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個項目組全體都是學生,然後各自有指導老師,還有高年級的學長會過來指導他們要如何開展第一步。
這個聯合團隊在成立之後,就在學校老師那裏掛上了號。
大家都是一個係統的,雖然不是同學校,但業內多少有點共同的關係,一來二去的,老師之間也就有了互通渠道。
就比如董宴如的導師跟她這個團隊裏麵某個成員的導師,居然也是師生關係,哪怕不是嫡係,隻是上過董宴如導師的某一門課,但說起來,大家就算師出同門了。
弄地的事兒,董宴如沒有出麵。
是喬明德以他和他父母的名義向村裏提交的申請。
然後董家參股,裴家也摻了一部分。
林花的爸媽想要跟著,被林二哥勸住了。他說得很直白,家裏有個攪家精,這種事情就別摻和,容易敗壞幾個親家之間的感情。
這話林二哥是當著老婆的麵說的,氣得二嫂直接在家砸碗,轉頭衝回娘家,又被娘家媽給指著臉罵了一頓。
所有人都看出林二哥是想要離婚了,二嫂鬧騰得越厲害,這婚就離得越容易。
林花有點不喜歡哥哥這樣子,拉著他私下溝通,林二哥卻讓她別管,說肯定不會虧了她二嫂,但是這家庭是維持不下去了。
跟董向東甜蜜的時候,她也會憂愁的問,會不會有這麼一天,董向東也像她二哥對二嫂一樣,要蹬了她。
董向東的回答是把人拖床上,釀釀醬醬,讓她累得睡著沒精神胡思亂想。
不過大舅子的這個做法,還是讓董向東心裏有點不舒坦,不是為了那個神經質的二嫂,僅僅是覺得這事兒有點怪,他總有些不太好的感覺。
董宴如拉著同學和裴昶一起把老倉庫前麵的荒地開整出來,打算就著已經硬化過的地方,修建農家樂的主體建築。
這一片的麵積不小,倉庫一拆,老曬穀場的地麵重新翻修,大概有個近五六百平的麵積。再加上從老曬穀場到堰塘這一段,整合到一起,麵積不小於一千平米。
喬家兩老有點養老錢,另外通過村上又弄了些貸款。還有董家和裴家各自找關係弄得的低息貸款,加一起,差不多能把這個工程搞完。
鎮上的領導也聽到消息,還專門過來看了一眼。
聽說是學生們弄的畢業設計,又通過政府這邊,給批了一點資金,協助村上把縣道到老倉庫這邊的路硬化了一遍。
這樣一來,送材料物資的車就能直接開到壩子裏,省了不少人工費用。
領導們還專門去爬了山,參觀了觀音廟和古桃樹林。聽了大隊長關於這兩個地方的後續規劃,讓他們形成文字報告,提交到鎮上。然後鎮領導班子再開會,決定要不要借助這兩個噱頭,劃撥資金把這裏打造成旅遊景點。
爬山,賞花,再吃一頓農家柴火雞。這一天的行程不算緊湊,給人一種很放鬆的感覺。
體驗了下董家村報告裏的農家樂的模式,鎮領導們心裏有數了。
政策很快下來,而且也不偏頗董家村,隻要鎮管轄下的各鄉村,能拿出具體的報告,經過政府班子集體現場調研後認為可行的,都可以獲得相應等級的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