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膳食排毒與科學養生(1 / 3)

《本草綱目》reference_book_ids\":[7077501901910117384,7339750730103786558,7315417076502367243,7077501901914246175,7312746424729340937,7077501901905857573,7332320026206145598,7340502210301660222,7274904031732960311,7339781591444507710,6883377294325320718,707750190190587395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0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29,\"start_container_index\":20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23},\"quote_content\":\"《本草綱目》reference_book_ids\":[7077501901910117384,7339750730103786558,7315417076502367243,7077501901914246175,7312746424729340937,7077501901905857573,7332320026206145598,7340502210301660222,7274904031732960311,7339781591444507710,6883377294325320718,707750190190587395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0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1,\"start_container_index\":20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5},\"quote_content\":\"《本草綱目》reference_book_ids\":[7077501901910117384,7339750730103786558,7315417076502367243,7077501901914246175,7312746424729340937,7077501901905857573,7332320026206145598,7340502210301660222,7274904031732960311,7339781591444507710,6883377294325320718,707750190190587395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0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29,\"start_container_index\":20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23},\"quote_content\":\"《本草綱目》reference_book_ids\":[7077501901910117384,7339750730103786558,7315417076502367243,7077501901914246175,7312746424729340937,7077501901905857573,7332320026206145598,7340502210301660222,7274904031732960311,7339781591444507710,6883377294325320718,707750190190587395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第五篇膳食排毒與科學養生

第一章科學膳食與養生

養生須從飲食起

《漢書·酈食其傳》說:“民以食為天”,這說明飲食是保證生存不可缺少的條件。每個人隻要活著就需要進食,吃是生命活動的表現,是健康長壽的保障,“安穀則昌,絕穀則危”,“安民之本,必資於食”。

因此,飲食不僅維係著個體的生命,而且關係到種族的延續,國家的昌盛、社會的繁榮、人類的文明。人們攝取的飲食,經由脾胃消化吸收,通過髒腑而轉化成人體的氣血精液輸布全身,滋養五髒六腑四肢百骸。

中國傳統養生之道,特別注重於飲食。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曾經說過“飲食者,人之命脈也”,養生,必須從飲食做起,真正懂得吃的科學和方法。

嘴裏的潰瘍緣毒生

春天,嘴裏的潰瘍由一處變成三處,臉上的痘痘紅得發亮一碰就疼,“便便”的時間也是越來越長,每天上班更是莫名的歎氣甚至向同事發火,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你已經“中毒”很深了,而關於“排毒”這個話題我們也不隻說過一遍,你該如何排出毒素,化解身體上越來越明顯的健康危機呢?其實我們的身體有一套很棒的排毒係統,隻要加以利用,在春天裏打一場“排毒戰”。

毒素在身體中的隱藏部位

高脂肪食物、食品添加劑、空氣中的有毒排放物……越來越多的毒素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大量進食雞鴨魚肉等動物性食品,使越來越多的人出現諸如痤瘡、口臭、便秘、頭痛、失眠、體重增加、色斑等症狀,更有甚者,下腹部鼓脹、皮膚失去光澤、注意力不集中、無緣無故地抑鬱……這往往與體內毒素的積聚有關係。其實毒素就是身體內的垃圾。而這些“垃圾”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食物消化、吸收後產生的代謝廢物滯留,另外一個則是環境中的各種汙染在體內沉積。

營養專家說,如果毒素殘留在呼吸係統,使人經常感冒、咳嗽、氣管敏感、哮喘;如果殘留在胃腸道,就會使人有口氣、偶發便秘、惡心、嘔吐甚至腹瀉;若是殘留在皮膚,會使皮膚出現斑點、過敏、暗瘡粉刺、濕疹;殘留在骨骼,人們則會感到腰背疼痛、關節痛;而如果毒素殘留在大腦,使人失眠、焦慮、抑鬱、容易疲倦、神經緊張。

清淡飲食更健康

鹽多血液循環量大,腎排鈉功能有限,鹽進入人體後,在某些內分泌激素作用下,血管對各種升血壓物質的敏感性增加,從而小動脈痙攣促使腎細小動脈硬化加快,血壓增高。所以過量食鹽可引起心髒病、腎病、支氣管炎、精神憂鬱、情緒沮喪,美國一名學者告誡人們高鹽膳食實在殺人,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每人每日攝生入食鹽量6克是符合科學的。

食糖,亦不能過量,人體肝、胰等髒器的某些功能,隨年齡增高會逐漸降低,特別是中年以後長期食用過甜食物,反複刺激胰腺分泌胰島素,會使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細胞)提前受損而衰退,促使糖尿病發生。

素食更養生

素食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是鈣、磷、鉀、鐵的重要來源,還有鎂、氟、鈷、銅等,參與構造和調節身體的生理活動。鈣、鉀、鎂、鈉代謝產生堿性物質,而糖、肉、蛋是酸性食物,所以素食更有利於酸堿平衡。素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卜素,其中含有的膳食纖維包括纖維素、木質纖維、果膠,可軟化大便,稀釋、吸附有害物質及膽固醇,延緩腸道吸收葡萄糖,防止癌、動脈硬化、高血壓、肥胖等病發生。從總體看,一定要多食素食,從局部看要多素少葷,葷素搭配,而且吃的食物種屬愈遠愈好。人類十大致死疾病中如心髒病、癌症、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動脈硬化、肝硬變等有六種和吃葷過多有關。葷素搭配二八開較宜,特別應多吃的蔬菜舉例如下:

應多吃的蔬菜有:

(1)大蒜:大蒜是心血管病、中風、癌症、糖尿病的克星,有利於使高密度脂蛋白增加,可使心髒病的發作危險大大減少。大蒜殺菌力極強,幾瓣大蒜可即刻把口腔中的全部細菌消滅。大蒜中的“蒜胺”能幫助人體分解葡萄糖,有利於大腦吸收,所以食大蒜有利於補腦。大蒜中鋅的含量很高,是人體內多種酶的組成部分或激活因子。大蒜內含有的鍺可促使全身得到新鮮的氧氣,加強各器官的功能。有助於減慢心率,增加心髒收縮力,擴張末梢血管,可以有效地治療高血壓和預防腦中風的發作。大蒜中含有豐富的硒元素,可使結腸癌、胃癌、肺癌、膀胱癌的發生率大大降低,也可降低血糖提高血中胰島素水平。大蒜所含的脂溶性揮發油,有激活巨噬細胞的功能,可加強免疫力,從而增加肌體的抵抗力。大蒜宜生食不宜熟食,因遇熱、遇堿有些作用會大大消減。

(2)洋蔥:洋蔥至少有上百種含硫的化合物,目前已知蘿卜硫素和硫化丙烯能幫助身體代謝致癌物質;而洋蔥中的硒是一種抗氧化劑,同時也參與了男性前列腺素的代謝,能減少外周血管和心髒冠狀動脈的阻力,促使體內更好地排除鹽分,減低血管脆性,降低血壓,預防血栓形成。洋蔥含槲皮苦素,在人體黃體酮醇的作用下,具有很強的利尿作用。洋蔥還有消炎、祛痰、殺菌的功能,可養生益壽。

(3)芽苗菜:人們的血液在正常情況下呈弱堿性,消化水解後產生的鹽基可以中和體內多餘的酸,達到酸堿平衡。經常食用芽菜可以使人感到精神飽滿,周身有力;植酸酶活性上升,植酸含量下降,有利於鐵的吸收利用。孕婦在懷孕期間食用豆類芽菜,可以為嬰兒貯存足夠量的鐵,以彌補人奶和牛奶中鐵的不足,保證僅以母奶為食品的新生兒在數月內保持體內鐵的含量,而不至發生新生兒貧血症。

芥菜芽是由十字花科芥菜籽發芽而成的芽菜,具有刺激性辣味,中醫認為,芥末性辛溫,具有溫中散寒、利氣祛痰、消腫止痛等作用,主治胃寒、腹疼、咳嗽等症。化驗分析表明,芥菜芽含有芥子甙、芥子酶、芥子酚,芥末食之辛辣、爽口,有促進食欲、增進消化的功效。香椿芽不僅營養價值高,是一種極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芽菜食品,而且具有多種保健作用和較高的藥用價值。香椿芽可抑製金黃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和大腸杆菌等。把香椿芽搗爛敷在疥瘡上有消炎、消腫的療效。香椿芽還有健胃、祛風除濕、解毒殺蟲之功效。

此外還有黃瓜、竹筍、蔥白、胡蘿卜、蘿卜、苦瓜、絲瓜、南瓜、番茄、藕、薄荷、蕹菜、白菜、鐵莧菜、佛手、蠶豆、刀豆、萵苣等,最好能常吃。

粗糧、雜糧更益健康

精糧在加工過程中營養成分損失不少,粗糧營養相對能得到更好的保存,如糙米保留了較多的維生素、優質蛋白、微量元素,可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是腸胃的天然清潔劑。另外雜糧都含不少精糧不具備的營養成分,常吃有利於補充人體缺乏的元素。粗細之比最好是6∶4。

雜糧種類很多,例如:

(1)玉米:玉米所含營養成分是蛋白質11.5%、脂肪4.3%、纖維素2%、碳水化合物10%,胡蘿卜素、維生素A、B、C的含量也都非常豐富。黃色雜糧含胡蘿卜素較多。

玉米有比精米、精麵粉高出6倍的玉米油,可降血脂,防止動脈硬化,延緩血栓形成,含有增強思維和記憶力的空麻油。

新鮮玉米富含維生素A、B2,可保護視力,有防治幹眼病、結膜炎、夜盲症、口角炎的作用,還可增強體力和耐力。

玉米中的蛋白質賴氨酸的穀胱甘肽,可抗拒細胞衰老,延緩腦功能減退。玉米纖維中的木質素還可有效清除自由基,減少致癌隱患。

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硒元素,能促使各種致癌物質通過消化道排出體外;鎂和植物纖維含量也很高,能刺激腸蠕動,減少腸道對致癌物質的吸收,可預防大腸癌。玉米中有人體需要的鈣,新鮮玉米的胚芽中含有大量的亞油酸、維生素E、卵磷脂和油酸穀物醇、酶,可降低膽固醇,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冠心病。酶能改善胃腸功能,健全造血機能。“世界長壽之鄉”巴馬縣長壽研究所所長陳進超說:

“巴馬人每天的食譜——一碗玉米麵粥、一盤豆腐菜、一小杯玉米酒,是他們長壽的物質基礎。”

此外,玉米柱頭為膽囊炎、膽石症、腎炎及一切浮腫性疾患的有效良藥。花柱頭對吸附皮膚表麵的汗水與油脂有奇特的功效,能治多種皮膚病。玉米須也是良藥,用玉米須50克,車前子25克,共煎水喝,可治療尿道炎、膀胱炎。或用玉米須50克、茵陳蒿25克和水煎服,可治療黃疸性肝炎。玉米須可降血壓軟化血管。

(2)大豆:脂肪含量約為18%,但其中85%是不飽和脂肪酸,以亞麻油酸最多,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它不含膽固醇,而含穀固醇,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的病人,大豆有較好的食療作用。大豆中磷的含量每100克含286毫克,對腦神經和骨骼的生理功能都有補益。大豆中的鉀可緩衝肉、魚、蛋、禽等酸性類糧食的不良作用,是長壽食品。

(3)綠豆:綠豆是一種低脂肪、高營養食品,每100克綠豆含賴氨酸1488毫克,含精氨酸1581毫克,含蛋白質20克,含粗纖維5.2克。綠豆中所含氨基酸比較完全,若與小米混合食用,可與小米中含量較高的色氨酸等互補,使兩種食品的營養價值更高。將綠豆粉調和雞蛋清外敷,可治療外傷引起的紅腫淤血。綠豆的解毒作用很突出,除對癤子有一定療效外,胃炎、尿毒症、尿路感染、酒精中毒和其他藥物中毒時,飲綠豆湯,或綠豆再配以維生素C,都可收到明顯療效。有人煮綠豆湯時加堿,這是不科學的,因為綠豆所含的水溶性維生素B1、B2和胡蘿卜素,遇堿會完全被破壞,它的清熱解毒性能也會減弱。

此外還有赤小豆、黑豆、糯米、小麥、蕎麥等都是很有益的富含微量元素的雜糧。

多吃雜食,廣泛攝入營養

要廣泛地攝入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中醫認為五味偏食,會使某些器官之氣偏盛,人體平衡被破壞,導致疾病。

人體約需要二十餘種氨基酸,其中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須通過食物中攝入,所以雜食種類愈多愈好,這樣可使氨基酸得以取長補短、比例適中。

應多食的雜食列舉如下:

(1)花生:名副其實的長生果。除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鈣、磷、鐵等多種物質外,還富含維生素C及脂溶性維生素E,與人體的生育和長壽關係密切;含有堿類,有利於腦組織、增強記憶力。花生是健胃食品,脾胃不和不適者、消化不良者吃些炒花生可緩解症狀。花生可降低膽固醇,對防止老年人的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有明顯效果。但高脂血症患者、膽囊切除的人、脾弱便溏者、內熱上火者均不宜多吃。

(2)蜂蜜:是健身長壽的百花之精。蜂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不需經消化就可以被人體吸收,且能直接補充體液、供給熱量、營養全身。蜂蜜還含有一定量的蔗糖、蛋白質、礦物質(鐵、鉀、鈣、鎂、錳、磷等)、多種氨基酸、活性酶、芳香物質和維生素B、K、E、P等,中醫認為它能安五髒,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藥,久服能強誌輕身、延年益壽。

實踐證明,每日服一至幾湯勺蜂蜜,有助於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愈合;它也是貧血及孕產婦的滋補良藥;對高血壓、冠心病、肝病、肺病、眼病等均有一定的效果,特別是蜂王漿營養價值更高,能增強肌體各類功能、增強免疫力、延年益壽。

(3)海帶:海帶富含碘,是人體所需碘的重要來源之一。

除此之外,海帶還含有大量的鈣、磷、鐵、鉀等無機鹽,它的鈣與磷的含量有很好的比例,容易被人體吸收。海帶的植物纖維很豐富,有一層黏液樣的物質,這種物質有保護胃黏膜的作用,並可緩解便秘、降低放射性疾病發生的作用。

海帶還可增強免疫力,可預防心血管疾病,防止腦中風,是老年人的長壽菜。食用時,幹海帶必須充分浸泡,因其中所含砷和砷化物均有毒,但它們都溶於水,隻要浸泡時間在24小時以上,水量多些,多換幾次水即可消除。

(4)黑芝麻:芝麻又叫胡麻。每100克芝麻中,含蛋白質22克、脂肪62克、鈣564毫克、磷368毫克、鐵50毫克。芝麻所含的蛋白是植物性蛋白質中最優的一種。另外還富含長壽因子維生素A、E、B1、B2,以及不飽和脂肪酸。它不含膽固醇,30分鍾就能被消化吸收並被溶於血液。芝麻中含有芝麻素,對降低體內低密度脂蛋白有顯著的作用,因而能有效地防治動脈硬化。芝麻具有抗氧化作用,能起到防癌抗衰老的作用。芝麻中尤以黑芝麻為上品,其中維生素E的含量居植物性食品之首。它的醫療保健功效,是普通芝麻無法比擬的,具有滋養肝腎、潤腸、養血、烏發等作用。病後體弱,大便秘結,頭昏腰酸者,可將黑芝麻炒熟,搗成細末,再加蜂蜜,每天吃3湯匙~4湯匙。老年哮喘的患者,用薑汁浸拌黑芝麻,在鍋內略炒一下,放涼,再拌入冰糖、蜂蜜,每日早晚各服一湯匙(用量:黑芝麻半斤,其餘2.5兩)。患高血壓、慢性神經炎、末梢神經麻痹的患者,常吃黑芝麻非常有好處。

(5)大棗:以補氣為主,可養血生津,安神鎮痛,調和藥性,強身健體,防衰老,對脾胃虛寒、氣血不足、消化不良、身體消瘦、神經衰弱、氣管炎、肝炎、貧血等症,都有一定的療效。棗中富含維生素E、P、D、C,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美稱。但有熱血作用,吃棗要量少、次多,一次不可過量。

(6)栗子:含有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維生素B、煙酸、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物質和鈣、磷、鐵、鉀等,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之功效。它對人體有較好的滋補功能,且價格低廉。每天早晨食生栗子1枚~2枚,細嚼慢咽,久之可治老年腎虧、小便頻數;風幹的栗子每天吃7枚,可治腎虛、腰膝無力。