出一個青年文化主題,突出文化育人的深刻內涵,展示青年文化建設成果,努力把晚會辦成廣大青年期待和喜愛的節日文化大餐。三是舉辦中國青年時代風采電視大賽,運用電視傳媒手段,吸引各界青年廣泛參與,使之成為青年展示才華、展示風采的重要平台,成為推動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的一個渠道。還要分別采取全國範圍內各地聯動、不同地方主辦或區域性實施的方式,開展中國青年歡樂節、青年現代藝術節、青年服飾文化節、青年電影節、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青年文化交流、國際青年文化節等活動,既產生強烈的震撼力和衝擊力,又發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育人作用。總之,加強青年文化建設,我們要努力形成積極向上的青年文化氛圍,大力培養發現青年文化人才,積極創作推廣青年文化精品,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青年文化活動,不斷發展青年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各地要結合各自特點,從這些方麵找到突破口,在整體設計、規劃的基礎上重點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