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九章 共青團組織在中國青年文化建設中的作用(3 / 3)

四、實施“六大戰略”紮實推進新時期青年文化建設

我們要認真貫徹黨中央關於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要求,大力發展健康有益、充滿活力的青年文化,推動青年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為促進青年的全麵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一)實施思想引導戰略,著力形成青年文化正確導向

堅持正確的導向,才能保證青年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是社會主義本質的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是當前與今後一段時期全黨、全社會凝聚和統一社會各階層、各利益群體的有力思想武器,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靈魂。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在多元社會文化中的主導地位,並將之貫穿於文化建設的全過程,最大限度地形成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因此,我們加強青年文化建設,也必須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武裝青年,使思想道德教育在廣大青年中形成內化為精神支柱、外顯為建功實踐的行動指南。一是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青年頭腦,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探索加強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機製,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效果。二是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打牢青年的思想基礎,使他們將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與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目標、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他們為祖國的前途和民族的未來努力奮鬥。三是要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激勵青年,不斷增強青年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增強中華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愛國意識、團結意識和發展意識,使青年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四是要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青年道德修養,培育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營造誠信、互助、揚善、奮發向上的社會氛圍。

(二)實施品牌運作戰略,著力打造青年文化品牌項目

“品牌”的概念是從商品中引申來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商品是否能夠占有廣闊的市場,是否能夠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都離不開它的“品牌”效應。同樣,品牌建設是實施青年文化行動的重要內容,有沒有品牌項目,是決定工作是否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基礎性指標。這幾年,我們反複強調要采取項目化運作的方式,這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團的重要工作方式。項目化實際上就是要求大家在各個領域、各條戰線進行探索,形成一批可持續開展的青年活動項目,通過實施這些項目落實服務青年成長成才的任務。堅持項目化就要搞清楚什麼是活動項目。筆者認為,一個比較成熟的活動項目應具備四個條件,即相對明確的活動主體--青年學生還是青年職工等,相對明確的活動客體--服務對象、服務領域、服務內容等,相對完善的連接活動主客體的製度安排--運行機製、操作辦法等,活動的政策、經費保障等。當前,我們要把黨政支持度、社會關注度和青年參與度作為衡量各項工作成功與否的標準,進一步認識項目化方式對共青團工作的推動作用,加大品牌項目建設的力度。就加強青年文化建設品牌而言,我認為主要包含三個方麵的要求。一是要集中力量,努力建設具有廣泛影響的品牌活動項目。這樣的品牌活動項目,實際上就是全團的龍頭項目,比如每年搞一次青年文化廣場活動,舉辦青年文化藝術節等等。二是要積極建設具有鮮明地區和單位特色的品牌活動項目。三是要形成市級品牌活動項目與基層品牌活動項目的良性互動,進而培育出一批具有自我發展、自我運作能力的青年文化品牌活動項目,使青年文化行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麵。

(三)實施彙聚人才戰略,著力培養青年文化傑出人才

一方麵,共青團的根本宗旨就是堅持實踐育人,文化的本質也是育人。加強青年文化建設,實施青年文化行動,引導青年在參與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青年文化活動中自覺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既是文化育人的體現,同時也是實踐育人的體現。另一方麵,當代青少年在深受各種思想文化影響的同時,也在創造、積累、推動著文化的發展,青年文化人才在青年人才隊伍中的作用日趨突出。因此,共青團組織必須要進一步在團結、凝聚、培養、舉薦優秀青年文化人才方麵狠下工夫。要建立和完善青年文化人才選拔培養機製,創新培訓內容,整合培訓資源,針對不同領域和不同崗位人員的具體情況加強青年文化人才培養,推動青年文化人才的成長,發揮青年文化人才在青年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要按照德才兼備、群眾公認的原則和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要求,建立一套青年文化人才評選表彰機製。比如,可以與有關部門聯合,通過與文化團體、文化公司等社會中介機構合作,個性化地培養青年文化人才,以社會影響、文化貢獻、市場業績的大小為綜合指標,開展“傑出、優秀青年文化新人”評選活動,激勵優秀青年文化人才脫穎而出,使之與傑出青年等評選表彰活動接軌,形成團的宣傳思想戰線新的品牌獎項之一。要采取有效措施,發現並積極舉薦各類青年文化人才,為他們的成長發展鋪路搭橋、多辦實事,為他們發揮作用提供平台,創造條件。要加強同社會各方麵青年文化人才的溝通與交流,吸引他們參加共青團和青聯開展的各項活動,共同為繁榮青年文化、促進社會和諧而努力。

(四)實施打造精品戰略,著力創作青年文化優秀作品

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代人的思想;一首好歌,能夠洗滌一代人的心靈。我們經常強調,文化的力量,最終要依靠好的作品去感動人、感染人,隻有這樣,才能深入靈魂深處去吸引人、教育人、引導人。隨著現代傳媒技術的迅速發展,文化尤其是時尚文化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對青少年的影響越來越快捷和廣泛。同時,青少年的文化需求日趨旺盛和多樣,青少年中也蘊藏著極高的文化創造熱情和能量。所有這些,都需要我們進一步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進一步加大對青少年文化精品創作和推廣的力度,從而不斷滿足青少年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為青少年提供文化創造的寬廣舞台。一是要集中力量創作青年文化精品。要充分發揮各級團組織、團屬文化事業產業單位的作用,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創作、生產一批青年文化精品,做到思想上健康向上,形式內容上符合青年特點和時代要求。二是要認真甄選和推薦青年文化精品。要深入青年、深入基層,不僅要推薦書籍、歌曲、戲劇、電影等文化作品,還要積極把那些具有體驗色彩、能夠帶動青少年親身參與的文化形態納入我們的推薦範圍,向青年推薦具有人文底蘊的建築古跡,推薦具有特色的博物館、展覽館、美術館等等,擴大青年的文化視野,提升青年的健康文化情趣。三是要大力扶持青年中自發創造的文化精品。文化最好的創意和靈感往往來自民間,要尊重青年的首創精神,扶持青年原創音樂、青年原創動漫、青年原創網絡作品等原創性文化作品,用青年自己創作出的文化精品為青年文化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五)實施活躍基層戰略,著力築牢青年文化發展根基

基層是青年文化建設的著力點和生長點。離開基層,青年文化建設就會失去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就會失去廣泛性和大眾性,就會失去活力和生命力。我們開展青年活動、實施青年文化項目,既要轟轟烈烈,更要紮紮實實。一方麵,很多工作明確發展思路以後,要靠基層落實;另一方麵,很多創造、經驗都來源於基層實踐。隻有基層活躍了,青年活動、青年項目才能形成較大的社會影響,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基層孕育著青少年的文化創造,是青年文化行動的廣闊舞台。青年文化活動隻有在基層紮根,才能廣泛、持續、深入地影響廣大青年。因此,我們開展大型的青年文化活動,就要通過舉辦分活動、擴大參與麵等方式,積極向基層延伸。機關、學校、企業、農村、社區等基層團組織還要根據青年的意願和需求,廣泛開展青年群眾性文化活動,積極發展充滿活力的機關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鄉村文化、社區文化、軍營文化、網絡文化,推動青年文化活動在基層遍地開花、蓬勃開展。要注重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挖掘典型,及時發現、總結、推廣基層富有特色和生命力的青年文化活動和項目,從而帶動基層青年文化建設和共青團工作整體活躍。

(六)實施市場取向戰略,著力健全青年文化長效機製

實踐證明,凡是能長期堅持開展的工作,都是能夠取得較大社會影響、取得紮實成效的工作。同團的其他工作相比,文化工作是潤物無聲、春風化雨的工作,青年文化建設要產生影響、發揮作用,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因此,形成長效的工作機製對加強青年文化建設來說,是一個管根本、管長遠的問題。形成青年文化建設的長效機製,除了積極探索可以持續開展的青年文化品牌項目、加強青少年文化陣地建設外,還要在黨政重視、青年關心、社會關注的結合點上做文章,積極爭取黨政支持,努力納入和諧社會建設、新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教育以及“文化立市”等黨政工作專項規劃之中,為促進青年文化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政策保障;要加強青年文化組織建設,大力發展基層青年文化社團,積極探索建立以文化為紐帶的青年群眾組織,進一步鞏固擴大開展青年文化活動的主體,為加強青年文化建設提供組織保障;要探索設立青年文化發展專項基金等辦法,積極尋求社會各方麵的支持與參與,采取多種形式,開辟多種渠道,充分運用市場化、項目化的運作手段,推動青年文化建設更好地適應社會和青年的需要,為青年文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物質保障。

青年文化建設是一項常創常新的事業,需要我們把握基本規律,不斷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